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德国著名哲学家,“德国观念论”传统中的重要人物,主要著作包括《一种自然哲学的理念》《先验观念论体系》《艺术哲学》《哲学与宗教》《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相关对象》等。
《先验观念论体系》是谢林在25岁时出版的天才之作,也是他早期哲学的代表作。
在这本书里,谢林继承了和发展了康德、费希特的观念论,从“自我=自我”这个最简单的原理出发,通过自我意识的运动,将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艺术哲学这三个领域,打造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巧的体系。
谢林认可了费希特哲学的起点“自我”,但是认为费希特用自我设定非我,然后自我受到非我的限制,还是过于主观,而且是对自我的贬低。
谢林要从“自我=自我”这唯一一条基本原理中推论出整个哲学体系和全部世界。
“自我=自我”是自我意识区分出了主体与客体,之后从客体到主体的运动就是理论哲学;
从主体到客体的运动就是实践哲学;
而主体与客体最终在“绝对者”之中达到统一,对于人来讲,只用通过艺术才能通达这个绝对者。
本文共计6974字
阅读时长约8min
谢林
今天要讨论的是德国哲学家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
这本书在西方哲学史上很重要,在“德国观念论”这个哲学流派里,它绝对是程碑式的著作。
“德国观念论”这个词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说起它的代表人物,你肯定有所了解,比如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还有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谢林。
这四位哲学家,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主导了一场“观念论”哲学运动。
简单来说,就是从某种“观念”出发,而不是从世界本身出发,来建构哲学体系。
在这四位大神里面,谢林是最有天才气质的。他15岁就进入了图宾根神学院读书,和他同住一个宿舍的两个同屋,一个是后来鼎鼎大名的诗人荷尔德林,另一个就是黑格尔。
这三个人同屋,绝对是思想史上的一段传奇。
谢林虽然是他们三个人里最年轻的,但成名是最早的。
他只花了2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又用3年拿到了博士学位,19岁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哲学著作,23岁就当上了耶拿大学的教授。
这本《先验观念论体系》是谢林在25岁出版的作品,也是他早期哲学的代表作。
书名里的“先验”是个哲学术语,意思是在各种具体的经验产生之前。
不过,“先验”并不是这个书名里的关键词,你可能想不到,这个书名里最关键的词是“体系”,这个听起来最无关紧要的词。
这是因为,“先验”是观念论哲学共同讨论的问题,而他们要在思想上较量一番,关键是看谁能够更系统地处理观念论哲学的各种问题,完成一个更严密哲学体系。
今天会分三个部分讨论理解谢林的这本书。
首先,我来给你说说谢林哲学体系的起点,也就是“自我”。
在谢林之前,另一位观念论哲学家费希特也是把“自我”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起点,所以会重点讨论他们两个人的差别。
第二,讨论谢林哲学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最后一部分,讨论谢林在25岁写完《先验观念论体系》之后,思想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还有人们如何评价谢林的哲学。
当然了,一篇解读,肯定不能让你完全理解一个复杂的哲学体系,如果你听完解读,对谢林的思想感兴趣,也推荐你去读读他的著作。
谢林哲学体系
之前的解读中,我提到过一个比喻,构建一个哲学体系就像画一个圆。
画圆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它的圆心,也就是哲学的起点。
那么,谢林是如何确定自己哲学的起点的呢?
谢林在读书的时候,受到了康德和费希特的影响,走上了观念论的道路。
观念论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思想中的观念,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世界,所以这种哲学以前也被称为“唯心主义”。
但是,谢林不满足于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还要进一步推进观念论。
谢林为什么对前辈哲学家的结论感到不满意呢?
在这里,我需要给你补充一点背景。简单来说,康德认为整个世界需要区分成两个领域:
一个是人,也就是认识主体思想中呈现出来的“现象”;另一个是在现象之外,世界的“本体”,康德用了一个专有名词,叫“物自体”。
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而对物自体的本质一无所知;但是同时,康德又主张现象是物自体导致的。
现象和物自体之间到底怎么联系起来,成了康德哲学最大的漏洞,也成了后来的哲学家批评康德火力最集中的点。
费希特就是抓住了康德这个漏洞,发展出了自己的体系。
他觉得康德提出了“物自体”,造成康德的哲学体系自相矛盾。
费希特说:“物自体”并不存在,人的全部知识都是从“自我”发展出来的。
谢林觉得费希特更有道理,谢林也不同意设置“物自体”;他也觉得应该把“自我”当作全部知识的基础。
但是,谢林认为费希特也有没说明白的地方。
具体来说,费希特的哲学体系存在两个严重的问题。
费希特说,是先有一个自我存在,然后这个自我意识到,除了自己之外,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其他的东西,也就是“非我”,但是费希特特别强调,自我和非我,都是自我设定出来的,都来自自我。
谢林觉得这样说非常不妥,因为这就当于否定了客观存在。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苹果,按照费希特的理论,苹果就是由“自我”通过一些列思维活动构建出来的,至于在“自我”之外的客观世界,是不是有一个苹果,我们不知道。
除此之外,费希特的哲学还有第二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他的那个自我设定了非我之后,就要受到非我的限制,因此还不是“绝对的自我”。
所以,谢林要做的,就是修正费希特哲学体系中的问题。
谢林的哲学,只有唯一一条基本原理:
自我=自我。
自我=自我,这个等式听起来再明白不过了,你可能会有点疑惑,这怎么就能成为一个哲学体系的基本原理呢?
关键就要看怎么理解中间的这个“等于”。
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里,也有这条“自我=自我”,但是“等于”在他那里,就是简单的等同。
谢林觉得,这不对,“等于”还包含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运动。
当自我意识到,自己与自己等同的时候,它相当于是“分裂”了,它把自己同时当作了主体和客体。
这就像是我们照镜子,当你看到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你意识到,那就是“你自己”,但是,又同时存在两个你——本来的你,和镜子里的你,也就是主体和客体。
我们再回到“自我=自我”这个等式。
等号前面的自我,是作为主体的自我;
等号后面的自我,是作为客体的自我。
你看,就是这样个简单的等式,就体现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区分。
它背后是一种很重要的哲学思维,就是对立统一,在等同的同时,也包含差别。等同,在哲学里也叫“同一”。
我想再用笛卡尔的那句名言“我思故我在”来做个对比,帮助理解一下谢林这个等式。
在笛卡尔那里,句子里的两个“我”没有区别,思考的我,和存在的我是一样的。
而在谢林这里,“我思”相当于是主体产生的观念,而“我在”就是“我思”这个观念的客观化,观念变成了客体和实在的东西。
请你体会一下,这里面的巧妙。一个简单的等式,就连接了主体与客体、观念和实在、等同和差别,在这些哲学里完全不同的概念领域之间,搭建了一座桥。
所以,这个等式能成为全部知识的基础,因为所谓”知识”,就是用主体认识客体,用观念表达实在,把事物之中的同一和差别表现出来。
谢林后来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同一性哲学”,就是因为他的哲学体系是从“自我=自我”这样看起来无比简单,但是却包罗万象的同一关系推论出来的。
哲学体系的组成
好,弄明白“自我=自我”这个等式,相当于我们已经画好了圆心,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谢林怎么从这圆心出发,画出了一个大大的圆。
他让“自我”运动起来,逐渐展开,形成了一个庞大哲学的体系。
这个体系很复杂,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先弄明白它的基本思路。
前面说了,“自我=自我”包含了主体和客体、观念和实在。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概念同时包含两种相反的东西,它就包含矛盾。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因为我们要想办法解决矛盾。
那么,怎么解决矛盾呢?
费希特想出来的办法,是用逻辑推理。而谢林的办法,就是让这个自我发展、运动起来,在一个历史过程中逐渐解决问题。
你可以把“自我意识”想象成一个钟摆,它的运动,就是在主体和客体着两极之间摆动。
从客体到主体的摆动,就是“主体认识客体”,也就是人的认识活动。
在谢林的体系里,这叫理论活动,对应着他的理论哲学,理论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解释人们如何获得关于客观对象的知识,主观与客观如何能够统一?
在这部分,谢林主要是继承了费希特的思想。
他认为,现象说到底是“自我”创造出来的,“物自体”并不存在。
虽然直观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感觉到的东西,在自我之外,比如我们看到一个苹果,不会觉得它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
但实际上,“看到苹果”就是自我的创造,我们是用自己的感觉,创造了所谓的外部现象。
这个想法用现代科学也可以解释,我们看到红色、绿色各种颜色,但是这是因为人对光的感知能力,换一种动物,换一种感觉能力,看到的很可能就不是红色、绿色了。
自我意识这个钟摆从客体摆到主体之后,还会再反向摆动,也就是从主体再到客体,这就是人的实践活动。
在谢林看来,人认识了这个世界,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做点什么,给这个世界带来改变。
那么主体如何改变客体,改变客观世界呢?
这就是实践哲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谢林认为,人总是想要把本来存在的客体,改造成理想中的客体,我们总是想要让现实符合理想。
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努力让现实更符合理想的过程。
谢林有一个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的理想,他认为,人类历史朝着完美的国家和完美的法律前进,最终所有人都会自由、平等、和平地生活在一起。
全世界会形成一个由共同的法律主导的世界国家联盟。
他这样看待历史,有一个前提,就是承认人是绝对自由的,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改变现实。
但是,谢林又说,我们也得承认,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单枪匹马改变历史,只有通过共同的活动才能做出变革。
这个时候,自我就会发现,必须要限制自己的自由,才能和其他的“自我”和谐共处。
道德和法律,就是这样出现的。
它们的作用是调节不同自我之间的关系,比如要诚实,不能伤害他人,等等。
这里我想拿谢林的想法,和康德、费谢特做个比较。谢林所说的道德和法律原则,具体来看,和两位前辈没什么不同,但是在整体倾向上,他跟两位前辈非常不同。
康德和费希特强调的是个人的理性和自由;
而谢林强调的是人的社会性,也就是道德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国家和法律,是人实现理性与自由的条件。
前面我们说的,是自我意识发展之后,进行的两种活动。
自我意识,就像钟摆一样,在主客体之间摆动。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但是,在谢林看来,这还不能概括自我意识的全部活动。
自我意识还要继续发展,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什么样的呢?
谢林认为,自我意识会认识到一个更高的对象,他给这个对象起了一个名字,叫“绝对者”。
请注意,“绝对者”是谢林哲学的最大特色,也是特别难理解的地方。
这个绝对者,我们也可以叫它“神”,但是它肯定不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里面那个有人格化的神,它代表的是一种观念上极端的状态,用哲学的表达,就是毫无差别的普遍同一性,这是所有矛盾共同的起源和最终的归宿。
很多哲学家都构想这样的一个类似“神”的存在。
谢林这么做,有他自己的目的。
这部分,是谢林整个先验观念论的重心。
这个“绝对者”代表的是自我在主体和客体分开之前的状态,我们不能用概念和逻辑来把握它。
它超出了语言,我们只能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来把握它,这种方式,就是艺术。
在谢林看来,真正的“天才”就是用超越意识、超越语言、超越理论的方式,直接感受到那个“绝对者”,再用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把这种直观感受呈现出来,给其他人指出一条通向“绝对者”的道路。
在谢林看来,“美”的本质既不是对象之中的比例关系,也不是纯粹主观的情感反应,“美”的本质是把不可言说的“绝对者”展示出来。
伟大的艺术作品就是要用现实的、有限的物质材料,去呈现绝对的、无限的对象。
所以,最伟大的艺术家,超越了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不过,谢林认为,这种在艺术中达到与“绝对者”合一的状态,是人类的理想,在他那个时代,还没有实现,或许会在未来实现。
现在来看,谢林赞扬艺术,崇尚天才,受到了当时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也影响了欧洲浪漫主义运动后来的发展。
好,到这里,我就给你大致讲了谢林在《先验观念论体系》的核心观点。
谢林的整个哲学系统,就是从“自我=自我”这个等式出发开始推论,这个等式产生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要发展、运动,就产生了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但是这两种活动还不够,最终自我要通过艺术活动,达到和“绝对者”完全同一的状态。
谢林提出的这个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把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合成了一个体系,成为“绝对者”不断揭示自身的过程。
思想的发展
这本思想和结构都非常复杂的《先验观念论体系》,可是谢林在25岁的时候写的书。
在他后面将近55年的人生里,谢林又做了什么呢?
最后一部分,我就来给你说说,谢林在写完《先验观念论体系》之后的思想变化,以及我们应该怎么评价谢林的思想。
在写完《先验观念论体系》之后,谢林继续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高产,发展自己的“同一性哲学”。
这时候,他的思想发上了一个变化,谢林不再从“自我”出发进行推导,而是更直接地从“绝对者”这个观念出发进行推导,把客观的自然和主观的思想,看作“绝对者”的两个方面,最终又在“绝对者”中统一起来。
从29岁出版《哲学与宗教》开始,谢林的思想发生了第二个明显的转变。
他越来越不满意自己早期的哲学,认为“观念论”不管多么精巧,也还是从概念到概念,脱离现实,也没办法直接把握他所说的“绝对者”。
于是,谢林尝试用非艺术的方式,努力表达这个“绝对者”,他之后的思想越来越转向隐喻、神话、宗教之类的主题。
然而,在他的晚期思想里,讨论的“神”逐渐回归了基督教里面讲的那个有人格的、在行动之中的、向人启示自己的神。
谢林在36岁又出版了一本书,叫《论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
之后,他再也没有公开出版过任何作品。
这一方面有思想转变的原因,也有一些重要外在的原因,一个是妻子的去世对谢林打击非常大;还有就是黑格尔的打压。
谢林和黑格尔的这场论战,也成为哲学史上的一桩公案。
我们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哲学史也不例外。
年轻的谢林在教授的位置上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比他大五岁的黑格尔还在当家庭教师,在思想界默默无闻。
靠着跟谢林的同学关系,黑格尔才当上了耶拿大学的编外讲师,黑格尔当时还专门写文章为谢林的哲学辩护。
之后,黑格尔熬出了头,甚至成了德国的官方哲学家。
这时候,黑格尔倒打一耙,开始大肆批判谢林,讽刺谢林从来没有一个完整到哲学体系,每一本书都是从头写起,就好像靠写书来学习哲学。
黑格尔还攻击谢林的“同一性哲学”只关注了“等同”,而忽略了“差异”,就像在夜里看牛,自然所有的牛看起来都是黑的!
平心而论,黑格尔不管从人生际遇上还是思想上,都从谢林那里受惠很多,他那样攻击谢林确实有点过分。
很多学者都认为,黑格尔在自己的成名作《精神现象学》里发展出来的那个“绝对精神”的历史展开过程,就是谢林在《先验观念论体系》里讨论的“自我意识”发展历程的翻版。
也难怪谢林在各种公开和私下的场合,都指责过黑格尔剽窃了自己的思想,把它重新包装一下,变成了自己的成就。
黑格尔的打压,再加上谢林后期思想和表达风格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谢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谢林的哲学都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公正地对待,甚至遭到了非常恶毒的攻击。
比如叔本华就批评谢林的思想是虚张声势的伪哲学;费尔巴哈也认为谢林的哲学用心不良,是打着哲学幌子的神学。
当然,除了这些猛烈抨击谢林的人之外,也有很多与谢林同时代和后代的思想家,极为欣赏他的思想。
比如歌德就赞赏谢林思想博大精深,同时又清晰明了;
普鲁士皇帝邀请谢林到柏林大学任教,接替因为黑格尔去世而空缺的教席,还称谢林为“上帝派来教育这个时代的哲学家”。
20世纪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很欣赏谢林对于存在与自由关系的讨论,把他当作存在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
当代很有影响力的思想家齐泽克,也很看重谢林的思想,把他的思想与心理分析结合起来加以利用。
谢林对当代思想的影响还表现在一个他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的领域:
生态哲学,谢林是德国观念论的传统里最关注“自然”的一位,他主张的那种与“绝对者”同一的境界,很接近如今流行的“整体生态观”,因此很多生态哲学家都到谢林的哲学里面寻找思想资源。
总的来看,谢林哲学的丰富内容,在今天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最后
再来总结一下。
第一,谢林哲学的出发点是“自我=自我”这个同一性的命题,但是他认为这个等式已经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二分,以及自我对自身的限定;
第二,谢林展示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经过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和艺术活动,自我最终达到了与“绝对者”的合一;
第三,谢林后来的哲学发展越来越走向神秘的宗教性,逐渐远离了观念论的基本出发点;
第四,谢林的哲学体系庞大而深刻,包含了对很多问题的深刻洞见,但是受到了黑格尔的打压,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和挖掘谢林的思想。
如果总结一下谢林的长达60多年的学术生涯,我们可以说早期的谢林是德国观念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这本《先验观念论体系》,既发展了康德和费希特关于“自我”的思想,又预示了黑格尔那个“绝对精神”自我展开的体系。
但是谢林后期的思想给德国观念论敲响了丧钟,标志着这场哲学运动的终结,因为他越来越从“自我”这个观念性的存在走向了“神”这个绝对的存在者,这就走向了观念论的反面——实在论,也就是从某个客观存在的对象开始构建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