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网友提问:怎么分辨回避型依恋的伴侣是在回避你还是不爱你了?
当你觉得自己是被爱着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是在“回避”;
当你觉得自己不被爱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不爱你。
所以,有些回避不是不爱,而是你不确定自己值不值得被回避爱着,才会不断地焦虑这个问题。
这么说吧,你是否能感知到回避型依恋的伴侣的爱,取决于你是怎样的依恋类型。
如果你是焦虑型依恋的人,就会因为不确定自己值不值得被爱,恐惧爱的消失而患得患失,才会反复确认爱还在不在。
下面我会把回避型的回避和爱意的特征分析一下。
回避型依恋的“回避”特征是什么?
最早对关系依恋理论提出明确见解的是约翰鲍尔比和玛丽爱因斯沃斯两位心理学家,他们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进行研究,划分出了依恋理论中的三种典型的亲子依恋关系,即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安全型依恋的人容易和人建立信任和连接,是这些类型中最能和人建立满意和谐的爱情关系的人们。
焦虑型依恋的人则是对伴侣的爱缺乏安全感,希望得到对方更多的回应和关注来肯定自我价值,往往因此给对方造成很大压力。
回避型依恋的人处理人际关系则是偏消极的,并不容易相信对方的爱,对感情的投入过于谨慎,比较不容易建立亲密关系。
几种类型的人,面对压力会采取不同类型的应对。
安全型在亲密关系中会优先让自己认为有很多的爱围绕着,自己也值得被爱;
焦虑型则会在对爱的安全和不安全感之间横跳,需要反复确认自己是否被爱着;
回避型则是干脆因为害怕伤害和分离的痛苦,而选择逃开。
“回避”和“依恋”两个矛盾的词组在一起,构成了回避型依恋的人既想依恋,又害怕被拒绝的心态,他们采取逃避、情感隔离,甚至压抑的方式,来避免受到伤害。
在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一个回避型依恋的典型人物,她自幼丧母,渴望关爱,但极没有安全感,内心敏感,看上去疏离孤傲。
她说过一句话代表了回避型依恋人的心声: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 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回避型依恋的人很多因为敏感自卑,面对感情总是有所保留。在他们心中,只要对他人没有要求没有依赖,就不会有软肋。
这是逃避也是自我保护机制,是对伤害的提前隔离,但不代表他们真的不喜欢和人相处。相反,他们对感情的敏感度是很强的,只是因为脆弱,为免伤害,干脆就不开始。
所以回避型依恋的“回避”是稳定的回避,边回避边渴望得到你的关注和爱意,而不是突发的不理人,也丝毫不顾你的感受。
可以说,回避型伴侣从亲密关系的一开始就不会表现得太过主动,交往中的行为模式也不会波动很厉害。
当你怀疑他的爱意的时候,要么是你真实地感受到了他对你的不在意,要么是你陷入了对爱意的渴求与焦虑中。
究竟是他在回避,还是你在焦虑?
我们谈两性关系的时候,绝不能只在一方身上找原因,任何出现的困惑,都来自双方。
你如何看待事物,取决于你的真是感知和认知视角,知己知彼才能作出客观的判断。
评估下你自己是否属于焦虑型依恋的人呢?
焦虑型依恋的人,他们通过亲密关系的交往来稳定自身价值,一方面又害怕失去对方的爱。
看看你是不是要在伴侣对自己的回应中,找到亲密感和认同感,如果对方无法满足自己亲密感的需要,就会有心碎的感觉,找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现在流行的那句“爱会消失对不对?”不是这个话题引起了焦虑,而是焦虑型的人本身就总怀着这样的担忧,并且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寻找自己被爱的证据。
所以,如果你不满足上述心态,那么恭喜你,你有可能是安全型依恋,有着良好的心理建设去应对亲密关系中的困惑。
但如果你是偏向焦虑型的,那么你在确认他是否在回避之前,需要先确认自己是否因为焦虑的缘故,才想要确定对方是回避还是不爱了?
确认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打消疑虑的第一步,因为你有可能是因为焦虑而在无根据地猜测。
接下来,不论你是安全型依恋还是焦虑型依恋,伴侣爱的表达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究竟怎么分辨回避型伴侣是否还爱你呢?
回避型依恋“爱你”的线索特征
要知道即便是孔雀求偶时开屏吸引异性,那也是短暂地展示羽毛,确定关系后,不可能时刻都开屏供你欣赏。
亲密关系也是一样,在追逐期、暧昧期过后,任谁都无法一直保持初恋时的状态,爱你的期限之前可以加上一万年,但炽热的表白或爱的箴言不可能天天都有。
你是否在要求对方像热恋情侣那样频繁给出爱的表白呢?
另外,从行为上看:
其一,回避型依恋的人,他们在交往中会避免主动给人提建议和主动分享,因为怕别人拒绝采纳。
不要指望他有好吃的就马上分享给你,他也不会殷勤地主动向你给出生活和工作上的建议。
但是他会试探,试探性的说一点来观察你的反应。
如果你能够捕捉到他的试探,并给予积极回应,那么接下来他便会再进一步。
可以说,回避型的试探就是爱的特征。
其二,他们也很少主动向身边的人提要求和需求,出于怕被拒绝的心态,不给别人机会拒绝自己。所以他们不会主动请求你的帮助,他宁可自己去做。
但是他会偶尔向你抱怨或吐槽,想看看你是否能够接纳他、认同他、鼓励他。
回避型对你吐槽负面信息,在你的面前暴露情绪,也是爱的证据。
其三,进入感情稳定期后,回避型依恋的人更加害怕失去,不想暴露软肋,所以让他们愈发不会过多剖析自己的感受和心路历程。
但是他会时不时关心你,了解你,偷偷观察你,甚至暗自剖析你。
如果你觉得他莫名的了解你某些癖好,莫名的读懂了你的心思。恭喜你,他在背地里偷偷爱着你呢。
其四,如今网络自媒体内容如此昌盛繁荣,不断更新各类精神食量,使得回避型的人有更多的地方将头埋进去,躲得更深,避免面对现实世界。
世间好玩的事那么多,他一个回避型依恋,为什么要跟你步入爱河相爱相杀也不想分开呢?当然是因为爱!
可以说,回避型依恋的人对爱的表达也往往比较含蓄和迂回,需要你自己根据过往经历用心感受你们之间的爱还在不在。
回想下当初你们坠入爱河时,你是如何判断他爱你的?这些线索如今是否还有迹可循?不要因为追寻的执念,失去对这段感情的真实判断。
“回避”与隐藏自己只是回避型依恋的基础操作而已,只要你坚定地做好自己,就不会掉进回避型依恋的“回避陷阱”中,想方设法去证明他的爱意。
当然,你也有可能会发现,回避型依恋的伴侣,就是不像其他类型那样能够给你及时提供情感支持。
先别难过,因为任何依恋类型都不是永久性的。
回避也好焦虑也罢,依恋人格并非
一成不变,与其单方面纠结不如一起成长
虽然依恋关系的类型从幼儿很早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但随着人格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这种依恋关系也是会改变的。
回避型依恋的人对私人空间的需要程度,超过了其他几个类型。但是人是不可能自我形成关系闭环的,所以他们注定会和身边的人发生交集,产生亲密关系。
也许有些回避型依恋从小受到过拒绝和抛弃,但有可能在和人的长久交往过程中,结成稳固的连接,在岁月中重新感受温暖重建信任。
那些在童年中有强烈自卑情绪的回避型依恋,随着年龄增长,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了阅历和社会地位,弥补了自卑情绪,建立了自信,逐渐从回避依恋中走出来,这都是有可能的。
蜗牛不会一直在壳里生活,他将身体探出时,触角也会敏锐地获取周围环境的动向,再来决定行动轨迹。
我们要避免对回避型盖棺定论,相信他内心埋藏的安全感会破土发芽,就像相信你自己值得被爱一样,你们可以共同成长。
当你遇到了一个回避型的伴侣,你也有机会和他一起成为安全型伴侣,在不断地摩擦和碰撞中,获得成长,以诚挚的热情和长情地呵护彼此。
在这里,我有两个建议可以给到你:
不论你是不是焦虑型,你和回避型相处都不是引蛇出洞,你的目的不是抓捕。
与其把所有目光聚焦在他身上对他步步紧逼,不如做一个有强大的“动物保护主义者”,跟敏感的“野生动物”建立信任。
而这个前提是,你需要维持内心的强大。这份强大不是你有多厉害,而是你足够相信自己,不容易内耗,也不容易被他轻易影响。
比如,因为对方反应没有达到你的心理预期值,或没有说出你想听的话,就由此判断对方不爱你了,然后陷入哀伤悲痛和愤怒。
再比如,对方没有给出你想要的回应,你就陷入了极强的挫败感中,觉得自己太容易被伤害了。
这样的你很容易因为愤怒输出怒火,不断强迫他给出明确答复,将自己变成了具有攻击性的情感勒索,让他愈发感到压力想逃避,愈发不会给出正反馈。
在执念驱动的一次次的追问和逼迫中,不断地消耗掉自己内在的热情能量,陷入无尽的内心折磨,最后双方不断内耗,痛苦加倍。
其实你只需要记住,你根本不必从伴侣身上要爱的证明。被爱是一件自然而然且可以自给自足的事,任何人的价值都不是建立在某个人身上的。
难道他不爱你,你这个人就彻底失去价值了吗?当然不是!
难道他否定你,你整个人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吗?当然不是!
你的存在是为你自己而存在。
爱你认同你是因为他需要,这是他的需求,你可以满足他,也可以不满足他。
而不是被他的需求绑架,变成他想改造的模样。
事实上,回避型依恋对于这种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是非常着迷的。
你越认同自己,他便越容易被你影响,慢慢地向你靠近;
你越质疑自己,他越容易因为你的自我怀疑,开始疏远你。
渴望改造他人是一件极其傲慢自大,且不讨喜的事。
与其改造,不如尊重+接纳。
如我前面所说,我们都可以在亲密关系里享受到存在感和获得感的价值,但是记住,你不能把他的爱当做你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渠道。
他对你爱的肯定,若成为了你唯一的养料,你岂不是很容易就枯萎?
你可以用自我肯定和自信构筑支撑自己价值的心理基石,而你的喜怒哀乐不必完全寄托在他的肯定之上。
只有拥有了这些内心力量,你才有可能不再纠结是否被爱,反过来给回避型提供情绪支持,带领他慢慢走出他的小屋。
因为回避型伴侣的感知能力并不弱,你要允许他有时候在自己内心的小屋待一会儿,然后试探性的慢慢向你靠近。
尊重他情绪的小屋,养成敲门的习惯,不用让他觉得突兀和侵犯的方式交流,通过你的自我稳定和认同,来告诉他,爱是可以稳定恒久的,爱是不需要从他人那里得到认可的。
你们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漫步,借着广阔的天地向他倾诉,如果他能主动分享和建议,对你来说是亲密感的来源;如果他能对你爱的表达予以及时的回应,是对你的温暖和支持,在这茫茫人世,你是他最能信任的人。
如果他记忆中,关于你们相处的记忆全都是温暖且紧密的,当积累了足够的信任,他知道不会有那么多伤害,被拒绝也没有那么可怕,你们的感情世界是安全的,他内心的回避机制才会慢慢减弱,构建安全感的堤坝。
而这种信任和安全感在他心里会化为内驱力,他去试着主动回应你的需求,和你分享他内心的感受,主动表达爱,从只属于他的小屋中走出来。
最后,我想说,每个人的灵魂本就是独立的,对于回避型依恋,不要想着强行闯进对方的内心,而是学会“润物细无声”,给彼此一个适应的过程,也给彼此一个交融的机会。
当你们能够互相给予安全感和心理上的支持,那将是一种持续而强大的力量输出。凭着你和他对彼此的了解和爱,你们将创造出独属于你们两人相处的幸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