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江苏篇,在央视CCTV-1正式播出。来自中国杂技之乡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建湖杂技参与拍摄。这是建湖杂技继参加央视节目《沃土上的鲜花》《魅力中国城》《群英汇》《我要上春晚》之后再一次亮相央视舞台。
在建湖县九龙口淮剧小镇的杂技小院中,江苏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向央视节目嘉宾撒贝宁、单霁翔、杨童舒介绍了建湖杂技发展的历程和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和成果。三位嘉宾在节目中畅谈了他们对当下中国杂技艺术唯美、惊险、神奇的各种认识与见解。节目中还邀请了建湖杂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卜树权参与其中,就授徒传艺、转化创新方面谈了不少经验和想法。随后,一起观看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国际湿地、沿海绿城”为主题的杂技诗剧《四季江淮》中的《春耕——空竹》《腊雪红梅——顶技》《丛竹——花式杆技》等精彩片段,三位嘉宾还与杂技演员们现场互动,体验了建湖杂技的艺术魅力。
据悉,自2008年建湖杂技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以来,建湖杂技人一直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努力用杂技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提升建湖杂技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5年,江苏省编委批准将原“盐城市杂技团”升格为“江苏省杂技团”,之后相继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江苏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江苏省杂技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陆续创演了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红色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杂技诗剧《四季江淮》,杂技节目《炼——倒立技巧》成功荣获了2022年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这些作品的成功推出,对“建湖杂技”活化传承和品牌打造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不断实现杂技与旅游、体育健身等融合发展。
江苏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表示,“现在我们团里不仅仅有建湖人或者江苏人,全国各地都有,传承基础很牢固。”建湖杂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卜树权说,腰、腿、顶、跟头,这是杂技人的四项基本功。“现在我们的训练针对性更强,更灵活更科学,并且孩子们还要学语文、数学、外语的文化课,最小的练习者只有8岁,生活老师还要手把手教他们。”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杂技团始终秉持“事业聚才、环境留人”的原则,不断在国内外聘请高层次创作人才,以增强“建湖杂技”转化创新的能力,切实让杂技“美起来”“有用起来”,不断实现杂技与旅游、体育健身等融合发展。演职人员由2008年的40余人发展到今天的170余人,高级职称的教练、编导、舞美等专业人才构建完整,可以独立承接大型剧目、主题晚会和各种演出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等。
只见节目中演员运斤成风,玩起了超大魔方,吸引单霁翔也体验一把,原来真没那么简单,嘉宾们纷纷感叹杂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主持人撒贝宁则对吴其凯团长建议说,“您完全可以打造一部历史剧。过去很多杂技项目跟咱们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最好的中国故事,”单霁翔则现场送对子,“建湖杂技添诗句,非遗故事更精彩。”
努力用杂技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着力提升杂技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江苏省杂技团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不仅组织了精干的队伍、创作了精湛的节目,先后参加了国家文旅部的“欢乐春节”、中国侨联的“亲情中华”、国际城市友好交流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已连续访演了80余个国家和地区。录制的《MAGIC奇技》等十余个视频作品,在国内外展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站在新的起点,建湖杂技人还将不断开拓进取、接续奋斗,用一个一个优秀作品回馈社会,用一场一场精彩演出服务人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