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内外儒学典籍整理工程《儒藏》“精华编”已收官。4月21日,“三藏添新典 时中协太和”——《儒藏》“精华编”成果展在北京大学开幕。近40张历史照片,串联起《儒藏》整理工程背后的故事。
展览在北大图书馆大厅展出,分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著名学者的支持、《儒藏》“精华编”编纂的启动与实施、《儒藏》编纂与学术交流、汤一介先生与《儒藏》编纂四部分。近40张照片记录了这一伟大工程背后的点滴,默默讲述着专家学者们为其作出的贡献和努力。
展厅还设有两块电子屏幕,向观众展示《儒藏》工程的发展脉络和成果。北大介绍,“精华编”数字化平台已试运行上线。该平台汇集阅读、检索、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呈现了纸质整理版图书的内容和样式,借助数字技术将文献价值最大化。数字化平台的上线也标志着《儒藏》“精华编”主体部分顺利完成,《儒藏》工程整体转入新阶段。
20世纪90年代,北大资深教授汤一介在张岱年、季羡林、饶宗颐等老一辈学者的支持下,提出了把历代儒家典籍文献汇编成一个独立的文献体系——《儒藏》的设想。2002年11月8日,北京大学《儒藏》学术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召开。2003年,北京大学成立《儒藏》编纂筹备委员会和领导工作小组,季羡林任首席总编纂,汤一介、庞朴、孙钦善、安平秋四位先生任总编纂。该工程是迄今以来最大规模地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也是在现代技术和学术标准之下,将儒家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城外文献萃为一编的一次重大学术实践。
工程分《儒藏》“精华编”编纂与《儒藏》全本编纂两步走。第一阶段《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10种,以及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编为339册。目前,中国部分282册已全部整理完成,总字数近2亿。
第二阶段将收录整理《儒藏》全本,计划收书3000余种(含“精华编”),约10亿至12亿字,以中国儒学典籍文献为基础,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四国历史上有价值的儒学文献。
北大表示,将把人工智能在古籍整理领域的各方面前沿技术整合利用到《儒藏》的编纂中。通过搭建集儒学典籍的整理、出版与研究利用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学术平台,高效推进《儒藏》编纂进程。《儒藏》全本整理即将启动,致力于为全世界的学者提供一套文本精善、阅读方便、检索便捷的儒家文献集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实习记者 何蕊
流程编辑: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