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大量医学简牍,由此开始了多个部门参与推动的、以“天回医简”为名的简牍研究整理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天回医简》日前已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今(20日)下午,《天回医简》整理出版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柳林校区举行。
图据:文物出版社
竹简为四川地区首次发现
由于成都平原为冲积平原的地理特质,竹木在地下保存相当困难,以往四川地区出土文物中均未发现竹简。2012年7月,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三号墓出土了930支、共计两万余字的医学竹简。
老官山汉墓考古既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竹简,也是继三星堆和金沙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这一发现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的汉代简牍出土地,出土简牍最终以发现地点及简文内容命名为“天回医简”。
2013年12月16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出土的竹简被泡制在特殊的溶剂里。便于日后的储存。鲍泰良 摄
和医简一同出土的,还有一具精美的木胎髹漆经脉人像,比宋代的针灸铜人早了一千多年,对研究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天回医简整理组成立;2019年,全国首个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挂牌成立。经过近10年的研究整理,研究团队反复求证,证明了天回医简为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名医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并在汉景帝时由齐传入蜀地。
虽然甘肃、湖南等地此前或多或少均有医简出土,但《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它并非单篇医书,包含《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犮理》《刺数》《治六十病和齐汤法》《经脉》《疗马书》等8种医书,涉及经脉、脏腑、腧穴、刺法、治疗马病等内容,更有沿用至今的多个古代方药。
图据:文物出版社
从考古发掘到整理出版历经十年,《天回医简》一次性公布了与医学相关的全部资料,主要包括竹简的红外扫描图像、可见光彩色图像、反印文图像、释文注释及髹漆经脉人像的高清影像等。《天回医简》反映的中医经典理论体系,说明至少在汉代以前就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中医临床诊治体系。
医简实物仅在两处公开展览
在天回医简中发现了数处“敝昔”人名,经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目前可以肯定“敝昔”即为传说中的名医扁鹊,《扁鹊见蔡桓公》早已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上的名篇。
天回医简上的“敝昔”字样。
天回医简内容大多是讲色脉诊以及针灸原理的内容,与扁鹊医学一脉相承。另外还发现了关于“五色脉诊”的内容,这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散失已久的扁鹊学派医学经典重现于世,在中华医学史上的意义极为重大。
据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介绍,在时间上《天回医简》早于《黄帝内经》约二百余年;在内容和形式上,在《天回医简》中往往一句话就在《黄帝内经》中演绎成一篇甚至两三篇文章。因此可以说,《黄帝内经》其实是解释天回医简的著作,“解经之书”。
柳长华感慨,“从事天回医简研究以来,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医简中的许多内容是历久弥新的,有很多常见病的配方依然具有价值。”此次出版的《天回医简》公布了全部的医方,其中一些医方的立意别开生面,其临床应用的潜力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展出的《天回医简》实体书。 启凌 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介绍,由于竹简数量众多、修复工作耗时漫长,医简当下尚无法全部公开展出、以“全家福”的形态与公众见面。目前,成都博物馆和成都考古中心展出的116枚天回医简均为出土实物。市民在这两处展场,即可亲眼见证经历两千余年后、终于重见天日的中医奇书。
红星新闻记者 蒋庆 程启凌 摄影报道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