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生生

来源|绘心慧语

很难想象,一个大脑被切片研究的人

居然不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聪明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开创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社会乃至世界都有卓越贡献,令整个时代因他而闪耀

离世后,其大脑甚至被医生偷偷研究分析,这种行为当然让人诟病,但也为大家解答了一个疑惑

“爱因斯坦智商究竟有多高?”

经过医生哈维几十年的研究,得出结论,爱因斯坦的智商高达146

但这个数字显然无法服众,多方争论中,谣言四起。有人说其智商应在160,也有人说在200,总之暂没有一个足以令全世界都认可的结论

但结合其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称其为天才完全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天才”的范围里有爱因斯坦,才让“天才”有了分量

而天才的衡量标准更让人咂舌,IQ90-100为正常,低于70为轻度智力缺陷,高于140的IQ才算是踏入天才之门

正如标题所说,单比智商,爱因斯坦不算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堪堪达第八的位置

前面七位的智商,均在200以上,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智商为230,也仅是智商排行榜中的季军

第一究竟是谁?智商测试又是谁发明出的?IQ越高真就比IQ低更成功?

今天,就让我们来解码智商之谜

01

智商350,却鲜为人知

如果说爱因斯坦是因为他的成就,打响了“天才”之名,更赢得世界喝彩

那么威廉姆-阿尔弗雷德-昆宁顿就是靠他璀璨的童年

1岁可读写、2岁半自学代数和几何学、9岁发明时光机(存疑)、11岁学会20门语言,智商超过350,推测智商为400

单看11岁之前的成就,用“天马行空”来形容都难以表达笔者的惊骇

这么一位“神童”,为何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多少痕迹?出于好奇,我开始探寻这位“冠绝全球的天才”背后之谜

据资料显示,昆宁顿在13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攻读理论数学,一天内学完所有专业课程,测验中均是满分

14岁毕业,开始研究人类矛盾学,但因其性格古怪且自负,不喜与常人为伍,故不被世人所熟知

再往后就很难查询到足够真实的史料,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根本不存在,不然为什么在工业科学领域未能看见其身影?

世人总在以“贡献”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才能,但智者亦有权利不走进人群

所谓的“伟大”、“著名”、“领袖”在这些人眼中也不过虚浮的光环,倒不如远离尘世,享安宁时光

但或许依然有很多人不明白智商测试究竟如何评定,又是否公平?谁创造了这根划分群体的尺子?

02

第一个IQ测试

120年前,法国政府颁布法律,要求所有孩子都必须经受教育

这与我国的义务教育颇有相似之处,但彼时的法国还面临着一个严峻问题

如何区分普通孩子和智力偏低的孩子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在于找到后者,并给予额外帮助

很难不说,这一行为相当具有人文关怀,但1904年显然没有一个客观的智商衡量标准

就在法国教育部门为此焦头烂额时,一位心理学家站了出来

阿尔弗雷德·比奈,法国心理学家,亦是第一个得到公认的智商测试的开创者

但一开始,这位“智商测试”之父,并没有踏入这条河流

比奈原是一名律政精英,享有体面的生活,国家普及教育的事情指的推崇,可与他并没有太多瓜葛

本来将永远平行的两道直线,却在某一个午后,发生轻微偏斜...

比奈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期保持阅读的习惯,就在他翻阅典籍时,看到一本记载着“高尔顿测量心理过程”的手札

高尔顿,全名弗朗西斯-高尔顿,是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也是第一批开始研究人类智力的学者

在他看来,智力可以遗传,并且能够通过观察人们在运动中的表现来进行测试

以现代人的目光来看,或许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高尔顿当时想要的答案并非那么简单

他通过不断的统计数据来佐证观点,想要给智商进行阶段性的划分,这一行为必将为后世的教育行业乃至国家实力都带来不可想象的效用

如果在1800年代后期,就有一份具有科学意义的智商测试表出现,那么便能更早地筛选出值得培养的群体,为国内各个领域提供优质的人才,如此一来,国家强盛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直到高尔顿逝世,也没能真正完善出一份得到世人认可的智商测试,但毫无疑问,他为社会作出的贡献,难以磨灭

更何况,就在数年后,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比奈”的年轻人通过观察他的测量过程,开创了当世第一份智商测试

03

穿越时间的相会,天才见天才

比奈读完记录高尔顿测量心理过程的手札后,对“智商”这一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

以致于他很快就脱离律政行业,凝望着高尔顿的背影,走上了一条未知但一定光明的道路

正值法国政府发起全国幼儿教育行动,比奈与其同事西奥多·西蒙认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基于高尔顿的理论成果和测验数据,比奈与西蒙开始研究更多能检测智力的领域,例如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考能力

然后从所有收集到的信息中确定出哪些问题能够真正划分天才、普通孩子、智力缺陷

这是一项水磨工夫,经过一段时间不眠不休的整理又推翻,最终比奈与西蒙交出了一份印有30个问题的智力测试答卷

其中包含了:

“无聊”与“疲倦”的区别

要求考生只用一只眼睛跟随移动的物体

...

等等,一共30问,该智商测试一经问世,便得到广大推崇,也成为了后世所认可的第一个智商测试,其名为:“比奈-西蒙量表”

在当时环境中,这份量表不可谓意义不大,但缺陷依然存在,比奈作为开创者,也很快意识到问题所在

那便是,这份智商测试仅保证了“下限”,对于那些真正智力超群的孩子而言,这份量表的意义就与当下“1+1=?”一样

于是他基于此,又提出了“心理年龄”的概念,并相对完善了“比奈-西蒙”量表

在往后的岁月里,比奈与西蒙仍在为智力测试奔波、钻研,举个例子,比奈在后期过程中发现了量表更多的局限性

他也终于认为智力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根本没法用一个数字来量化

在这个时候,比奈真正站在了高尔顿爵士的身边,两位对教育行业和人类智力研究领域做出过超群贡献的人,于时间长廊相遇,握手言笑,一同走进那名为“历史”的夜空,化作两颗长明的星辰

04

后世接棒,百家争鸣

“比奈-西蒙量表”问世后,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全球,诸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就有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刘易斯-特曼

他在参加完原始测试后,对其进行了标准化,算是为第一份智商测试量表打上了一个“补丁”

但最为重要的是,这份被补完的“斯坦福-比奈测试”提供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概念

IQ

同时还提供了智商分数的算法,再经过多次修订后,“斯坦福-比奈测试”亦成为了现今也相当流行的智商评估工具

关于人类对于智力研究,永无止期

例如在一战时期,美国陆军为筛选和分类新兵,就开发了两种测试,名为陆军阿尔法和贝塔测试

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对斯坦福-比奈量表的局限性感到不满意,同年便发表了新的智力测试,称其为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

智力测试的领域,其实国人并没有那么感冒,甚至很多人都觉得智商并不能代表一切

事实的确如此,一个人的成就如果只与“智商”挂钩,那么在适龄之年,恐怕就已经分出了两批人

“智力高”与“普通人”

前者推动社会发展,后者进行基础生产

中国人骨子里对命运的抗争就像灰烬下的火苗,黯淡,但一直在燃烧

如果仅因为智力便锁死了一个人上升的空间,那么一个国家也将沉沦于“发展中”

所以永远别因为一纸数据,否定自我价值,更何况在社会上打拼的多数人更注重磨炼自己的情商,关于EQ(情商)的介绍,下一期内容会带来详解

最后我想借太白一句诗送给诸位

天生我材必有用

全文完

举报/反馈

绘心慧语

1127获赞 2.5万粉丝
每天学点心理学,最新、最好用的疗愈方法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