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父母恩,懂后已是中年人!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在这个母亲节里,很想大声叫一声“妈妈”,可应答的人早已不在这人世上。

无论时光过去多少年,无论兜兜转转走了多少圈,但总走不出有母爱的心灵广场。

我已努力成为妈妈的防弹衣,但她早已悄然离去,去做天堂里美丽的小天使,内心只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了。

生命是一次又一次轮回,母爱会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此生有两件小棉袄,是我的软肋,更是我的铠甲。

在这个世界上有千万种语言,但对妈妈(ma~ma~)的叫法却大多相似,妈妈这个词,只是轻声叫一叫,就能触动心弦。

妈妈这个词,还常常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一篇《我的妈妈》,可以声情并茂抒情,也可以情景再现叙事,甚至可以“口诛笔伐”地痛斥。

不管《我的妈妈》在中小学生笔下,以何种姿态出现,那些都是最真实最动人的真情表达。

这篇作文虽然很简短,但其中包括的意思很值得回味。第一句开门见山“我以一声妈妈为报酬”,微妙地道出了妈妈的伟大。

妈妈,对孩子来说,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而对妈妈来说,却是一生的责任:

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为孩子不计回报地付出,甚至“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自我牺牲式奉献。

这句儿女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可父母真的到了老的一天,又有多少儿女能够做到像妈妈那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全文不到一百个字,却句句发自肺腑,让人无限感动。这篇作文直击心灵,把老师感动得不行,于是大笔一挥,必须给一个满分。

家有学龄期孩子的父母,常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在这篇《我的妈妈》作文里,我们还看到妈妈河东狮吼的样子:妈妈发怒的时候,一定要捂起耳朵,因为声音如夏雷一般洪亮。

从这作文中,我们还看到了妈妈絮絮叨叨,一遍又一遍唠叨,真心叫人受不了。

然后,小作者立即笔锋一转,虽然不能接受妈妈的行为,但能理解妈妈的初衷和意图。

近些年来,人们总在纠结“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认为教育孩子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的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验。

这是一个中立又辩证的结论,我们可以说原生家庭会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不好的一面,但原生家庭中正向、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同样会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懂得向阳而生、倔强成长。

自从我们有了孩子后,总希望所有优点都能聚集到孩子身上,让他成为天空中那颗最耀眼的星。

在孩子的笔下,同样也有一个完美家长的要求,而且自报“家丑”,“妻管严”的老爸都要羞愧难当,不想活了。

在父母眼中心里,常常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听话、懂事、自觉学习、成绩优秀,最好就是样样拿得出手,让自己在亲戚朋友面前倍儿有面子。

而在孩子的眼里,又何尝没想过一个“别人家的妈妈”:

温柔、理智、有内涵、有修养、情绪稳定,把家庭气氛经营得温馨、和谐、友爱,让自己做错事也能得到春风化雨般厚爱。

这个孩子的作文,虽然文风有点大大咧咧,用词有点犀利又直接,但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从这篇作文里隐隐感受到这个家庭的氛围,是轻松、自由、平等的,虽然以没大没小为主调,但不影响温馨有爱,也算是一个相爱相杀的相处模式。

不管这些作文,老师按考试标准来衡量能得多少分,但从情感、爱的角度来看,都值得满分。

“写作来源于生活”,孩子们能够在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中,抓住印象深刻的事情来描写、阐述,就是很好的出发点,真心希望他们的善良、真诚能一直保存下去。

我们做父母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平安。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家长却给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比如:学习自觉主动,成绩数一数二,兴趣爱好脱颖而出等。

如果说,给孩子吃好穿暖、买最贵的学区房,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倒不如说,给孩子最好的家风,教会孩子自信、阳光、诚实、有责任有担当,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陪伴者、指引者、领路人,不应该把求学十几年的考试成绩,当成孩子成长路上的全部;更不应该高考,当成了人生的唯一奋斗目标。

我们应该从全局出发,以孩子终身幸福为目标,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人格,人格是人之根本,是人之灵魂,一切成功都得从良好人格出发。

而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只是良好人格的加持。有之,则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无之,同样可以有获得幸福的可能。

总之,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也只有一个好母亲,才更容易培育出有修养、有灵魂的孩子。

举报/反馈

慕容老师谈教育

39.5万获赞 19.1万粉丝
分享中小学教育、升学故事,记录青春期成长
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