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
编辑|知文
儿童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体身为自然人在各个方面的提升,也包括其作为社会人在社会性方面的发展,而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儿童的人际交往及其社会适应来实现的。
01
其中,儿童的同伴交往是其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
幼儿园是儿童迈入社会的重要场所,亦是其产生同伴交往的重要的场所,但在幼儿园生活中,儿童往往因为同伴交往能力的缺失导致这样或那样的交往问题,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并提高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同时,家庭是影响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提高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对于儿童所在家庭进行研究和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两种十分重要的关系。一是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二是与年龄相仿的儿童之间的交往关系,即同伴关系。
当两三岁的孩子开始念叨着自己的朋友,与同伴开心玩耍时,家庭外的社会化就开始了。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加,同伴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同伴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
儿童,尤其是年幼儿童,认知上往往带有自我中心的特点,他们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学习理解他人、约束自己,从而实现去自我中心化。
同伴交往还可以给个体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儿童可以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解决自己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调节自身的情绪,从同伴处获得安慰、同情和理解等,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发展。
同伴之间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相似的水平,为儿童社会化提供了合作和平等交流的基础,使儿童 之间易于建立起平等的、互惠的、协作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各种经验的获得和社会责任感 的培养,对儿童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单亲家庭儿童教育问题突出相对于完整家庭的儿童而言,单亲家庭儿童缺少父母完整的爱,大多是由父母一方或老人抚养,而父母角色的缺失及教育功能的缺失,致使一些儿童的问题 愈发突出,并对其成长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性行为、个性和情绪、生活卫生习惯、及学习等各个方面。同时,单亲家庭儿童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不再只是新闻报道或研究中出现的字眼。
02
他们有的表现出爱打架、爱和小朋友争吵,有时候和小朋友玩着玩着,不顺心了就动手推一下或者打一下。
有的不太在乎别人的看法,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自己的事,还比较早熟,会和好朋友聊一些成人化的话题,心思细腻,比较敏感。
有的就会特别安静,也不怎么爱说话,总是默默地坐在位置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看着身边的不断出现的单亲家庭儿童,以及他们不断表现出的教育问题,研究者深觉对单亲家庭儿童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干预教育势在必行。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儿童社会化的开始,良好的家庭能够培养儿童正确的行为模式、健康而克制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单亲家庭由于结构不完整导致的家庭功能缺失,给单亲家庭儿童,尤其是年幼儿童的成 长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相对于完整家庭儿童而言,绝大多数离异家庭儿童表现出喜欢孤独、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这些不良的情绪情感状态阻碍了单亲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在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中,亲子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儿童缺乏父母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的榜样示范与指导,容易导致其行为模式的偏差以及交往能力低下,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比如,有的儿童喜欢独来独往,很少与同伴甚至成人发生交往。
有的儿童性情冷漠,缺乏同理心,不能很好的理解同伴所传达的信息。
有的儿童敏感易怒,容易与同伴产生矛盾冲突,又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矛盾激化恶性循环等等。
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同伴交往能力较弱的单亲家庭儿童,建构相应的干预方案并加以实施,寻求科学有效的提高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方法。
以期将其应用于教育实践当中,促进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从而切实推动其健康成长。单亲家庭儿童国内外学者对单亲家庭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
03
西方学者Schlesinger认为单亲家庭是“由于死亡、离婚、分居、遗弃或者未婚,而形成的男性或女性一 方家长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
而我国学者认为 “单亲家庭是指父母亲双方中只有一方承担照顾子女的主要责任并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
结合上述观点与研究实际,研究人员单亲家庭儿童主要是指因夫妻离异导致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中年龄为3岁到6岁的儿童。
同伴表示同辈的意思,是指彼此之间地位平等的人。
同伴交往是指“同伴之间通过接触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
研究人员结合了同伴与交往二者的概念,将同伴交往定义为“年龄相同或相近,社会地位和心理水平相当的儿童之间,为了分享思想与感觉,交流情感与信息而进行的一种共同活动”。
对于同伴交往能力,国外学者Howes认为是“反映幼儿与同伴成功交往的社会能力,是与幼儿受欢迎程度、同伴影响和同伴交流 敏感性有关的一种能力”。
综合上述观点,研究人员将同伴交往能力认为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社会地位和心理水平相当的儿童之间,在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分享思想与感觉、交流情感与信息的活动过程中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同伴关系能力的总和。
早期干预是对特殊儿童或早期发展异常的儿童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或训练,其对象主要包括社会处境不良、后天环境恶劣、智力低下、 遗传病患者以及早期残障或预期残障的儿童。
早期干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改善经济、文化不利家庭儿童的受教育条件所采取的一种补偿性教育。
在特殊教育领域,主要是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所提供的治疗和教育服务,通过帮助儿童在社会、情绪、身体和认知方面的充分发展,使其能够进入正常的教育系统或尽可能少地接受特殊教育。
我国学者采用了“以矫正或补偿缺陷为目的,使7岁以前的特殊儿童身心尽可能全面发展”这 一部分,还提出了这种早期干预包括预防、鉴别与筛査、治疗和康复、教育与训练等几部分内容。
早期干预是广义的特殊需求服务,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在丰富环境中进行的医疗、保健、康复、心理、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多学科多元整合团队的介入服务。
综合各学者的观点,研究人员提到的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对3-6岁发展有缺陷的环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采取的多学科多元整合的补偿性教育。
04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在“单亲家庭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 这一问题上,众多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是消极影响论,即单亲家庭对儿童的早期发展有着消极影响。
第二种是积极影响论,即单亲家庭对儿童的早期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种是无影响论,即单亲家庭对儿童的早期发展既不形成阻碍、也没有促进作用,单亲家庭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明显的偏差。
持有消极影响论的学者认为,单亲家庭由于缺失父母的其中一方,导致家庭功能的缺失,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国外学者Lamp在对离异单亲家庭的研究中发现,离异单亲家庭的儿童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失调现象。
家庭的破碎对儿童的消极影响是表现在多方面的,包括心理情绪、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人际交往、学业成绩等。
一是儿童对于自我的评价均偏低,他们面对原生家庭的破裂,由于心智发展的还未成熟,常常无法进行自我调适,导致不能对自己的能力、行为做出准确的评估认识。
二是儿童的自我体验消极,单亲家庭儿童心理失衡,敏感自卑,往往认为自己能力不够,在各方面 都差于他人,渐渐从群体中脱离。
三是儿童的自我控制无力,常会出现破罐破摔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意志力薄弱、志向水平低、懒散放任、我行我素、为所欲为、 缺乏活力等,即单亲家庭儿童对自己的行为态度控制较差。
在心理情绪方面,单亲家庭儿童对人、对事或对物往往会过多地表现出冷漠、 恐惧、自卑、嫉妒等消极情绪和行为,且对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较弱。
在有关情绪性行为的指标包括“撒谎或欺骗”、“情绪低落快活不起来”、“对什么都无所谓”、“冷漠无动于衷”、 “觉得低人一等没脸见人”、“过分胆小或忧虑”等20项,测查结果显示,单亲家庭的儿童具有明显的情绪性行为心理障碍。
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时常会感觉到孤寂感和抛弃感、自卑感和自闭感、自责感和不安全感、猜忌心理和不信任感等。
单亲家庭的儿童还在性格上表现出了孤僻、粗暴、偏激、敌视、害羞、封闭等问题。不少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单亲家庭儿童都会出现性别角色移位的问题。
05
在儿童的性别发展中,儿童对成人的模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单亲家庭的儿童只有父或母单方面的模仿对象,就只能模仿父母中一方性别的行为方式。
因此单亲家庭儿童出现性别角色移位问题的可能性往往大于完整家庭儿童,尤其是在异 性别的家长与子女之间。
我国学者明确指出,在单亲家庭中,尤其是单亲异性家庭中,儿童缺乏直接模仿对象,很容易在性别角色的确认上出现困难和混淆,出现“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的倾向。
同时,父母在家庭中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男女两性在发展上各具特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亦会带有各自性别特征。
而在父母一方缺席的单亲家庭中,特别是家庭中缺乏同性父母时,儿童失去了性别角色的模仿对象,耳濡目染的几乎都是单一性别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儿童性别认同障碍,不利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
在人际交往方面,单亲家庭儿童普遍存在一定的社交障碍,他们一般较内向、害羞,容易抑郁、生气,不喜欢和同学一块儿玩耍,也不喜欢待在学校,遇到问题也容易焦虑不安。
研究人员指出单亲家庭儿童的人际交往存在障碍,主要表现有:亲子关系冲突频繁,亲子之间沟通少,同伴交往分享与合作能力差, 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同时交往时遵守规则和交往策略的应用能力低于完整家庭的孩子。
单亲家庭儿童在与父母的亲密程度、对家庭和父母的满意成程度和信任程度都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在结伴难易、与好友的关系、与伙伴的交往等方面都比完整家庭的儿童差。
有学者指出,在学业成绩方面,单亲家庭儿童相对于完整家庭的儿童较差。国外学者Cherlin 在对美国和英国进行全国性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离婚单亲家庭儿童的学业成绩相对较差。
06
单亲家庭儿童的认知发展能力要低于完整家庭儿童,在学业成绩上也表现较差。
单亲家庭儿童在学习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态度较为被动,学业成绩也不理想。
我国学者还对西宁地区完整和单亲家庭儿童调查了关于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学习成绩,结果完整家庭儿童的成绩明显优于单亲家庭儿童,与全国调查显示的差异趋势一致。
由于在认知推理测验中显示,两者虽也有一定差异,但不如学习成绩的差异明显,因此研究者们认为二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他们智力上的原因,而是一些非智力因素造成的。
“由于父母离婚,放任自流”、“由于父母离婚,情绪抑郁低落无心学习”等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
持有积极影响论的研究者认为,传统的研究充满了偏见,夸大了单亲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他们认为,当婚姻确实出现问题,婚姻关系难以维系的时候,离婚不失为一种及时止损的策略。
已有许多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父母不和、纷争不断的家庭氛围里,比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儿童问题更多。
其原因在于恶劣、冲突的家庭环境使儿童长期压抑、心情不快、情感纠缠等,或是潜移默化的学习到父母身上的不良习惯、不良嗜好等。
在这种情况下,告别不良的家庭环境就意味着成长空间的转换,对儿童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教育契机。
还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单亲家庭的儿童都能逐渐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心理和行为都没有明显的偏常,不少单亲孩子在经历家庭变故的挫折后,出现如下的正效应。
更加坚强和自信、思想更加开放、协调能力强、看待事物更加理性、更富有同情心、生活能力增强、亲子感情更加紧密、学习动机增强、高度的自立意识和责任感等。
因此单亲家庭的儿童需要有正向的引导,才不会失去自我效能感,脱离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