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所做出的行为、产生的想法和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受外在的社会环境所影响的。
不知不觉中,他人的言行,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的言行。
比如,在一个团体中,看到所有人对于一件事发表相同的意见,我们即便有不同的想法,也很难直接出口。
还有的时候,当面对上级和领导的决定,我们很容易遵循,心里再不情愿也很难反驳,可如果这个决定影响到我们核心的利益,我们拒绝的勇气和概率,都大了很多。
这些表现的原因,在《社会心理学》这本中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以埃略特·阿伦森为代表作者写成的这本第10版《社会心理学》,问世30多年来,一直成为社会心理领域方面的经典教材,世界高校几乎都在使用。
阿伦森是“20世纪百名心理学家之一”,深耕社会心理学教研70多年,90岁高龄还参与这本书的修订,可以说,第10版汇聚了作者不少的心血。
这本书系统地阐释了社会心理学是什么,研究方法有哪些,还以轻松明了的语言讲述了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包括人际吸引、亲密关系、社会影响、社会行为等等,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以便于做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也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书中有很多社会心理学效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读来不枯燥还很受启发。
比如:我们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会受他人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行为?
作者说,人们从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信息性社会影响,二是规范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指当我们在模糊、危机的情境中,以及有专家在尝试,很容易顺应他们的言行。
比如,当我们进入一个新公司,不知道老板处事风格,通常会观察其他同事和老板怎么相处的,从而来决定我们的行为。因为这样,会让我们具有安全感,不需要自己试错惹怒老板,更是一种低成本、确定性更强的行为模式。
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指在一个团体中,我们为了保住自己作为成员可以被接纳、被喜欢,通常会让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称,以减少矛盾产生。
比如,当与同事聚餐,所有人都想吃火锅的时候,哪怕你不那么喜欢,大概率也会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这也是规范性社会影响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我们表面上会顺从,可内心里实际不那么满意。
这在社会心理学里的概念为“公开顺从”和“私下接纳”。
规范性社会影响就会让我们“公开顺从”,而我们可能并不会“私下接纳”。
可见,我们的行为很多时候不由自己决定。如果明白自己的处境,作出相应的行为,或许对我们更加有益。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比如:为什么和一个人接触得越多,产生好感,甚至发展成朋友、恋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叫做“接近效应”,即当我们不讨厌一个人的时候,TA和我们的物理距离越接近,在我们面前的曝光次数越多,我们就越容易喜欢上这个人。
更神奇的是,哪怕我们和这个人没有言语交流,也会随着相见次数的增加,提升对TA的好感。
但是,如果要把感情进一步,比如对异性的好感,要发展成恋人关系,那么这里起作用的,是“相似性”。
研究表明,比起互补性,在长期关系中,我们更看重和我们价值观、生活态度更为相似的人。
还有就是,如果知道一个人喜欢自己,我们从而喜欢上这个人的概率也会更大,这叫做“互惠式的好感”。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他人对我们先表现出善意、好意,我们也会很快回馈他们同样的感情。
这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什么使人幸福?
首先,要有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高质量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即便是与陌生人进行短暂的积极互动,也能改善我们的情绪。
因此,当我们深陷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中,多出去走一走,与他人交谈,有助于我们从情绪中走出来。
其次,沉浸在喜欢做的事情中也会使我们更幸福。
当努力追求并实现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可以说那是每个人都很兴奋和满足的时刻。即便暂时没有达成目标,沉浸在对这件事的追求之中,也能让我们忘却其他的烦恼,专注于对想要事物的追求。
还有就是,追求体验而非物质让人更幸福。
和家人聚会、和朋友出游,比起买一件衣服、买一个包包的幸福感更加持久。因为认天生就是喜欢与他人互动的,喜欢表达自我的,而这些在与人的交流之中才能得到更美好的体验。
最后,帮助他人,也是一项增加人际间积极互动,并且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是一本给自己的成长之书,我们能够从其中了解自己、他人以及我们与他人之间构成的社会情境。
在这个喧嚣复杂的时代,这本书能够给我们一份难得的明白与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