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相处、人际关系形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同伴相似性”。
01
初中生人际交往的相似性更是具有相同个性或爱好的人之间组成的友情与伙伴关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的组合和年级的组合。
而“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是青少年同伴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自我意识的发展就是在同龄人中逐步形成客我、建立自我评价的过程。
例如,初中生在与同伴人际交往中,通过学习和巩固、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自我态度和自我价值观,这些往往是与教师或其他成年人的交往中所无法企及或无法比拟的。
在与同龄人的互动中,他们获得了一种更直接的、与人和社会打交道和交流思想的方式,他们逐渐发展了沟通、协作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他们一方面学会了平等地对待彼此,一方面也学会控制在沟通时的攻击冲动和行为。
可以说,同伴交往在初中生的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亲密的朋友,中学生的很多社交互动和适应不良的状况将会逐一表现。
此外,初中学生结交朋友的另一个特点是:从面向所有人的普遍性友谊逐渐演变为对于某一个人的友谊,还将朋友进行类别划分,让朋友有不同的亲疏层次。
而有许多学者在教育实践研究中发现,使得青少年的友谊随年龄从低到高转变的基础是他们感情的共鸣和经验的分享。
较多的初中生选择的交友对象都是与他们年龄相仿的,选择交友对象比自己年龄大的学生比较少,这就表明他们在交友上限制了心理认知的范围。
初中生通常认为他们的同龄人或朋友可以给他们心理支持,可以保守秘密,可以实现思想、情感的分享,甚至更高层次的人格共鸣。
其一,缺乏自主交往能力,喜欢依赖他人。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从小就期望他们未来有所成就。
一些家长对孩子生活中的各项事务都愿意为之代劳,只期盼他们子女能够将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替他们规划好了每一阶段的事务。
长期以往,他们的孩子也被迫养成了过度依赖他人、遇到任何事情只会找父母的习惯。
到了初中仍然不会自主学习,更不用说有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独立生活的能力。
他们遇到问题只会被动等待,而此种依赖的心理表现在他们与人交往当中就是被动交往,不会主动与同学交流。
02
其二,缺乏自信心,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
中国式的传统教育会让父母热衷于在孩子之间进行相互比较,诸如“别人家的孩子比你优秀”的言论常有出现,这一方面会挫伤初中学生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渐怀疑自己,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有时对于自己的身材、服饰、外貌不自信,有时甚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会习惯性否认自己,在与人交往中极度缺乏自信心。
甚至害怕别人指责自己,在与人交往中不敢拒绝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只能一昧地 顺从。
其三,缺乏情感表达能力,容易自我封闭。
这是因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转变,虚拟交往多于实质交往。
初中生面临着相较于小学繁重的课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适,却又缺少情感倾诉的对象,或者说部分初中生根本拒绝与外界交往。
产生这样孤僻、胆怯等表现的初中生即使被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与他人交往时也会不善言辞,常常习惯于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
久而久之,他们便不愿向他人袒露心声,实行自我封闭。
其四,缺乏换位思考能力,不会考虑同伴的感受与需求。
现在的初中生在成长中不免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这可能会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事方面只顾自己、有些自私,不善于也不乐于顾及同伴的感受。
这些学生有时会要求别人来满足自己,更是没有换位思考、照顾同伴情绪,并能客观地给予交往同伴相应情感需求,以此促进双方人际关系的和谐等等这些交往中所需的优秀品质。
其五,缺乏处理问题的理智,遇事容易冲动。
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初中生们青春少年,遇到问题有时不愿与父母、长辈、老师进行交流,对于同伴关系处理容易冲动行事,缺少理性思考,有时又爱打抱不平。
尤其部分血气方刚的男生,当他们遇到冲突的时候,处理问题的第一方式便是武力。
他们会将原本细微的情绪问题扩大化,常常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甚至不计后果而大打出手,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自身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03
“心理教练技术”一词最初来源于“教练技术”,它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美国体育界中“教练”的概念,由心理学学者将其引入心理学领域后,便出现了现在的“心理教练技术”。
关于“教练”一词可以有两种认识:“教练”作为一种过程,即“coaching”; 以及“教练”作为一位开展教练过程的人,译作“coach”。
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对“教练”这一角色的定义是多样化的,对于教练与被教练者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角度的认识。
迄今在教练领域被引用最多的定义是英国学者John Whitmore提出的。
他把教练当作辅助个体更好地学习、探索个人潜能,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和效能的角色,这是将教练看做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而Stober和Grant指出教练是一个合作者,教练和受教者这两者间是一种系统的合作关系。
教练过程是他们共同寻找达成目标的步骤,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用来推动受教者持续性的自我引导式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过程。
从这一角度来看,他们认为教练在于问人们正确的问题,而不是告诉人们如何去做。
Greif对教练的定义则与心理学的内涵密切相关,他认为教练的首要职责就是充分调动被教授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探索自我。
这种方法更多的是面向个人或者团体而开展的咨询活动,是不同于直接传授知识或技能的形式。
从这个角度上看,教练与被教者之间是平等、民主的角色关系。 由此可见,学者们对“教练”本质的认识就是将人们的潜能释放出来,帮助他们达到最佳状态。
而“教练技术”则作为教练过程中使用的技术,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策略完善的方式方法,来挖掘被教练者的内在潜能。
从上述令人眼花缭乱的教练定义中归纳出三个关键字:表现、学习和发展,这些同样也是心理教练技术的核心构成成分。
04
“心理教练技术”是由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教练技术”开始,在90年代哈佛大学的网球教练兼教育学家高威通过非传统方式的“教”,让所有人都能快速学会打网球的“教练技术”,引起了一批心理学学者的兴趣,便开始被引入心理学领域,进而出现了“心理教练技术”。
后来的心理学家Tim Hallbom和Jan Elfline等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教练技术不断丰富。
教练可被看作一种人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们理想中的进步以及维持这种进步。
而这一过程中结构性和聚焦性的互动,以及各类教练策略、技术和技巧的合理使用便是现在所说的“心理教练技术”。
通过后来多年的发展,心理教练技术已逐渐演变成一个新的专业和行业。
从上述定义和理解中综合来看,心理教练技术探索和寻求的是改变问题的根本动因,是在心理教练与被教练者之间开展一种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练的作用就是作为支持者、陪伴者和唤醒者,帮助被教练者发现自身的盲点,厘清目标来调整心态,激励精神,开发潜能,辅助被教练者实现目标。
心理教练技术不是教给被教练者一个现成的方法,而是通过被教练者的体验式学习,激励被教练者发现新的可能性,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前,国内在教练技术理论方面卓有建树的是人本教练模式,它融合了欧美教练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除此之外,也有许多学者根据自己在实际运用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也进一步丰富了心理教练技术的具体内容。
有相关学者对心理教练技术的步骤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教练技术的沟通优化和教练角色原则,阐明了该技术的“五步引领法”,并以实际案例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这五步分别是:实现信任、确立目标、明晰目标影响、确认问题和快速转移、突破思维局限和创造性实现目标。因此教练技术的实质是一套沟通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