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杨萨】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开启全面净值化,多家A股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旗下理财公司的经营“成绩单”。
整体来看,去年受股市、债市双重影响,银行业理财规模出现不同程度缩减,但总体经营情况仍保持相对稳健态势,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产品规模逆势增长,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总资产规模超百亿元。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资产总额超百亿元,建信理财资产规模突破200亿元
2022年,受内外部多重复杂因素影响,银行理财市场出现波动,在此背景下,部分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仍呈现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兴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达到2.0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3000亿元,增幅达17%;中信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达1.5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8.02亿元,增幅为12.39%;光大理财管理资产总规模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1%;
城商行方面,苏银理财理财产品规模4383亿元,连续7年获评普益标准资产管理综合能力评价国内城商行第1名。杭银理财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期末存续的理财产品余额达3,599.0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1.81亿元,增幅17.34%。宁银理财产品规模为3967亿元,增幅达19.42%。北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达3038.28亿元。青银理财的管理规模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速,达19.66%。
渝农商行是唯一一家成立理财子公司的农商行,旗下全资子公司渝农商理财,截至2022年末,总资产达27.96亿元,净资产27.17亿元,实现净利润3.58亿元。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末,建信理财总资产达210.87亿元,是唯一一家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位居同业理财子公司首位。中邮理财资产总额122.63亿元,净资产117.25亿元,实现净利润12.71亿元。 信银理财总资产 103.40 亿元,净资产 94.49 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净收入35.53亿元,实现净利润20.48 亿元,分别较上年度增长16.88%和13.40%。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产品规模出现缩减。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47万支,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
从银行年报数据来看,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的产品规模降幅均超过了两位数,降幅分别为12.84%、12.67%以及11.37%。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较上年末下降3.96% ,但仍以2.67万亿元稳居同业首位。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表示,受内外部多重复杂因素影响,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回撤较大,2022年3月和11月出现两轮“破净”潮,部分投资者主动赎回,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有所下降。
银行积极筹备成立理财子公司,专家:子公司制有助于提升银行理财业务专业性
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全面深入推进改革转型,加速筹备设立理财子公司。截至目前,银行业中,6家国有大行均成立理财公司,12家股份行中除浙商银行外也都成立了理财公司。
董希淼认为,子公司制是银行理财业务重要的制度创新,正在推动银行理财业务乃至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更加专业化、综合化发展,有助于银行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提升理财业务专业性、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近年来,多家城商行银行在积极筹备设立理财公司。重庆银行、吉林银行在2018年就已经申请;成都银行、甘肃银行、朝阳银行在2019年申请;西安银行、贵阳银行在2021年申请;2022年12月16日,齐鲁银行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该行正在积极推进理财子公司申请筹备相关工作,准备申请材料,推进系统建设,具体事项尚需取得监管机构的批准。
银行筹备理财子公司热情高涨,但如何在全面净值化时代下适应新变化并形成竞争优势?
董希淼表示,理财子公司与母银行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其他子公司在产品研发、销售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都将需要更多协调和磨合。银行理财公司要进一步提高对市场的研判能力和应对能力,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投研能力和培养投研人才,提升对宏观形势和金融市场研判水平,使投研能力更好地与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相匹配。
责编:陈玉尧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