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物理学,能造核电站吗?

作为一名咨询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不要神化心理学,而且心理学不是读心术。

所以,跟学心理学的人在一起聊天,或是面对资深的心理专家时,千万别傻到去问:“你是心理学家,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心理学的英文是psychology,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灵魂之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心理学也就变成了心灵哲学。

中国人习惯性地认为,思想和感情是源自于“心”,又把调理和规则称为“理”,所以就用“心理”来总称心思、思想、感情等,而心理学则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1

先说一个故事: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一个比较好看的同学,就上前搭讪然后认识学心理学的师姐。

后来熟悉之后才知道她父母不和、经常吵架,他们终日吵、一直吵、一刻不停的吵,她忿忿不平、不能原谅他们。

她和我说曾经她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可怜的人。

她为了过自己心里的那一关,开始学习心理学,那时我也杂七杂八地读了一些东西,也懂一些心理学的东西所以也会跟她讨论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东西。

她会经常指出我不专业的表述,我觉得能从她那儿听的东西挺不错的。

她对我说,学心理学对她来说最大的恩赐是,她发现了很多很多比她不幸的人,心理问题比她严重的多得多。

她因此感觉自己挺正常的再正常不过。

她因此能够坦然地面对原生家庭。

她开始正经地谋划自己的一生。

她不再纠结于那些细小的注定没有解法和答案的题目。

她不再执拗于洞察人心。

她说她不是全能的、不是万能的。

她不再纠缠于自己的左右博弈。

她终于和自己、和父母和解了。

她开始试着放过自己,她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心理学没有教会她洞察人心,但心理学教会了她: 如何带着问题,过这一生。

2

大学四年在系统的学习心理学课程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变态我没见过?神经病也好,精神病也罢。你们所谓的不正常,在我眼里其实都不违和。

当你对心理学没有任何了解的时候,让你突然面对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不会觉得对方目光深邃、心灵敏感?会不会担心自己某一个不经意的表情或动作,就被对方看穿了心思?会不会担心说了谎言瞬间被拆穿,并被猜透此行为背后的动机?

对于心理学专业,外行的人会有一个常见的误区:看透别人的心思,帮助你左右逢源、平步青云,或者幻想着自己说出一些专业的话语来开导别人的场景,觉得哇噻真酷

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毕竟很多人对心理学家的认识,都是从影视中获得的。比如《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博士,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精通心理学,可以轻而易举地准确分析每个人的想法和意愿;再如《LIE TO ME》里的Lightman,能够瞬间读脸,即便一个犯罪嫌疑人不吭不响地坐着,他也可以透过微表情发现真相。

这些情节确实会让人对心理学家产生一种误解,认为他们可以透视眼前人的内心活动。

其实,这些都是影片渲染出来的,有夸张的成分。你只看到了Lightman可以瞬间读懂微表情的能力,却不知道瞬间读脸还需要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问对问题”,用专业术语来讲就是“有效刺激源”,以此突破对方的心理防备。

事实证明,心理学往往会令这些人失望,因为它其实没有大多数人想象中的那么神奇。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既不会读心术,也无法通过催眠来操控别人的思想,更加不可能通过一些鞭辟入里的话来瞬间抚平别人几十年的创伤。

并且环顾整个心理学圈子也没发现有人能办到,哪怕他是享誉全球的大师。

多数人的心理学教材就是一些畅销书。比如什么数字心理学、星相学和血型性格的东西,没有什么科学性,逗乐子是可以的。

它们和心理学毫无关系。

但是因为和性格、情绪等搭上一点边,就被打上“心理学”的标签和包装,用一些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泛泛之语,让人情不自禁地对号入座:“哇!好准啊!”

这样很容易让人忘了,心理学对非常多的其他学科有依赖性,必须有其他学科的基础。会用到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的跨学科科学。

要我说,人心复杂,影响因素太多。

所谓的心理规律,也只不过是对人们行为背后心理根源的探索和分析总结,并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奇效。

有科学家统计过,心理学研究的平均效应量大概是R=0.2。换句话说,大家平时听到的各种“xx效应”,如果找出原文来看,对于行为的解释力很可能不到5%。

在大样本下,心理学的确可以帮助你们观察到统计上的趋势,甚至理解某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心理原因;但用来预测具体的某个人,就有很大的概率会失误。

当然,我说了没用,这依旧不影响心理学在不少人心中,成了一种玄而又玄的存在。

每当我和咨询者强调“咨询师没那么神,不能帮你预估未来,也不能替你做决定”时,就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老师,那你学心理学到底有什么用?”

是啊,学心理学成不了算命大师,也不能一秒看透别人的心思,那我学来干嘛?

世人都有想窥看他人的心,但这能力本身正是清醒了解自己。

很多时候,想他人之所想,是没有参考维度的。

人对于事件的反应,大体上差不了太多,如果放到身体反应上,不管是喜怒哀乐,全都是同样的——心跳加速、血流加快、肾上腺素升高——这种很原始的反应。

之所以我们能用不同情绪解读之,来自于我们对于事件认知的差异,也就是我们的理智在决定我们对于事件的认知。

而理智再用言语解读出来,又会截然不同。

言语是有欺骗性的:

“我不在乎。”——我在乎到可以让自己说出“不在乎”。

“我可以理解。”——我完全不能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但我能逼迫自己表现理解。

“你是我不想放弃的人。”——如果一切条件不阻碍我们的话。

只在努力揣测人心的人,必受其言语所惑。

要想不被言语所惑,就必须学会从立场出发来观察别人。

说“我不在乎”的人,需要先想他处在什么立场,这样就更能明了对方在建立和自己的关系时,所付出的真诚的努力。

同样的,一旦有人开始说一些想要和我有“长久关系”的话时,我会立即拉响头脑中的警报器。

这种话不会轻易对身边亲人说,因为亲人的关系决定了,哪怕你想跑也跑不掉,但对思考过分离的友人,就说明对方这句话只是在想后招而已。

所谓的立场,可以很复杂,也可以简单分成是不是和自己一边的。

有了这些判断,你就不会再纠结人心是什么样的,你的心,就是别人的人心。

3

我曾经有项吃力不讨好的本事——掏心掏肺说真话。

在人际交往中,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我老师说过一句话,说得好听点叫真性情,说的难听点叫自以为是。

因此,我说话无意间会得罪人。

在我大四那年,我表妹高中毕业,让我给她今后适合读哪个专业提点意见。当时她让我作为学生家长,去听她们班高考前的班会。

于是班会结束后,我从她的考试成绩,文理科优劣势,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各方面,一共提了十几条意见。在我滔滔不绝时,我丝毫没有看到表妹越发难堪的脸色。

直到她打断我的话,她说“表哥,你这样说让我感觉好受伤”。

我一脸纳闷,你不是让我提意见吗,我认真提了为什么你还不开心。

最后我表妹红着眼眶和我说“你这是提意见吗,你这叫开批评大会”。

那时的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真诚换来的却是别人的抗拒。

直到我偶然在学姐留给我的社会心理学书本上看到这样一个观点:

人际交往的很多矛盾,往往不是沟通技巧的问题,而是和缺乏同理心有关。

所谓同理心,也叫换位思考、共情能力。

它是指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并可以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简单点说,就是能感同身受,洞察别人真正的需求。

很多人和我一样,再说了令人不舒服的话后,经常会冒出“我只是就事论事,你别急啊”、“你怎么一点也不懂我”的想法。

但事实上,真正的就事论事一般不会引起反感。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不满情绪被触发,往往是因为他潜意识感受到了攻击。

这时候我才发觉,原来我一直以为的“说实话”,对别人来说是一种“攻击”,并没有共情到对方的情绪和感受,给他们需要的。

那时候我以为对表妹负责,给她提了犀利的建议,但我却没有顾及到她的自尊心和感受。

类似这样“说话不讨人喜欢”“容易得罪人”的事件,还有不少。

心理学家比昂(Bion)提出了“容器理论”的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大的容器去涵容另一个人的情绪,适时接住对方的眼泪,悲伤,无力,甚至是攻击,那会减少很多人际交往中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当我们能够共情的去理解对方的情绪,承受住他们的情绪带给你的焦虑,而不是抽身离开,或是攻击回去,那么,这对他人来说,就是有建设性的。

即使有时候对方表达出的是攻击,但也许在他暴怒的外表下,隐藏的是无法言说的脆弱,你需要去看到这部分脆弱。

而学心理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益就是获得了共情力。

学了心理学后,我对待别人会更加宽容,体会到人性的脆弱,明白了任何一种看似奇葩的行为,在当事人的心理世界体系里,都可能具有完全的正当性。

这种心态也同样是理解他人的基础。

此时再反观这些人和事,我的第一反应就不再是做道德批判,而是尝试理解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

心理学不会送给你解开他人内心的万能钥匙,但确实可以让你更加理性和宽容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参考:

《心理学入门:简单有趣的99个心理学常识》 作者:舒娅

举报/反馈

情感恋爱君

3646获赞 1371粉丝
为弱小发声,帮助更多人走出失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