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可供我们选择的路只有两种:要么享受孤独,要么沦入世俗。----叔本华
黛西说:世界上所有的鸡汤作者加起来都不配给叔本华提鞋。这年头“心灵鸡汤”好像变贬义词了,其实我个人并不反对有水平的鸡汤。就像人皮肤好需要内调外养,“干货”是内调根本,身体好气色自然不错;“鸡汤”是外养容颜,清洁保湿防晒外在护理也重要。
读鸡汤得好好挑。我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这个作者,作为一个人,是不是充满了对其他人真诚友爱的关怀之心。
叔本华是这样的好作者,要不爱因斯坦怎么跟他当灵魂伴侣呢。如果只能读一本鸡汤,就选《人生的智慧》吧。
在豆瓣评论中,点赞量最高的一条是如此推荐这本书的,叔本华的这本书可以碾压当代99%的心灵鸡汤和励志书籍”。
72岁的叔本华因肺炎死于餐桌上,他的临终遗言是:希望爱好哲学的人,能客观独立地理解他的哲学。叔本华死后,其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尼采是叔本华哲学的继承者,他说:“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
这本书是哲学大师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正是这本通俗易懂、透彻实用的小书,使叔本华成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
本书娓娓道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享有幸福,逐层讲透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法则。
哲学大师叔本华:“本书尽量从世俗、实用的角度考虑问题,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这样一门艺术。”
“人生的智慧”是什么?人是什么?人拥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对于幸福来说,人生中的主观因素要比客观因素重要得多。健康比其他幸福重要得多,所以有人说,宁做健康的乞丐,不做多病的国王。
文中所谈的智慧极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翻开本书,让您彻底读懂“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从而找到一个全新的自己、享有幸福人生。
叔本华认为,人之所以命运不同,在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人是什么:可以用“个性”一词来概括,广义的“个性”包括了健康、力量、外貌、气质、道德品格、智力和教养。
人有什么:即外在财产和一切占有物。财富带来幸福,也会打扰幸福。
人在他人的眼中是怎么样的:人向外界呈现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而他人看法则是基于这个人已经获得荣誉、社会地位和名声而来。
痛苦面前,人人平等。性决定命运,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获得什么样的幸福。幸福的本质在于“人”,那么集中精力保持身体健康、培养能力,无疑要比一心积累财富更明智,但千万不要误以为我们就应该忽略掉对生活必需品的获取。
若你笑口常开,那你就是幸福的;若你常以泪洗面,那你就是不幸。
他孤独一生,自负、傲慢,不把俗人放在眼里;他智慧、细腻,体会生命的独特与悲。
他寂寞一生,却没有在寂寞中消沉,而是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事业。
他看似一生受人诟病,却又洒脱自在。
他说一个人天性中最好的一面,必定是他对自己比对其他人更加重要;而伟大的灵魂或健全的理智,才是快乐的源泉。
叔本华一生未娶妻生子,陪在自己身边的只有一条卷毛狗,叔本华给自己的爱犬取名为“世界灵魂”,但是周围的居民称其为“小叔本华”或“叔本华夫人”,就从给小狗取名也能看出伟人和普通人的差距。
你可以同情他,但你必须仰视他。
叔本华有句关于人生的名言:“人生就是一团含混不清的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欲望满足就无聊。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愉。”
最愚蠢的事就是牺牲自己的健康去追求任何其他一时的快活,不管是为了利益、升迁、学问还是名气,甚至为了转瞬即逝的感官乐趣糟蹋自己的健康,都是愚不可及的行为。所有其他的一切都应当为健康让路才是。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一书里说过:“庸俗的根源在于,在意识中,意愿活动彻底压倒了认识活动,乃至认识活动彻彻底底沦为意愿活动的走卒。”
叔本华告诉我们的是,要带着好奇的赤子之心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未知、学习这个未知的世界,并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生而为人,不想在“无聊”中度过一生。而摆脱精神空虚和无聊的最好方法,便是通过广泛的学习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
希冀的积极的人生:要么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通透智慧;要么有坚定不移的精神信仰。唯有智慧抑或信仰能使我足够坚强地去面对生活、拥抱生活。在未来的学习中保持前进的步伐。不忘初心,方能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