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问:“成年人与孩子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条高赞回答说:“小孩子,无论做什么总有人兜底;成年人,得自己收拾烂摊子。”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他们的世界是艰难的,每天都要为生存去费尽心机,如何自渡,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成为了一个终生的话题。
而在这个快节奏化的时代里,我们向往着那些充满着风雨的日子匆匆落幕,境随时迁,一边崩溃,一边治愈。
01 成年人治愈自己的第一种良药:自知
中国有句古话曰:“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是一个成年人的修养,自知者清,自知者明。简而言之,自知就是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
做一个具备“自知”能力的人,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性格、才能以及心态有清晰的自我梳理和认识。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能够让成年人更高效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避免自己的劣势,更好地推进生活和事业。
比如一个人发现自己擅长写作,于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个方面,为之不断做出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终会有胜利的果实。
相反,如果一个人经常身体乏力、易疲劳,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那么,生活便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充斥着,从而带给你无所适从感。
而自知便是疏导情绪、调节精神状态的治愈良药。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主人公阿甘表现出了在强烈的情感与生活冲击下的异常坚韧。
他从小体弱多病,智力低下,但是他的母亲鼓励他:“你可以做好任何事情,你只要相信你自己。”这句话成了阿甘一生的信条。
面对困境,他总能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积极调节心理情绪,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
人生多风雨,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像阿甘一样,用坚毅的信仰面对它,通过树立自我评价来疏导情绪、调节状态,提高自信力,从而产生——自知水平。
自知,是对生活的深切反思,也是对自我的客观认知。
02 成年人治愈自己的第二种良药:自愈
做到自知,更重要的便是自愈。自愈力就是对于自我疗伤的一种最大的能力肯定,即——一个人在低谷中的反弹力。
我相信,人生的路均是在曲折与坎坷中艰难前行,而有自愈力的人则懂得自渡。曾经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他非常想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但数年过去了,虽然其他方面都有长进,但唯独学识没有增长。
这个年轻人很苦恼,去向一位老者请教。老者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为何了。”一路上,他们遇见很多晶莹的小石头。
老者要求年轻人碰到自己喜欢的石头就捡起来,但久而久之,年轻人就背不动了。
“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我连动一动的力气都没有了。”老者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那就放下吧~”
年轻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该放下。很多时候,我们会太在乎成就与辉煌,从而让自己疲惫不堪,但真正的修行应该是懂得放下,放下,是最好的自愈。
学会放下,学会适当时让自己轻松才能获得长久的快乐。“幸存者偏差”告诉我们那些成功者不过是这芸芸众生的一个,平凡才是人生常态。
做自己人生的摆渡人,就是一种顶级的自愈力。
03 治愈成年人的第三种良药:自省
傅雷曾在家书中说:“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自省是对自我的反省,反省一天的得失,反省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情,从而更好的面对未来。
自省是一种人生态度,想要变得更好的人生态度。
曾国藩的一生,都在自省之中。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曾国藩去岱云家为其母拜寿。
本身是去庆祝,结果曾国藩说错了话,场面一度尴尬。
当天他在日记中说:
“如果以后再出言不逊,就让神明惩罚我吧,应当时时刻刻以今天的经历提醒自己,说话要谨慎。”
最终傅雷写出著名教育学著作——《傅雷家书》,于丹说,傅雷是一个在文字里自我反思的人。深以为然,也因如此,才唤醒了他心灵深处的父爱。
迄今为止,傅雷家书仍是传承当今的重要作品,给后世留下了启迪心灵的智慧结晶。
《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她进步的方法在于在晚上像过电影一天回顾今天的事情,一帧一帧回顾自己的每一句话,才能让自己明天变得更好。
创办朗读者三季,不断让节目创新,贴近生活,不断丰富内容和思想,在接受采访时,董卿表示:“《朗读者》第三季最大的难点就是害怕与往季重复,给观看的人造成疲倦感”这未尝不是一种自省。
最终经过董卿的努力,朗读者这个节目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
无论是治国还是处世,自省可以让一个人走的更远,在平凡中不断超越,于自省中,看清当下与未来的路。
“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当我们学会向内归因时,才能拥有向上生长的持续动力。
写在最后:
成年人治愈自己的三种良药是:自知,自愈,自省。自知让我们认识自己,自愈让我们释放自己,自省让我们改变自己。
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你都要时刻带着这三种治愈的良药,才能医好自己受伤的心,于风雨人生中,坚定的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