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市花命名的白玉兰戏剧奖,为什么让戏剧人都对她那么心仪、仰慕与青睐?我想是因为她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承载着上海的城市文化,又丰润着城市文化,三十年来,“白玉兰”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盎然生机与卓然风采。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她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中诞生,最没有门户之见,欢迎全国的戏剧优秀人才,不论剧种、不论年龄,不论地域、不论行当、门派,都可以来上海这个大舞台一展风姿,只以艺术魅力论英雄。所以大家都很爱护“白玉兰”、喜欢“白玉兰”,三十年来“白玉兰”香飘梨园,已经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名片。
上海,是能够做成事情的,是能够做成大事的热土。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也是被上海引进的外地人才之一。1987年,我就夹着《曹操与杨修》剧本,坐着绿皮火车,听着贝多芬的命运,闯出了潼关,来到大上海。我很荣幸,在1989年举办的第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上,以京剧《曹操与杨修》中的曹操一角获得了主角奖的榜首,1993年,因为京剧《智取威虎山》李勇奇一角,我获得了第3届白玉兰戏剧奖配角奖的青睐,2001年,新编京剧《贞观盛事》中的魏征一角又为我赢得了第11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4年后,第1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把“特别奖”颁给了我。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又把终身成就奖授予了我。一直以来,我都把“白玉兰”当作对自己的激励,再一次拼搏的起点,继续奋发前进。
我和“白玉兰”的缘分也还在继续。继第一任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黄佐临老师、第二任评委会主任袁雪芬老师之后,我又有幸接任了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主任一职,肩负起了新的责任。就像纯白、清香的白玉兰花一样,公开、公平、公正是白玉兰戏剧奖始终如一的追求。关于“白玉兰”的评审工作,袁雪芬老师有过八字箴言:“请客不到,送礼不要。”所有评委非常严格认真,自觉自律地维护着白玉兰戏剧奖的纯洁性。也因为如此,白玉兰戏剧奖才能得到业内同行的信任和认可,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成为全国戏迷很喜欢,也很信赖的一项戏剧表演重奖。
因为白玉兰戏剧奖的评审工作,我也接触到了很多戏剧界的青年才俊。他们功底扎实,在舞台上有很强的表现力,他们德艺双馨,在生活中也能自重、自强、自爱、自律。我们的戏剧事业就需要像他们这样的优秀人才去打拼、传播和弘扬。我相信来自白玉兰戏剧奖的肯定,也会更加激励、鞭策、引领着他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给观众奉献优秀的剧作、展现中国戏剧艺术的风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境界,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又一次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勉励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我们戏剧工作者更有底气、更有主心骨、更有自信心、更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在这次白玉兰戏剧奖颁奖晚会现场,我演唱了《丹心一片民为本》。这是京剧电影《贞观盛事》的主题曲,得到过总书记的高度认可。我也想借“白玉兰”的舞台,借这首作品,表达中国戏剧人的心声: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做有灵魂、有血性、有本事、有品德的戏剧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为传承我们几千年来的中华优秀文化,多出好戏,多出人才,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图为1990年,首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
白玉兰戏剧奖已经31届了。30多年来,从组织工作到评审工作,白玉兰戏剧奖在不断完善,白玉兰在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沃土上不断生长,“白玉兰”以圣洁、清雅的风姿提升着上海戏剧大码头的内涵与能级。
作者:尚长荣(中国剧协名誉主席、上海剧协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图片:上海文联
编辑:王雪瑛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文汇报

1346万获赞 89.7万粉丝
华文世界高品质阅读平台
文汇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