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雅坤

为什么蜜雪冰城旁边时常能看见一家正新鸡排?

复旦大学孙金云研究团队《2022餐饮特许加盟研究报告》对405个门店数大于100的连锁餐饮品牌进行研究,发现扎堆率最高(29.9%)的组合为正新鸡排对蜜雪冰城的扎堆,也就是说,大概平均每3家蜜雪冰城,就有1家旁边开着正新鸡排。

正新鸡排和蜜雪冰城就像是餐饮界的“游击队”,一家门店就是一个“档口”,它们的消费场景是走路、逛街顺便买,然后打包、边走边吃:“左手柠檬水,右手大鸡排”。

但喜欢扎堆的,不止蜜雪冰城和正新鸡排。茶百道&一点点、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星巴克、吉野家&呷哺呷哺......这些店,常常以“cp”的形式,出现在商场中。

扎堆的背后,反映的是“价格锚定效应”。

价格锚定,精准“拿捏”的套路

了解营销行业的人对“锚定效应”并不陌生。作为最初诞生于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专有名词,锚定效应的通义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时间做定量估测时,会将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它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人在做决策时,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换句话说,作为“锚”的起始值就是一个参考标准,当标准定在那里,人们的估测往往会以其为核心上下浮动,并不会偏离太远。因此在营销行业中,品牌通常将“锚定效应”应用于产品、定价等方面,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在商业应用中,锚定效应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就是当新产品推出时,产品推广计划里如何对商品进行定位:商品摆放在哪一个货架,放在哪一种商品的旁边。

比如,一种新饮料面世,如果它被放在货架上与我们目光平视的高度上,它的左边是可口可乐,右边是百氏可乐,那么,十有八九它的高价政策可能会被消费者接受。相反,如果它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与价格低廉的商品摆在一起,即使质量超群,功能强大,也很难被判定为是一个好的产品。

“物以类聚”,就是文章开头提到“扎堆效应”的完美诠释。在肯德基的“疯四”套餐中,这种价格锚定效应也体现的十分明显。

套餐一中一杯柠茶饮料加一小份鸡米花定价为9.9元,套餐二中两倍柠茶饮料定价为19.9元。如果用户购买两份套餐一,就能以19.8元的价格得到两杯柠茶饮料和两份鸡米花,不仅比套餐二多了两份鸡米花,还省下了一毛钱。

这一看似无心的价格漏洞,背后其实隐藏着商家对用户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控:套餐二作为“锚”,其意义或许并不在于销售,而是为用户提供一份价格参考。当用户对两份相邻的套餐进行价格对比后发现,同样的价格第一份却划算得多,显然会觉得自己捡到了便宜,从而提升对套餐一的购买欲望。

“疯四”在定价上的“略施小计”只是营销行业应用锚定效应的一个缩影。这种锚定套路,几乎可以在所有耳熟能详的品牌中发现。星巴克的中杯(tall)拿铁价格30元,大杯(grande)价格33元,超大杯(venti)价格36元。

在中国,很多人的概念是“小、中、大”,因此很多人都会选择远离极端,选中杯,然而星巴克的最小计量单位就是“中杯”,是星巴克偷换概念的营销锚定的“套路”之一。

再来看价格,星巴克中杯的性价比是:354/30=11.8ml/元,大杯是473/33=14.3ml/元,超大杯则是591/36=16.4ml/元。显然,超大杯的性价比最高,只要多花6块钱,就可以多喝237ml的咖啡,相当于一个“小杯”的量。

因此,每个人买完超大杯都感觉,占了很大便宜,这是另一个价格锚定的“套路”。星巴克首先设定了一个价格锚定,让消费者一开始就把中杯作为一个参考,使得用户发现,原来买超大杯更划算,故而超大杯的销量会更好。

同理,星巴克也卖矿泉水,不是“水中贵族”百岁山,而是比百岁山更贵的“依云”,22元一瓶。很多网友调侃“谁买谁脑子有泡”,但实际上,这个水存在的意义并不是销售,而是给用户做一个价格的“锚”——如果一瓶矿泉水要22元,那还不如花30元买一杯咖啡。

正所谓“最优秀的猎手,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对消费者来讲,感觉自己赢麻了、薅到了羊毛,但实际上,消费者的行为都尽在品牌的掌握之中——大品牌之所以被称为“大品牌”,总是有一些值得小品牌学习的特殊之处。

站在商家角度,能看到价格锚定的神奇之处,但想要真正利用好这个规律,辅助定价和营销,则需要站在买家角度来思考问题。

建立“锚”,核心是缩小信息差

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既缺少专业的产品评估知识和工具,又没有相关体验和产品信息的情况下,在第一次看到某种产品和价格时,他会怎么办?一般是下意识的去网上进行各种搜索、看大V体验、看评论区的反馈、向客服咨询等等。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他在收集信息的过程,本质是为了缩短信息差距,其实这个时候,消费者已经进入了“初体验”的阶段。正常来讲,消费者的决策链路,是初体验、实际体验的感知、是否复购、口碑扩散这四个阶段。而新品牌就算价格非常低廉,也不一定能畅销的原因,就是必须要“熬”过整个阶段。

在消费者尚未购买时,需要利用各路信息反馈,来对商品进行综合评估,获取消费决策的依据,这段做出决策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差距”;而决策成本的高低,则决定了需要收集信息量的多少。

消费者缩小信息差距的过程,也是他们在建立“锚”的过程。换句话说,信息的来源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锚”的选择。

可能又有人会说,只要价格足够的便宜,就不用搞这么复杂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低价,并不一定能提振销量。

所谓的低价,不是商家认知的低价,而是消费者认为的低价。这就要看,商品的低价,是否建立在市场有参照物的前提下,消费者比价时,比的就是信息差:

1、有市场参照物的低价,就是比同类竞品的价格更加便宜,最终陷入内卷的泥潭无法自拔;

2、没有市场参照物的低价,买家则需要设法缩小信息差距,来辅助最终的消费决策,这就回到了最开始决策链路。

那么,如何在保证自身盈利前提下,让消费者也赚足了“便宜”,达到双赢的局面?就是想方设法让买家从信息源更快速的获取信息。比如电商平台的大促节和秒杀活动中,商家在打折打折价格旁边一定会清楚标注出原本价格。

协助用户“建锚”,是转化的关键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很难说清楚一个商品的价格绝对值,只能大概说一个范围,或是一个比率。价格是人脑“建构”出来的(或者称“感觉”出来的)。人们往往通过搜索外部线索来感觉价格,这些线索可能是自己更熟悉的同类产品、可能是刚刚看到的某样物品,也可能是卖家提醒的一个数字。

在营销中,企业往往会通过各种锚点招数,或者利用对比、暗示来营造“幻觉”的手段,动摇人们对于货币价值的评估。

1、用演戏,缩小信息差

在20世纪30年代,希德和哈利两兄弟在纽约经营一家服装店。希德负责销售,哈利负责裁缝。每当希德发现有顾客对某件衣服十分倾心的时候,他就会装作有点听不清,然后提高嗓门询问在裁缝店后面的哈利。

“哈利,这件西装多少钱?”希德问道。

“那件精美的西装吗? 42 美元。”哈利大声地回答。

希德会装作他没听明白“你说多少钱?”

“42美元!”哈利重复一遍。

这时希德会转过来对顾客说这件西装的价格是22美元。听到这个价格后,顾客会毫不犹豫地掏出22美元放在柜台上,拎起西装走出商店。这时候,价格锚计划就已经成功。

那么,这里面的信息源是谁呢?是大喊42美元的哈利。这个套路换到现在,就是“直播带货”。

当直播间里面其它群演大喊“99元我们会亏本!”的时候,主播好像选择性“失聪”,直接抛出69元,回头向粉丝表示说错了,但是最后主播表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说到做到”,最后还上了个倒计时。这时,大部分用户会选择毫不犹豫地“上车”。这种情况下,群演和水军就是起到锚定作用的信息源。

2、统一信息源,缩短信息量的差距

晚清时期生丝原料行业极其混乱,国外西方机器大生产的效益高,质量好,远远超出于传统手工作坊,洋人把生丝大量收购回国,垄断原料市场,使手工作坊纷纷破产,于是洋人便很容易就控制了江浙的市场,还以最低的价格收购生丝。

晚清巨贾胡雪岩初入生丝行业,便联合行业巨头庞家和中小商家,在与洋人打交道时,要定个统一的价格,这样洋人也就不得不按此照办了,最后按照协商统购统销,洋人稳定了货源,商户稳定了营收。

当市面上信息不存在太大的差距时,买卖双方的决策成本更加低,因为到哪都是一个价,只需按质付费即可,既遏制了内耗也带动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这种手段,也常见于现代的商业共同体中,比如义乌小商品城,很早之前就编制了“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不过,这种锚定方式的使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只有当一个组织具有足够的影响力时,才会发挥作用。

写在最后

当下的用户处在一个不断往产品上堆积信息量的时代,各种促销手段、造节和复杂的降价玩法,使得整个环境的信息差距越拉越大。商家给自己制造了无数个隐形的“地雷”,导致买家变得更加谨慎,卖家变得更加激进。品牌不断拿低价做制胜法宝,最后这根“锚”却变成了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顶上。

商家需要的是价格锚,而不是无限内卷的价格战。

参考资料:

1、DT财经《为什么蜜雪冰城旁边总有一家正新鸡排?》

2、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价格的锚定效应:消费者是如何锚定你的价格?》

3、TopMarketing《KFC疯狂星期四玩“价格诱惑”:锚定效应的操盘真相》

4、知乎《享知行·思考:原来这个“套路”叫做价格锚定,你中招了吗?》

举报/反馈

李成东

45.2万获赞 4.3万粉丝
知名电商分析人
科技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