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两者的关系是否合理,对教学效果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这种关系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到人与知识完美结合,决定教育高度的往往不在知识和手段,而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形成一种关系。主体的发展与主导作用是相互相成的,主体发展得怎么样,教师的主导作用起关键的作用。教育一定是强调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能实现个人价值为最终目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前提,就犹如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许多东西,教师自己懂了,会了是一回事,要使得学生也懂,这又是一回事,要学生懂更加复杂,更加困难,更加需要创造性。教师的服务对象学生是一个有思维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假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了”是一种基本的技能,那么让学生“会学”就是一种教育艺术。
从师生关系的条件来说,情感融洽,互尊互爱,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是明面上的,可以看得见的。但是,更重要的暗面条件是教师如何去创造这些条件,就得依赖于教师的思想修养和循循善诱的教学艺术。这就一位教师的教学实力,这种实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思考,不断学习和不断地摸索。
首先,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育人,教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前提条件。学生也是有情感的,他们会感觉到老师的事业心和对教育的热爱。学生则会在老师强大气场的下,自觉形成一种学习动力,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是师生的直接交往。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经常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在学生和生活上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在于学生互动沟通过程中,心灵的交流更有利于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加以鼓励和支持,学生的成长将会是惊人的,就好像千里马被伯乐了一样。
最后,就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教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称叫“教学相长”,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师生的相互制约、促进、共同提高。《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教育是一种互动,教师在教学中能教给学生很多知识和道理,教师也可以从学生中得到启发。老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听取学生的批评和建议,以此来改进自己的育人方法,教师教学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总之,学生定会超越老师,这是社会不断前进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和道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本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走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