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上课小动作太多,老师可以采用这几个办法,尝试调动孩子专注力。比如,鼓励法、暗示法、兴趣吸引法、目标法、榜样法、课后提醒、提高孩子自律性等有效方法。这些方法可行性高,效果好,值得老师们尝试使用。

鼓励法

发现小学生上课时,小动作太多了,老师可以采用口头鼓励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动机的唤醒。比如,老师可以这样说:“小明同学,你今天没有上课玩转铅笔,有进步了”孩子听到老师的鼓励,就会再下次上课后注意,减少小动作,以获得老师的表扬。

暗示法

老师发现小学生上课小动作太多,还可以采用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告诉孩子上课“不要搞小动作”。比如,老师可以用眼神,警示孩子认真听讲。用敲黑板的方式,暗示孩子别乱扰乱课堂秩序。

兴趣吸引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上课若能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就能够安分守己、注意力集中时间更长。老师可以这样做:针对孩子的兴趣点,多讲孩子爱听的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

目标法

小学生上课爱搞小动作,可能是一时糊涂,忘了学习目标。所以,老师可以适时提醒孩子,别忘记了考重点初中的目标,别放松警惕,要认真上课。

榜样法

小学生都有自尊心,也大都有竞争心。当老师发现孩子搞小动作后,可以用榜样法,刺激孩子一下。比如,老师可以这样说:“看人家小李同学,上课一直那么认真,难怪会考第一名,大家都要多像他学习。”

课后提醒

一些老师发现孩子搞小动作,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指责孩子。这让小学生觉得很没面子,容易破罐子破摔,导致孩子更不爱认真上课了。但也有一些老师很聪明,采用的是课后提醒的方式,在课后私下里跟孩子提出要求,这个方法值得推荐。

提高孩子自律性

孩子搞小动作,说明专注力差、自律性不足,老师可以从此方面入手,提高孩子的自律性。比如,上课前提醒孩子、课中反复强调这件事,提醒孩子,强化孩子的自我约束。

点名法

孩子上课搞小动作,老师还可以用点名法,变种灵活的方式制止孩子的小动作。比如,点名让孩子回答问题、领读课文,都能帮孩子恢复注意力,认真学习。

不唠叨、不训斥

当孩子在课堂搞小动作时,老师千万别唠叨、别训斥,要给孩子留自尊心,鼓励孩子下次能够自律些。旧事翻篇,不拿孩子一次当百次。这样的处理态度,能让孩子心理压力小些,对老师不逆反。

家长沟通法

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需要老师积极回馈给家长。如果孩子长时间总是上课不认真,老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孩子现状,争取让家长配合,一起想办法帮孩子恢复注意力,更认真学习。

以上就是小学生上课小动作太多,老师的十种有效处理方法,供您参考。

举报/反馈

作家在线

1.1万获赞 2708粉丝
作写会员,心咨师,语文教师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