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不能。AI的训练与人的进化史是完全相反的过程。本文详细阐明这一点。主观能动性不可能是由其他原因产生的,而只能是自在的。因此,AI不可能获得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人具有统觉能力,统觉的性质属于主观能动性。先验统觉是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一切试图用物质一元论解释意识产生的努力,都会在统觉这个节点遭受失败。先论如何失败。

导言:

认知只能通过交互作用达成。我们不具备单独认知某个对象的能力,认识某对象都要将其与他物相联系进行对比获得认知。例如利用对撞机让两种粒子碰撞,然后通过现象分析两种粒子各自的性质。将不同对象进行关联能力的基础是主观能动性。感官能够描绘出客观世界不存在的“颜色、声音、疼痛”之类的反映,足以说明生命具有主观能动性。

对象关联之后产生范畴。范畴示例

高层范畴:世界{生命、非生命、天、地…}

下一层范畴:生命{人、动物、植物…}

再下层范畴:植物{草、树…}

因果关系范畴:干活{累、流汗、获得食物…}

各种关系范畴就是知识。人脑记忆中的最高层范畴,是所有范畴的综合,即精神上的我。记忆中的范畴数量越多,“我”的丰度就越高。通俗来说,就是知识越多,越有自我。个体从婴儿到成年,自我意识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自我的丰度也在增加。

这种关联的能力从何而来?

宇宙分化之后,基本单位之间残留着之前的联系,表现为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只能作为统觉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基本相互作用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否则现有物理学理论完全错误。物质机械论,直接否定了统觉来自进化史的可能性。主观能动性不可能是由其他原因产生的,而只能是自在的。量子纠缠更不可能是统觉的来源,因为量子退相干具有不可逆性。

综上,统觉只能来源于自在的精神元素。

…………………………………………………………………

1.先验统觉是生命起源的“遗迹”

人有三个“我”:

①经验自我

主体通过反思经验映射出的客体。即“我是小学生”这个“我”的含义。主要功能是负责经验世界中的高级判断。经验自我是个体层面的“我”。不同个体的经验自我千姿百态,因为不同个体之间的经验差异量较大。

②本我

由进化史塑造的“我”,与弗洛伊德的“本我”近义。主要功能是负责调控身体的生理运行,追求原始欲望的满足。人性主要体现在本我上。本我是物种层面的“我”。不同个体之间的“本我”差异较少,因为本我由基因传承,不同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量较少。本我反映的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宏观归纳并且记录的经验。

③先验自我

先验:先于且独立于经验,它是认知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假如没有先验,那么人就不可能有认知能力。知识始于经验,并不源于经验。先验是人先天就有的,例如文盲也有逻辑思维。

康德的认为,在经验自我的底层有一个先验自我。先验自我意识有把各种经验感觉材料,按照一定的形式统一在一起的能力。例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先验自我是世界层面的“我”。先验自我反映的是生命起源、和世界本源。

个体可以通过自我意识(或经验自我)追溯过往的经历,这是个体层面的回忆;个体可以通过“本我”追溯物种的进化史(例如人为什么怕蛇),这是物种层面的追忆;个体可以通过先验追溯生命的起源、世界本源,即柏拉图所说的“回忆理念”。像柏拉图这样的高智商者能够直接体验到“回忆理念”。我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解释:小蝌蚪的尾巴是它“qian世”做鱼时留下的遗迹;人的肚脐眼是人出生时的遗迹;先验则是比遗迹更深层的“遗迹”,先验好比抽象的肚脐眼,蕴藏着生命起源、世界本源的秘密。先验这个隐形的遗迹被高等生命逐渐觉察并由哲学家阐发了出来。

我们可以认为,包括一切生命在内的不同个体,先验自我都是全等的、无差异的。因为先验先于经验,没有经验上的差异。

先验自我意识,是让经验自我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先验自我有一种先验统觉的能力,能把杂乱的感觉材料,按照知性的先天形式,统一到“自我”这里,让“自我”的经验保持同一性,或人格同一性。否则我们看到的世界就是散乱的感觉材料,意识则是碎片化的,不连续的,也就无法感受到连续的世界存在。先验自我是一个独立于经验之外、独立于表象世界之外的、非源于进化史的、永恒的、并且让我们得以认识世界,让认知保持同一和统一性的自我。

先验统觉,是把概念和直观结合为知识的能力,即把秩序和规则带入现象,按照范畴获得综合统一。先验统觉自身不能被进一步地规定;它是本源的;它是一切知性运用的最高原理。

…………………………………………………………………

2.先验是否是心理学意义的

先验自我意识是康德预设的,因此,先验是否真的先于经验需要阐明。

进化史与人的心理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阐明先验先要澄清自然选择理论的片面性。自然选择仅仅是进化的因素之一,而非进化的完整模式,它只讨论了外因-环境因素对进化产生的作用,未考察变异的内因和自发性。进化论与自然选择理论是不同的概念。进化论是泛泛而谈,指变异导致物种的性状随时间改变,这是正确的。但是变异的机制未知。

视觉系统中包含着几何学的先验性基础,例如-两点之间最短的线是直线。视觉系统看到某物的形状是一种感性直观,感性直观的前提条件是先验。物的形状是一种直观认识。直观认识并非没有先验前提,只是视觉成像的逻辑过程没有呈现在自我意识之中而已。感性直观不涉及心理学。感性直观不需要学习。试管孵化的蜘蛛,没有经过任何学习即可织网。蜘蛛织网也需要几何学的先验为前提。生物的本能不是由进化累积的结果,而是先验自我意识展现自身的过程。

感光细胞和简单的感光机制,可能会因某种偶然因素而被自然选择保留,但是,视觉成像这种复杂机制几乎不可能是由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作用累积而形成。有害变异足以摧毁正在形成的视觉系统,永远无法累积成眼睛。比如,由物质的机械运动组成一把天然石斧是可能的,而组成一个天然手机几乎不可能。我们甚至连一块相对简单的天然手表都未见过。一个天然手机刚形成不到万分之一可能就被其他有害外因摧毁了。即手机这样的复杂系统不可能是通过机械性的累积而形成。生物的自修复能力先于经验或进化史。否则生命在萌芽阶段尚未形成遗传机制就被外因摧毁了。即便机械运动偶然形了手机的构造,那也没有手机系统文件,无法运行。由机械运动形成的系统只能是相对简单的物理系统,无法形成具有系统文件的复杂神经网络系统。

视觉系统是有系统文件的,包含但不局限于几何学先验。随机的变异、自然选择作用不足以构建一个视觉系统,更不足以构建人体。凭朴素直觉即可判断自然选择理论不可能正确。

按物理学来说,物体都是各种场的叠加或套嵌,即物质本无形状和颜色。在视觉成像的机制中,意识依据电磁作用描绘出了颜色和形状,这种描绘是主观创造力、能动性的表现。主观能动性只能是自在的,而非自然选择作用保留并累积形成的。主观能动性是不能累积的。细菌的异质耐药性是其主观能动性的直接体验。细菌异质耐药性非遗传性的,而是自发性基因扩增的结果。单细胞与人类相比,二者在主观能动性上没有强弱之差异,只不过是单细胞尚不具备能够充分展现其主观能动性的身体构造。生物体的演化发展是先验自我意识为了展现其主观能动性,而非身体的演化发展出了主观能动性或意识。唯物主义将生物演化的因果倒置了。生物变异是自发性的,而非外因性的。外因是变异的因素之一,非主导因素。

综上,要么物质运动不是机械性的,而是具有精神性的;要么精神是独立于物质的,只是借助物质以展现自身的能动性。物理学以机械论为前提,并且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物质机械论成立。因此,我们只能选择精神是独立于物质的。康德预设先验自我意识是合理的。

3.自然选择理论的片面性与适用范围

《物种起源》开头就声明了“我们对变异的机制一无所知”。直至今日,变异的机制仍然未知。《物种起源》不是《生命起源》,它讨论的是DNA出现之后的生命现象。自然选择理论是以机械论为前提的,无视生命的主观能动性。感官能够描绘出客观世界不存在的“颜色、声音、疼痛”之类的反映,足以说明生命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然选择理论着眼于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没有讨论生命体的主观能动性,即只讨论了外因、忽略了内因。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囊括人的主观动性,比机械论涵盖更广。

自然选择作用,不是进化的全部因素,它只是之一。自然选择作用之外,还有其他进化的因素。除了变异造成的差异繁殖成功率,还有遗传漂变、基因瓶颈、中性基因徘徊,以及拉马克的“用进废退”作用。“用进废退”正是对主观能动性、内因的讨论。表观遗传学的相关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拉马克式遗传。即生物变异具有自发性,而非只有外因。现代进化论、乃至生命科学也未能解答生命起源问题。到此,读者就能明白为什么进化论不够资格驳斥二元论、亚里士多德目的论。

注:用进废退不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全部原因、和适应环境的全部过程。即用进废退是变异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变异的唯一原因,也不是进化的完整模式。

小结:自然选择理论对精神现象的解释力非常有限,且只能片面地解释DNA出现之后的部分生命活动,例如人的繁殖欲望。自然选择理论只能够驳斥圣经,不能驳斥上帝。

…………………………………………………………………

4.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在回忆理念

AI的学习行为是在为既有范畴增添元素与子范畴;人类的科学知识是先天就有的,学习行为实际上是在回忆理念,二者是相反的过程。

杠杆原理、平行四边形定则,都是由直观得到的,而非由实验获得的。爱因斯坦从洛伦兹不变性导出了狭义相对论,从广义坐标不变性导出了广义相对论。所以,相对论也是先有理论后验证。杨振宁先生继承了爱因斯坦的思维方式,用规范对称性得到了杨-米尔斯理论。利用不变性与对称性是解析物理规律是形式逻辑,这与解析几何是类似的。我们的知识先天就有,是后天逐渐解析出来的,解析的过程是在回忆理念。所以物理规律可以用形式逻辑解析出来,不必完全依赖归纳法或经验。知识始于经验,并不源于经验。认知活动中,经验只是起到了勾起、并引导人们对理念回忆的作用。

先验自我意识与物质耦合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物质。只有二者耦合才能发生交互作用。认识某对象都要在交互过程中达成。马导师已论精神与物质可发生交互作用,此处不再复述。当先验自我意识与物质耦合之后,对物的认识已经形成,即先验产生,但未经验证。生命活动的过程正是验证先验的过程;感官的发展与扩增是在升级实验设备,以更充分地验证先验。

二者耦合的第①阶段

先验自我意识体先与有机分子耦合,自发组织生命遗传物质,直至形成单细胞体。

假如没有先验自我意识的自发性组织能力,那么由物质的机械运动组成DNA的概率几乎为0,更不可能出现如此之早。生物的进化速率也不会如此之快。地球46岁,生命史不低于38亿年。假设地球生命是土著民,那么DNA在地球上最多只用了8亿年就出现了。

第②阶段

先验自我意识体通过单细胞分裂繁殖的方式“分有”自己。

此“分有”非柏拉图之分有。先验自我意识不在时间空间中。时间空间是由先验自我意识规定的,因此,他可以在空间中任意位置出现且分有自己,可用量子的叠加态和平行宇宙的概念来理解这个分有。

第③阶段

分有之后的先验自我意识,组织成多细胞体,多个分有的先验自我意识局域性地回归为一。继而发展出各种生物感官。生物体的本我开始萌发。

第④阶段

生物体的经验自我产生,理性萌发。

第⑤阶段

人类文明出现,物理学家研究物质。

…………………………………………………………………

5.人是什么

人脑的工作记忆有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本我是先验自我意识体的内存条,相当于短时记忆;经验自我是先验自我意识体的寄存器,相当于瞬时记忆。本我与经验自我中的信息最终要被先验自我意识统摄到他那里,即本我、经验自我最终都要返回本源先验自我意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世界上只有一个永恒的先验自我意识。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之外的人都是npc。

举报/反馈

嗨嗨瓜

6获赞 12粉丝
春光灿烂的日子,世界真美好!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