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保存城市文化、传承城市历史、拓展城市未来的重要资源基础,人们在这里回忆城市发展脉络,感受城市精神和文化,同时建立起新的文化关系,推动城市创新。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 编辑覃柳笛
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公共阅读区(国家图书馆供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公共图书馆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在推进全民阅读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同时具有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建馆百余年来,逐步形成了面向中央国家机关、重点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全国图书馆界的分层服务体系,承担着开展图书馆发展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其他图书馆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等功能。
在2023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樱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专访,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是新时代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党的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要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陈樱
文化象征、文明标志
《瞭望东方周刊》:公共图书馆之于城市有何意义?
陈樱: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因此,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明确,政府有责任将公共图书馆纳入城市建设规划,足见图书馆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图书馆的精神哺育。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为提升人的综合素养和推动终身学习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秉承开放、平等的人文精神,促进新市民群体适应城市文化,成为促进人的城市化转变的重要阵地之一。
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建设需要图书馆的助力。图书馆是保存城市文化、传承城市历史、拓展城市未来的重要资源基础,人们在这里回忆城市发展脉络,感受城市精神和文化,同时建立起新的文化关系,推动城市创新。具备条件的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也具备决策咨询功能,助力城市发展,为地方决策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有何显著变化?
陈樱: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不少图书馆依然对不同类型的馆藏利用设定了一些“门槛”。目前,公共图书馆基本是“零门槛”,平等、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如今,图书馆提供的知识资源不仅有纸本书刊资料,还包括各类多媒体文化资源,通过数字网络服务的变革创新,图书馆的服务走到线上、走上云端,使阅读触手可及。
图书馆线下空间也承担起更加多元的社会文化功能,日益发展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享受文化休闲、参与社会创新创造的新型多元文化空间。
另外,图书馆对公众的庇护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疫情期间,湖北、上海等地设立的方舱图书馆,为隔离病患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慰藉;2021年7月20日,郑州特大暴雨灾害,郑州图书馆彻夜开放,为公众提供书籍、网络、热水、简餐和休息场所,彰显了图书馆作为公共灾难庇护所的功能。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进一步把图书馆打造成城市综合公共文化空间?
陈樱:一是推动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新型文化空间。在做大做强基础性服务的同时,提供创新性服务项目,特别是具有情感联结属性的服务项目,让图书馆更有温度。近年来,各地图书馆也格外重视空间美感营造,实现颜值与实力并存。
二是加强协同发展,以“大文化”理念促进各类公共文化空间资源的整合共享。进一步加强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引入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加强辐射力,大力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宣传活动,提高图书馆的公众知晓度、参与度和美誉度。
三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空间服务效能。推进公共图书馆及其服务网点建筑空间、设施设备的智慧化升级改造,优化读者体验感。
天津市滨海新区图书馆
彰显制度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我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在全球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
陈樱: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筑面积总量、设施总量和馆藏纸质图书总量等基础性指标已位居世界第一,电子资源总量等指标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不仅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所领先。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21年10月,我国图书馆(不含港澳台地区)累计获得或提名国际图联三大奖项(国际营销奖、绿色图书馆奖、年度最佳图书馆奖)共 31 次,位列同期世界第一。
《瞭望东方周刊》:取得这样的成就,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陈樱:最大的优势来自我国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一是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实施重点工程,集中优势力量带动重点领域创新突破。21世纪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以及“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等一系列文化专项工程。这些重点文化工程自上而下协同推进,集中有限资源,实行重点突破,高效执行、有力推进,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基层图书馆信息化普及程度低和馆藏资源建设落后的现状,进一步带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
二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建设,及时总结制度创新经验,面向全国普及推广。2011 年启动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将公共图书馆建设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其中,不仅调动了地方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积极性,也让图书馆在参与创建过程中探索开展了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如佛山市图书馆打造的“邻里图书馆”项目荣获国际图联国际营销奖第一名,成为佛山市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城市的闪亮名片。其相关经验向全国推广,充分发挥了示范项目带动作用。
三是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重点帮扶,推动实现普惠均等。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是公共图书馆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共图书馆以异地办馆、志愿者活动、数字扶贫多种模式参与文化扶贫事业,通过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公共文化需求与服务设施、资源不相匹配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均等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国家图书馆依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推出“网络书香•阅见美好”小程序,面向全国1500余家图书馆,共享数十万种精品数字资源,支持各馆开展数字移动阅读服务,惠及广大基层群众。
智慧化建设重在管理与服务
《瞭望东方周刊》:智慧化被视为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当前,文化和旅游部已启动实施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你认为建设智慧化图书馆的重点是什么?
陈樱:技术在不断地迭代更新,图书馆智慧化的重点不是急于跟随潮流引入各种新技术,而是瞄准重塑管理、提升服务的目标,应用科技成果支撑事业转型发展,为公众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知识信息服务。
首先是用智慧化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一是实现业务内容、业务架构的全流程智慧化重组,达到自动化、一体化管理;二是将文献资源进行智慧化整合、精细化标引,达到多源知识内容的统一加工揭示、自动语义关联和集成管理。智慧化管理将馆员从大量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从事专业知识信息服务。
其次是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服务的效率。例如,读者查阅资料时,通过精细的知识标引把相关段落提炼整合,通过智慧算法推荐扩展阅读。相比于目前的商业智能对话工具,图书馆的信息来源更加权威、可靠、纯净,提供的智能知识服务也会更准确。
《瞭望东方周刊》:智慧化建设也是全球图书馆行业关注的焦点。当前,我国图书馆智慧化水平如何?有哪些困难和挑战?
陈樱: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国内一些图书馆的智慧化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例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发的“采编图灵”智能作业系统,是国际首个将人工智能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等应用到图书采分编工作流程的自动化系统;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发的全球首台全自动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图客”,图书盘点效率超过每小时2万册,获得第 46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项——特别金奖。
实现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全面智慧化转型,仍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前还需要克服一些现实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各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图书馆还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障资源建设经费投入。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当前,数字资源共享可能存在一定版权风险,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代表社会公众利益的公共图书馆提供必要的豁免与许可,明晰数字资源共享关系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同时,数字资源共享还存在数据安全风险,需要尽快通过立法形式或出台更为具体的政策,明确图书馆各类数字资产的权利归属。
三是技术应用方面,如何将适用技术有效嵌入到图书馆的应用场景之中,对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组。此外,当前技术更新迭代越来越快,图书馆并非专门的技术研发机构,需要社会力量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合作。
小朋友在位于正定新区的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使用电子屏查阅书籍
文旅融合新亮点
《瞭望东方周刊》: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有哪些创新思路和典型案例?
陈樱:如今,人们旅游更讲究文化品质,找准结合点推进阅读和休闲旅游的融合大有可为。很多图书馆也积极组织研学活动,将探寻城市历史文化与阅读分享活动进行结合,通过阅读之旅提升了城市旅游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了一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案例,成功探索出了有效路径。
首先是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在图书馆服务中引入、融合旅游元素。比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设的“岭南印象”系列旅游文化专题资源,展示岭南人文魅力;长沙市图书馆联合全国 60 余家图书馆,将馆藏特色文化资源与地方旅游资源相结合,开展“阅天下·邂逅图书馆之美”研学旅游活动。
其次是和相关机构合作,利用旅游业传播广、流量高的特点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例如,国家图书馆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合作推出“行走在阅读的时空里”北京公园阅读文化季,使阅读走进园林;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联合打造“M地铁·图书馆”,将国家图书馆各类资源打包提供给公众阅读,并且不定期开展线下活动,为乘客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另外,把文化资源送到线上以提供文旅融合服务体验,也是有效路径之一。国家图书馆与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共同建设的“文旅 e 家”App,就以文化资源、文化地图、文化活动、文化直播为主线,集合了全国 6000 余家图书馆及各类群众文化机构相关信息。
市民在慈溪市图书馆朗读亭内朗读美文
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瞭望东方周刊》:人才是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共图书馆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陈樱:图书馆人才的专业应多元化,但公共图书馆由于编制、待遇等原因,吸引人才的能力尚显不足。
公共图书馆首先要把自己变成梧桐树,才能吸引人才。另外,要尽可能满足现有人才的需求,提供事业平台,使馆员有足够的职业价值感,达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国图书馆学会每年都会针对全国馆员举办各类培训,促进业内交流、提升馆员职业素养。图书馆是一个充满合作共享意识的行业,不仅馆际交流合作比较多,很多图书馆也积极与社会合作进行服务创新,让人才效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瞭望东方周刊》:总体来看,迈入高质量转型发展新阶段之后,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还面临哪些新挑战?
陈樱: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确实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发展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体现在东西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中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在资金投入、资源数量、服务能力等方面均滞后于东部地区;县以下的基层图书馆发展水平还有明显不足。通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推进总分馆制,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不代表毛细血管的滋养已足够发达。
二是发展不充分。例如,截至2021年底,我国人均拥有藏书量 0.893册/件,距离人均 1.5-2.5册纸质书的国际标准仍有差距;我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占总人口比例为7.3%,而国际排名前50的大都市,公共图书馆持证率则基本在50%以上。
三是供需对接问题。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尚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例如,在老年服务供给方面存在一些短板,仍有很多图书馆受限于各方面条件,未能提供适老设施设备,特别是在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服务时,尚未给老年人群提供足够帮助。
四是与外部机构的竞争与合作问题。互联网知识信息服务公司的快速发展,以及ChatGPT等智能对话工具的兴起,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为图书馆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还需在理念更新、资金保障、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力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打好基础,中国图书馆人有发展的底气,也有开放包容的态度,愿意与社会各界交流合作,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本组专题全部稿件
《图书馆之变》专题系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