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法考主观题出分,116。给自己的备考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40岁的年龄,这份虽晚但还有点分量的礼物,来得正是时候。

这些年的一些心得和备考中的一些体会,断断续续整理了一些,发出来希望对有同样境遇的人有帮助。

一、两次考试经历

2017年参加当时的末代司法考试。

这次的准备比较充分,那时的单位还处于低谷,事情不多,有大把的时间学习,而且坚持了很长时间,如果没有意外,应该能过。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意外上。

当年的4月底,同时参加了一次市级公务员遴选考试,因为当年是34岁,临近关门年龄,也就是最后一次机会,加上本身平时的积累也很好,就想趁着最后的机会搏一把。

报考单位招4个人,笔试成绩第1,面试第1,总成绩第1,已经进入组织考察程序了,但没想到卡在现在单位的人员身份上。

进入现单位,我的身份从公务员行政编变成了事业编。而遴选需要行政编。

整个过程如黄粱一梦,等梦醒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当年的7月底。留给司法考试的时间只剩一个多月,成绩可想而知。

重击之下,颓废了两年,也改变了一些人生轨迹。

2021年的8月份开始本次备考。

当年38岁,体制内发展被一刀切,虽然是单位的业务骨干,但向上的空间基本被锁死。

继续考试,一方面是业务工作的需要,工作中需要跟公检法的办案人员深入沟通,如果不懂,很容易被对方三言两语糊弄过去;二是我也亟需这样一个证书证明自己,毕竟自己说自己行不是真的行,别人说才算,特别是官方文件的证明;三是潜意识里也想给自己增加一个技能和资格,为后面的路多个选择能力和机会。

二、本次不完美却坚持到底的备考之路

2021年8月份开始的复习,主要是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是8月份到10月份,厚大的先修课程。这段时间一方面是预热,另一方面是教育整顿活动还没有结束,工作量还比较大。只听了刑法、民法、刑诉、民诉和行政,大概60多个课时,花了两个月,一天1小时。

二是11月份到2022年1月份,罗翔的刑法强化课程结束和高晖云的理论法强化。大约160个课时,一天不到2小时,此时速度依然没有提上来,而且还没有开始做题。

三是2022年春节过后开始的正式提速。

此时基础强化阶段,只剩民法、民诉、刑诉、行政、商经、三国。

因为老孟、小新、李佳和左宁,后续的学习转到了众合;商经用瑞达的刘安琪,三国用瑞达的杨帆。

系统强化或者叫理论精讲的课时大致分布如下:

民法80h,民诉60h,刑诉60h,行政60h,商经50h,三国50h。

2月份到6月份,150天,300个课时,每天2小时听课,在竹马上每天做50道真题。

当然这是计划。

具体到实行阶段,截至6月底,只完成了民法民诉刑诉行政,商经完成了60%,三国完成了40%。题目做了2000道多一点。也就是每天只保证了1.5小时的听课学习和12道左右的做题量。

四是7月份到考前的70天里,背诵卷除了商经和三国全部用众合的,大约210个课时,每天需要3个小时的听课,每天需要保证最少40道题才能把历年真题全部做完一遍。

但可惜的是,这次依然没能按计划完成任务:

柏浪涛刑法完成,马峰理论完成,左宁刑诉完成,刘安琪商经完成;李佳行政完成50%,孟献贵民法完成30%,戴鹏民诉完成10%,杨帆三国完成10%。

4500道真题,做了3576道,正确率55%;速记刷题5578道全部做完,正确率75%。

中间还有众合出的一套八本的应试模拟题,做了大概50%。

9月24日出结果,卷一105,卷二93。成绩分布倒是和复习进度完美契合,确实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主观考试一波三折,从2022年10月16日推到2023年3月26日。

其实从出成绩之后,郑州就开始了一轮疫情,那个时候我就推测主观题考试大概率要延期。当时预测的是11月20日左右考试。所以主观题的复习节奏也不是很快。

9月底到11月中旬的50天时间里,众合主观题冲刺课程过了一遍,130多个课时,由于疫情被封在家1个多月,反倒有时间学习,所以这个阶段的课程全部听完了。但60多道主观题真题,只做了10几道。

但考试从11月份后也开始遥遥无期。紧接着就是解封后的感染期,所有节奏通通被打乱。

荒废状态持续到2023年春节后,2月份开始重新开始。

此时的学习做题变成了重点,各学科发现不会的,找众合主观基础课的视频听一下,66道真题和竹马上的模拟题是学习的重点。

截止到3月26日考试前,虽然没有达到小新要求的真题做5遍的标准,但66道真题是扎扎实实做了一遍,扎扎实实又修改了一遍。

当时在竹马的评分系统里,做题成绩有高的,有低的,平均成绩在40%左右。说实话很打击信心,但过来人跟我说,这些机构的评分标准一是过于严苛,二是过于死板,机器的评判不是很准,最终的阅卷是人看的,一是标准会降低,二是相关的类似的,会算分。所以后期也不是很在意了。

4月24日出成绩,116。

总结一些经验教训,特别是针对在职考生:

一是合理安排时间,战线可以拉长,但需要每天投入,不能间断。人都有惯性,一旦坚持下来,每天的功课反倒成了习惯动作;一旦中断,再想启动,很费精力的。所以细水长流坚持到底最重要。

二是听课是基础,但做题明显比听课更重要。如果我的客观题真题能做完,上200分是轻轻松松的事。

三是不要在意听课的仪式。我因为比较在意这个,所以听课的时候必须在书桌上,可以在书上划线,在笔记本上做摘抄。但由于工作之余时间并不多,导致该听的课没有听完,实际上,开车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等待的时候都可以听,不要太在意形式,先完成再说,磨磨耳朵也好。

最后,法考和其他考试一样,既然60分过关,本质上也是取舍的艺术。如果以后接触涉外法律业务的机会不多,三国法可以选择战略性放弃,或者直接从客观冲刺卷开始,了解一些基本原则和法律术语,连蒙带猜就行了。剩下的七门,则需要认真对待,因为毕竟主客观都有。

对于在职一战考生来说,复习备考的时间最好从前一年的11月份到当年的8月份,有10个月的准备期。

各个机构的先修课程,但凡你有点基础,可以不听。直接上主体课程。

由于越来越卷,目前各个机构的客观题系统精讲课程大约都在500个课时,客观背诵课程约250个课时,主观题冲刺课程越130个课时。加起来一共近900个课时。10个月的学习时间里,你要保证最少800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长,也即每个月80个小时,每天约2.5个小时,这个在各类APP里都会有自动统计。建议用1.25倍速,会省点时间。

客观题真题,从一开始就要做,每天做,300天,每天30道,能保证到考前真题能做两遍。

主观题真题,从8月份就要有意识地做,每天1-2道,到9月底出成绩的时候保证做完80%以上。因为正常情况下,主观题的备考时间只有20多天,出成绩再做题,根本来不及。如果出成绩的时候你的题目已经做了80%以上,那主观题冲刺课程你甚至可以不听,直接上发条定位和考前冲刺。

三、关于未来

考试过了,接下来就是拿证。拿证之后呢?

先申请个公职律师,执业满三年出去执业没有实习期,这中间再争取读个法硕。其实这几年很多时候就是在干公职律师的活儿,只不过没证而已。当然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加盟个律所直接出去执业也未尝不可。

单位就像鸡肋,这种不上不下的年纪,进退两难。

不管怎样,算是给自己一个选择的机会吧。

这世上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不一定非要通过读书考试,但我们这些农村出身,通过考试读书改变命运的人,自己的人生路和孩子的人生路,大概率会延续这条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耕读传家的这个读字,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没变。

这条路,放在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绝对不是最优解。但在我的认知里,就是唯一的选择。

不放弃、不躺平、不折腾,按照自己的认知努力走下去,结果留给命运。

举报/反馈

思过涯文化

1万获赞 2.4万粉丝
一个数据控的法律工作者的读书心得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