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主观幸福感受的影响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和决策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个体会对同一情境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和反应,并体验到不同的情绪感受。

个体的人格、所生活的环境以及发生的事件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但个体的人格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其中个体的自尊强度、包容心、对事件的评价方式等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人格由不同的子结构系统共同组成,它包括了诸如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系统等在内的许多成分结构,并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

不同的人格特征对于主观幸福感有不同方向和程度的预测作用。个体的认知水平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

认知模式处于事件与结果之间,通过影响个体看待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来作用于主观幸福感。

自尊对主观幸福感会产生较强的影响,青少年群体的自尊水平与生活的总体满意度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将个体的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对外部环境事件发生时作出的较稳定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却不能独立于社会与环境,因此外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与影响。

性别、人种、地区、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收入等均能一定程度上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随后的研究发现,外部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有限。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元分析研究,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着正相关,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幸福感体验和社会支持来源的改变,正相关的强度也存在着差异。

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元分析研究,外部环境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主观幸福感进行分析和评估时,需要同时考虑其内部与外部因素。

手机依赖的概念。对于手机依赖概念的界定,根据研究领域和学术方向的不同,各位学者所关注的角度和理解也不尽相同,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统一认可的界定。

手机依赖是个体非适度的使用手机,而对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的成瘾行为。手机成瘾是个体无法有效控制手机使用,而对其身心功能和社会功能产生损伤的一种痴迷状态。

手机依赖是个体无法控制手机的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受到必要的限制,从而对人的生理、心理及学习工作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

将手机依赖定义为由于过度使用手机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损害的现象。把手机依赖定义为因使用手机而产生的任何直接问题,并包含三个要素: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

从五个要素定义手机依赖:其一是高经济成本,大量的通话与消息发送;其二是使用手机后产生的相关问题,例如与家人的问题、与同伴的问题,

其三是对于其他个人和集体产生了妨碍作用或负面影响;其四是需要持续增加手机使用的时间,对于新型号的手机比较感兴趣;最后是手机使用时受到打扰或阻碍会发生的情绪变化。

手机依赖的概念和定义

将手机依赖界定为:个体因无法自主控制、或没有意愿控制对手机的使用。

而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的成瘾行为。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手机自身特点。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手机已不只是通话和短信的工具,其功能性较为完善,可以满足青少年社交、娱乐、信息搜索、在线学习等多方面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安装各类APP。

并且随着手机制作工艺的改良、技术的革新,其美观性、便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最后,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一些青少年将注意力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虚拟世界中,如各类交友、游戏APP,尤其是孤独感较强、缺乏自我效能感的青少年,在使用手机时体验到了现实世界中所缺乏的快乐和需求的满足,暂时性的忽略了自己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

在网络普及的当代,手机起到了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又使得一些自控力较差的人迷失于手机构建的世界中。环境因素。

同伴、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会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教育的缺失、方式的不当、抚养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会对青少年的手机成瘾造成影响。

家庭生活水平较差、独生子女、被隔代抚养的青少年更易手机成瘾。还有研究发现,父母对于非独生子女的偏爱、不理解,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和过度干涉都会对青少年的手机依赖造成负面影响。

而对于手机成瘾的青少年来说,抚养人的理解、关怀和支持都会对手机依赖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样,社会环境和文化也会对青少年的手机使用造成影响。

青少年有比较强的集体主义感,如果周围的同伴都在使用手机,那么也会增加其使用手机的频次和时间。

同时,同伴交往的质量也会对青少年手机依赖造成影响,人际交往困难、同伴关系出现问题的青少年更易形成手机依赖行为,并且手机依赖也会反作用于同伴关系。

青少年自身特点青少年正处于第二个身心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其身体的快速发育会对心理适应性不同的青少年带来不同的影响,虽然他们在外形上已区别于学龄儿童,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有不成熟的地方。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青少年需要解决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他们经历着自我认同危机,因此他们的情绪易产生波动。

因此手机构建的世界可以随时满足他们的情绪,迎合了他们的爱好。按照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后习俗道德水平的青少年群体,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仍在继续建立与完善,因此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但却没有成熟的自身原则体系。

因此,便携易操作的手机可以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迎合这一需要。互联网通讯技术已发展的较为成熟,网络成为连接人与人的重要的工具,而手机也成为青少年沟通与交流的媒介,通过各类app他们可以较为自由不受约束的发表个人言论。

同样,青少年的人格特点同样会影响其手机使用,有研究者发现具有神经质、外倾性、低自尊、孤独、焦虑和抑郁特征的青少年更易手机成瘾。

青少年对于挫折等负性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也会影响其手机成瘾,有研究发现遇到事情容易退缩的青少年更易手机成瘾。

个体在使用手机时体会到的兴奋、安全感和满足感越多,就越易对手机成瘾。此外,拥有较高人际需求和社会融入动机的个体,也会增加手机使用频率,来建立与他人的连接,因此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也更容易。

人格作为个体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影响着一个人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人格的神经质和外倾性能够正向预测手机依赖的严重程度。国内也有研究表明,内外倾和神经质可以对手机依赖产生影响。

其中神经质、开放性可以正向预测手机依赖,而具有严谨性、宜人性倾向的个体手机依赖较少。

在人格与手机依赖的诸多研究中,虽然使用的问卷和研究方法有所差别,但大多数研究都证实了人格多维度中的神经质和外倾性对手机依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格中神经质维度分数较高的个体具有压抑、焦虑、自我逃避、冲动等特质,易情绪化,而外倾性个体热情、乐观、性格开朗、好交际,而手机作为中间工具。

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外倾性个体的需要,而神经质人格倾向的个体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难以体验到成就感。

部分个体由于敏感多疑而导致人际关系破裂,但神经质倾向的个体依然具有爱与被爱的情感需求,因此他们会寻求避免正式见面而进行线上情感连接。

举报/反馈

浅浅Talk

26.7万获赞 3.6万粉丝
思想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