图一:同学们在遵义市第一届心理健康文化节上幸福合影


在中国西南云贵高原有这样一个城市,因一次会议,在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同时,这个城市因为盛产国酒茅台,而久负盛名。


它,就是遵义。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这个城市的另一张“名片”——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方有国安。


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检出率达到24.6%,后疫情时代形势依然不乐观。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还是国家战略的问题。


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的富裕,更需要心理和精神的富足。


如何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不仅学得好,还能做到身心健康成长?


遵义,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和有大量留守儿童生活的地区,不等不靠,不回避问题,在“缺钱缺人”的情况下,硬是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多数地区借鉴学习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遵义模式。


图二:遵义市2022年“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红花岗区第九小学



“六成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更需要心理关爱”


遵义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市辖1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人口近700万人,现有中小学校1436所,在校学生107万余人)。


“客观自然条件导致六成学校在农村,截至目前教学点近200个,这就意味着大量学生是留守儿童。”遵义市教育体育局基教科科长张兴运说,“这些孩子尽管现在条件好了,不缺吃不缺穿,但是自小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生长环境,导致他们内心封闭、脆弱、自卑,随着年纪增长,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同学相处、朋辈交往方面更是存在问题,没人关注,或者引导不当,久而久之孩子心理就会出问题,甚至引发悲剧。”


图三:区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


记者了解到,早年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模糊,加之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缺人才、缺方法、缺手段,包括遵义市在内,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非常薄弱,存在安全管理盲区,从而引发的问题不断。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要求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一个家庭老人没了,这是生命的规律,但是一个家庭孩子出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这个家庭基本就毁了,因此,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工作,不仅仅只是关注一个孩子学习成长,更是事关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和谐,是一个功德无量的事。”遵义市政协副主席、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玉新说,“正是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上述认识,我们用多年的时间,不断探索、完善,形成了双平台·六步骤的遵义模式。”


“双平台·六步骤”全力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四:“”双平台”示意图


什么是双平台·六步骤的干预体系?


即从2019年至今,在春、秋两个学期,利用国内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绿萝心数对全市四年级至高三9个年级全体学生开展心理测评,根据测评再进行访谈定级,从而构建起数据监测、发出预警两个步骤的“监测平台”。为了做到全覆盖,遵义市要求全市村级小学也要参加监测,一竿子插到底。


筛查和访谈定级结果出来后,市县校根据结果联合开展调查调研、制定方案,对学生进行分类干预,达到逐级销号,进而形成调查调研、制定方案、分类干预、逐级销号4个步骤的“工作平台”。比如,共性问题,各校通过班会课、体育与健康课和心理健康课等课程,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同时,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讲座等,解决一些共性问题。对一二级心理问题严重的孩子,及时组织心理咨询以及向专业的医疗机构转介。


图五:学校心理团辅课“倾诉面对面”


一个孩子心理健康到底属于哪一级别,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筛查的结果只是判定某个孩子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参考,很关键的一步是访谈定级。”遵义市教育局基教科干部张阳英说,“为此,我们推出五人五步定级访谈法,即校领导组织行政工作会议,部署访谈定级工作安排;德育处下发行政通知,做好访谈空间、教师协调的支持;心理教师,统筹访谈计划并执行,以及组织培训和主谈,最终汇总、整理并上传报告;班主任预约学生,观察学生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兼职心理教师或志愿教师协助心理教师进行学生心理访谈。工作要做到周排查、月上报。”


为了能务实有效地推进工作,遵义市在2020年联合五个单位印发《遵义市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健全完善市、区、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2023年印发《遵义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以教体局主要领导为牵头人的心理工作领导小组,市级层面安排心理学专业人员作为心理专干,各县区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心理工作联络群随时调度。为了工作有更好的抓手,遵义市还成立了由高校教师、医生和中小学心理骨干教师为主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协会建立了网上心理辅导预约平台和热线。

图六:协会工作体系图


“抓好源头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抓好过程管理,全方位提升问题识别和排查实效;抓好结果管理,全方位提升危机事件干预处置实效;抓好保障管理,全方位提升综合支撑能力实效。总之,一句话,全方面全过程做好心育工作。”遵义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王本斌说。


“一升一降”皆担当


记者在遵义市采访,深深地体会到遵义市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不仅是创新,更多地是务实。


遵义市每学期下发开学通知,必谈心理健康教育,开学工作会必提心理安全,督导检查必查心理健康工作。全市15个驻县督导组每月对各地各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尽管师资条件有限,但是所有的学校都配备了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师。


四年来,遵义市累计开展学生心理监测超过500万人次,每次测评后心理危机定级访谈培训5万余人次。每个县区都建立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协会心理热线累计接待2000余名学生和家长。协会会员教师为88所学校2万余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2023年,在绿萝心数等帮助下,培训心理健康老师5000余人次。


七:遵义市第一届青少年心理健康文化节


另外,市教体局先后组织了心理教师优质课、基本功比赛,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和案例评选,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等。联合团市委、市精神文明办、市学生联合会举办遵义市第一届青少年心理健康文化节,来自全市各县(区、市)40余所中学的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心理老师、班主任等300余名教师,来自四城区的600余名中学生参加了活动。


“通过这些工作,最直接的就是一方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同比大幅提升,极端事件发生的危机水平有效降低。”张兴运说。2022年秋季学期心理测评,遵义市良好比例为55.55%,相较于2021年秋季学期相比上升6.7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系统全国平均水平48.83%;危机方面校级关注5.58%,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00%。


八: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记者了解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各地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难题,主观上,很多地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三分离”,即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分离,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科教师相分离,心理健康监测和心理问题干预相分离。客观上,一是经费紧张缺少投入。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各地在心理辅导室建设、教师培训、心理教师配备及待遇落实等方面加大投入,但实际上很多偏远地区因为经费紧张,最后就变成不投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中心多数靠老师觉悟义务值班。二是心理教师缺失。遵义市现有中小学生近107万人,专兼职心理教师1373人,而遵义市有学校1436所,加之一些地方满编、待遇低,招录心理教师更难。三是对危机学生干预能力不足。不少地方在常态化预防方面,受制于专业教师、课程资源等因素,工作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心理医疗资源的不充分,使得不少有心理疾病的孩子,即便在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地得到便捷有效的治疗。


九: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融合构建“全员”心育机制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下一步,持续优化双平台·六步骤心理工作体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专兼职教师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同时,依托15个驻县督导组,夯实督导体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王本斌说。


举报/反馈

绿萝课堂

103获赞 292粉丝
专业心理健康服务云平台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