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和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01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

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分为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

所以研究人员将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探讨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并探讨初中生亲子依恋、心理一致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心理一致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对心理一致感进行干预,探讨了心理一致感团体辅导的有效性以及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尤其是,近年来校园和社会暴力事件频繁发生,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

对青少年来说,亲社会行为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人际交往,也关乎着校园以及社会的和谐。

因此,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为青少年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更有效地培养青少 年的亲社会行为,我们需要对影响青少年亲社会的因素进行探讨。

有研究发现,大多数亲社会行为较差的青少年都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并且心理一致感水平较低,无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压力,积极反应和行为较少。

那么,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一致感,使他们采取更多积极的行为方式,这将是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面临的问题。

亲子依恋的概念

国外学者Bowlby最先提出了依恋这个概念,用来描述母亲和婴儿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结。Bowlby认为依恋指的是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具有强烈并且长期性质的情感联结状态,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母子。

亲子依恋是指孩子与父母早期形成的特殊的情感联结。这种情感联结不仅会影响个体的整 个童年期,还会影响到个体成年后各方面的发展。

02

随着亲子依恋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亲子依恋的研究对象从婴儿逐渐发展到了青少年,以及成人。

比如George根据研究对象的扩展又编制了青少年依恋量表,成人依恋量表,婚恋依恋量表等等。

亲子依恋相关研究

根据Bowlby的依恋理论,安斯沃斯创立的一种新的方法来进行验证,他通过“陌生情境法”来对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婴儿的依恋分类。

还将依恋类型分为了依恋型、矛盾型以及回避型。

为了解释依恋的心理机制,他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理论”,主要指个体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对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此外,Bowlby还在其中增加了情感因素。

“内部工作模型”也表明了当依恋对象体验到依恋者的关心、照顾,会使依恋对象产生安全感和更多的积极情感,并对依恋者产生信任感和依赖,在需要帮助时能够主动寻求依恋者的帮助。

目前青少年虽然在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追求独立自由,但父母依恋仍然对青少年有影响,青少年仍然需要依赖父母,这也体现出青少年的心理是健康的。

有研究发现亲子依恋水平较高的中职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而父母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会使学生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

而相比初中生,亲子依恋水平较低的中职生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和儿童的问题行为具有负相关的关系,通过亲子依恋可以反向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亲子依恋质量越高,出现的问题行为也会越少。

在攻击行为方面,初中生亲子依恋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亲子依恋水平越高,出现攻击行为的概率越低。

有学者对青少年和成年罪犯进行了研究,绝大部分违法犯罪的青少年都属于不安全依恋的类型,这种类型的孩子会更大概率出现攻击他人或者犯罪的行为。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发现,亲子依恋质量较好的青少年形成了安全型依恋,对父母产生信赖感,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寻求父母帮助,即亲子依恋对个体问题行为会产生影响,亲子依恋质量越高,个体的问题行为就会越少。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亲子依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了,并且研究发现亲子依恋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以及个体的行为。

03

心理一致感

心理一致感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国外研究人员Antonovsky首次对心理一致感的概念进行界定,他认为个体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的情况由个体的心理一致感所决定,并将其界定为个体自身一种总体上对生活普遍的、持久的认知倾向性。

这种认知倾向能综合体现个体对内外环境中的应激,自己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

心理一致感通常情况下是由意义感、可控制感以及可理解感所共同组成。

可理解感指的是个体受到的压力是可以解释的,可控制感是个体有信心能够使用自身的一切资源来应对压力,意义感指的是个体认为压力是值得自己通过努力来进行应对克服的。

心理一致感由以上三个部分组成,是个体的心理保护体系。当个体身处危险环境,心理一致感可以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进行保护。

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

现代研究者根据Antonovsky的理论,将心理一致感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

一是一般性抗拒不足,包括个体遇到的危机事件和压力情景。

二是一般性抗拒资源,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物质生活条件,受教育程度等能够应对压力和危机的资源。

根据Antonovsky的理论,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和压力事件会降低个体的心理一致感。国内的研究也表明,生活工作压力与个体的心理一致感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父母的支持可以提高个体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意义感。亲子依恋与个体的心理一致感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心理一致感相关研究

国内外大量有关心理一致感的研究集中于焦虑、压力、抑郁、负性生活事件,并且心理一致感大多作为中介调节心理健康。

Antonovsky认为由负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出现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负性生活事件会降低了个体的心理一致感,进而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感高的个体会体验到较少的焦虑、抑郁、压力等,个体能应对生活中的事件,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更高。

针对心理一致感的研究一般是探讨其中介效应。许多消极的事件会对青少年心理一致感产生消极影响,对青少年的 心理健康起着消极的作用。

心理一致感在挫折事件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如果个体的心理一致感较低,也就更加容易受到挫折事件的打击,其自身的幸福感也就会降低。

这也表明了心理一致感在挫折事件与幸福感中存在着缓冲的效果。

心理一致感体现了个体内在的自信心,对于在生活中遇到的事件,个体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认知,认为自己能够利用所拥有的资源来进行应对,会认为这些事件是有意义的,是值得付出努力的。

04

心理一致感在心理健康和负性生活事件之间起中介作用,并调节个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一致感是个体对生活的整体感知,当个体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时,所展现出的能够合理利用个体的资源以及理解生活意义的能力,也体现了个体在应对压力时的自信心。

综上,心理一致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起到中介作用,在个体应对压力时可以起保护作用,对心理健康起缓冲作用。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是指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行为,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国外学者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的需求给予积极、及时的反应,把包括帮助,捐赠,鼓励,志愿服务等行为,也包括移情、关心等情感。

20世纪末,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传入我国,我国学者也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定义,认为个人的行为活动对社会或者别人产生积极作用的便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还是个体社会化的标志。亲社会行为是在人与人交往时发生的,是个体自愿向他人或者社会提供符合社会预期的帮助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判断依据便是对于他人有利,而对于自己无利。

亲社会行为在心理咨询百科书中的定义是:个体对别人以及社会具有促进作用的行为,比如利他主义,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亲社会行为能够使他人或者群体受益,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总体来看,针对当前的研究结果,研究者对于亲社会行为都有着自己的判断依据,但他们一致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能使他人受益的行为。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研究人员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符合社会期望,能使他人以及社会受益,并且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行为。

05

国内的相关学者运用观察法来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或真实环境下观察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过程。

研究人员通过自然观察法针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此年龄阶段儿童亲社 会行为的主要表现为合作行为。

最早的针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会利用特定的行为情景,在情境中观察儿童的行为反应。

逐渐地,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各种因素,进而开始通过直接调查或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

除此之外,亲社会行为中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情感观念等影响因素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许多研究者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客观因素进行探究,诸如儿童的个体因素、家庭和学校因素、同伴和师生关系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由此可见,亲社会行为的测量方法逐渐多样化,也通过测量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问卷调查法中,国外学者编制了亲社会倾向量表,该量表由公开、依从、利他、匿名、紧急和情绪性6个维度组成。

亲社会行为相关研究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性别差异。

相关研究表明,对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探究后发现女生的亲社会行为要高于男生。针对这一现象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也符合这一结果。

在对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中,研究者将亲社会行为分为了利他性、情绪性以及总分等几个维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亲社会行为的年龄特征

个体在幼儿时期大多数是对权威的顺从,而随着幼儿自身情绪、认知的增长以及幼儿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加,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会表现出分享和合作。

比如与同伴游戏以及分享食物和玩具。

进入学龄时期,随着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和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亲社会行为进一步得到提高。儿童做出的亲社会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

06

研究者对中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亲社会行为,有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从儿童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呈增加趋势。

因此,说明了中小学生亲社会倾向会随年级升高而增加。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认知水平,观点采择能力,共情等。

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

在影响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内部因素方面,观点采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个体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能伸以援手。

观点采择水平越高,个体越可能做出亲社会行为。

此外,亲社会行为还受其他内部因素的影响,譬如,青少年的移情能力影响亲社会行为,个体的移情水平越高,产生的亲社会行为越多。

研究人员将青少年自恋分为主体性自恋和集体性自恋,并发现个人的集体性自恋越高,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外部因素中,家庭因素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最早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产生的。

有研究表明父母经常表现出沮丧、愤怒等情绪,以及采取惩罚性的养育方式,孩子会产生更多的攻击行为。

结合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亲社会行为的测量方式比较多样,研究角度逐渐多样化,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对个体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预测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够使青少年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而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青少年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也会更小。

还有师生关系良好的情况下,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学习教师的行为,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是提高学生亲社会水平的重要因素。并且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青少年,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除了家庭外,学校也是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场所,其中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重要变量。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榜样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近期自己做过的亲社会行为或者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亲社会事件。

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亲社会事件的详细内容,从故事中获得启发,诱发移情和观点采择,感同身受的去理解、体会。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就可以学会共情和选择性接纳,并直接影响着亲社会行为意识的培养。

举报/反馈

花格情感

17.5万获赞 2.3万粉丝
每天为大家更新精彩的内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