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有一个现象叫做“彼得效应”。
管理学家彼得分析了上千个失败的组织,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也就是大概率上,每个人都会升到你不能胜任的位置,然后停职,在那里耗自己,也耗团队,还耗公司资源。
这个初看很奇怪,仔细一想也意料之中的结论,解释了很多为什么能力这么差也能当老板的拷问。
特别是在传统的组织中,资历和人脉是升职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就更容易让能力这一环被忽视。
能力不足,却在高位,不够完善的外部管理系统让这件事情不断发生,在每一个组织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晋升中。
其实这个效应反过来也有一个心理学概念,叫冒名顶替综合征,也叫冒充者综合征。
彼得效应是能力不够,却得到了那个职位,冒充者综合症则反过来,明明能力足够,却总是感觉自己配不上这个职位。
一个是高估,外部系统的错误反馈让一个人高估。
一个是低估,一个人源于内在的自我认知偏差,总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
冒充者综合症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能让人更加努力工作和学习,因为他们总是在证明自己。
坏处就是会让人感到焦虑和不安,总是觉得自己不配得到一切,开始变得谨慎和保守,不敢轻易挑战新事物。
冒充者综合征其实也分类型,心理学家瓦莱丽·杨把他们分成了完美主义者、天才型、超级英雄型、专家和独行侠五个类型。
完美主义者的人关注的是任务完成质量,在他们看来不是100%的答卷,就说明自己能力有问题。
天才型呢,更关注任务完成的时间,越快意味着天赋越强。
前两者关注质量,那么超级英雄型则关注数量,他们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做了多少,他们觉得人生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游刃有余。
专家型好理解,他们觉得无所不知才重要。
独行侠,则是关注是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在他人帮助下做成功什么,都不值一提。
这几类人为什么会产生冒充者综合征?关键在于对能力和成就的关系,理解出了问题。
他们有些来自于打压式教育的家庭,不管做什么,父母都在不断否定,这让他们对自己的实力缺乏客观的认知,一直觉得自己真的很差。
还有一些恰恰相反,他们则是来自于过度夸奖的家庭,过度夸奖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小时候孩子被夸的真的以为自己很厉害。
一旦孩子长大遇到更优秀的人,他们会觉得原来我不厉害,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自然也就产生了偏差。
除了家庭,还有就是社交媒体的出现。
社交媒体最大的功能,就是把那些曾经永远不会出现在你面前的超级天才拉到了你的面前,你看着社交媒体上一个个人均年薪百万,一个个不是博士就是博士后的人,你能不产生怀疑么?
社交媒体会让人感到不自信和被批判,时间久了也就出现了冒充者综合征。
到这里,也许你会疑惑,冒充者综合症和自卑有什么区别?
当然有区别,自卑是的确能力不行,所以自卑,冒充者综合症是能力其实很强,只是自己觉得自己不行,客观事实不一样。
那么冒充者综合症该怎么办呢?
首先放下非黑即白的评价自我方式,对于自己来说,没有非成功即失败的标准,人生还有很多很多可能,成就也是,一旦放开这个视角,很多偏误就可以被纠正。
然后关注情感,冒充者综合征的人最容易在情感上内耗,经常感到恐惧、羞耻和内疚,情绪这个问题,要么正面冥想,要么暴露疗法——直接去多来几次。
最后是行为,冒充者综合征一般就两个行为状态,要么待命,一直待命,要么奋斗,一直奋斗。
我们需要尝试的是切换一下,两个极端都不行,往中间去走一走,一直奋斗的歇一歇,一直逃避的去试一试,特别是放下情绪比如恐惧之后,就可以去改变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