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20世纪初,美国人事管理协第一次提出了人际关系这一科学名词,该协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人际关系进行定义。
首先,个体在日常的社会交往活动过程和周围其他人形成的心理关系的协调、亲密和融洽程度就是人际关系。
其次是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大因素共同构成了人际关系;最后,在个体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得到了建立和发展。
因此我国学者将人际关系解释为“个体间不完全等同于社会关系的一种心理距离和联系”,该定义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人际关系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就是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所有相关方面。人际关系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与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行为模式。
在这个行为模式中,人与人之间是互相作用的,每个个体在影响周围个体的同时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个体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个体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与他人建立起的所有社会关系。个体在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和周围人建立起的全部联系的总和可以定义为人际关系。
如今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着力点,人际关系的好坏已经逐渐成为评价个体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多种关系相互交织的大环境之中,个人的活动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人接触,因此就会产生一定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与这些有关的所有方面被统称为人际关系。
学者们还给人际关系下了更加详尽的定义:人际关系就是个体在日常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等多种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联系和距离。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空间和心理的某些变化,是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为某种目的或动机而形成的心理联系和距离。
双方都要有比较强烈的交流欲望,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比较自由、轻松的交流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的稳固阶段。
良好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在一定的原则之上建立起来,因此双方在人际交往中都需要遵守原则。
无论是同伴关系还是师生关系都是相互的,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准备一些活动的时候,总会想到去找某几个同学,或者当学习或者生活中出现困难的时候也总是会想起来去和那几个同学交流,也许那几个同学也有着一样的想法和感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参与的双方都会有自我价值保护倾向,都希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的价值或回报,希望能从中得到开心的情绪、有用的知识、能力的提升等等。
因此,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时刻遵守一定的价值原则,不能总是抱着让对方为自己付出,向自己提供价值的心态,这样单方面付出的人际关系是无法长久的。
人际关系的维持需要交往双方共同的努力和付出,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彼此为对方着想,相互理解和尊重,不要过度的计较个人的得失。
兴趣相投的个体都希望在交往过程得到对方的支持和认可,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和善于夸赞别人的个体总是能轻而易举的激发对方的交流意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适当的夸奖、真诚的肯定和坚定的支持会使个体更容易敞开心扉,更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此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还要遵循平等原则,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由于彼此不同的角色,难免会出现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例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老板和员工的关系等等。
想要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平等的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使对方在交往过程中感受到平等和放松。
人际关系就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他人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距离和联系。
羞怯心理的概念界定。学者们将羞怯定义为一种怯懦的人格特质,消极的社交态度和抑制的行为方式。
个体在面对陌生情景时或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害怕、谨慎、紧张、压抑等感觉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所说的羞怯。
虽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羞怯是时常发生的,但关于什么是羞怯,怎样界定羞怯,还没有一个具体清晰的概念,越是深入研究就越会发现其内涵的丰富和多样性。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羞怯进行了相关的描述和研究。
最早将羞怯界定为:一种伴随着发抖、口吃、面色通红、冒冷汗等极度压抑症状的身体状态。
个体会对自身的情绪、感受,尤其是外表都非常敏感,认为自己处于一种自卑、感到被忽视、及容易受到干扰的状态。
该定义主要描述了羞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会出现的生理、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反应特点。
羞怯是一种不情愿和其他人相处和亲近,或者不情愿进入容易受到别人关注的情境时的一种状态。
这种界定不但突出了羞怯者“不情愿”的情感体验成分和行为反应倾向,还指出了当羞怯者处于面对他人或者极其容易受到他人关注时的情境极其容易产生这种成分和倾向。
将羞怯定义为“由于不能以合适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而产生的一种逃避社交的心态”。首先这一定义指出个体在社会交往和人际情境中更容易出现羞怯问题。
其次强调羞怯者在面对上述情境时会产生“逃避”的行为反应。羞怯是个体在与人交往时由于感觉到被会被评价而产生的焦虑、紧张或尴尬倾向。
个体在人际交往情境中,尤其是在面对陌生情境时容易出现的紧张、焦虑的心态以及压抑的行为。
该定义除了指出羞怯者的紧张、焦虑、压抑等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还指出了羞怯是出现在人际情境这一特定情境中的。
羞怯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出现的紧张、焦虑等主观经验;其次,强调羞怯个体会出现沉默、自我抑制甚至社交逃避等行为。
第三种界定实际上是综合了前两条的内容将羞怯定义为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包含了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社交焦虑和行为抑制,第三类的定义相对前两类而言会更加的周全。
一个相对而言更加严谨的概念:羞怯是一种包含社交焦虑与人际互动抑制在内的心理症状,是人们对人际评价产生的期望而出现的结果。
这一定义是比较全面的,同时指出了羞怯个体在社交情境中会出现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但是用“症状”来定义羞怯有些过于严重了。
羞怯是当个体处于陌生社交情境中时,由于过度焦虑引起的一些情绪、行为,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较高程度的生理唤起。
羞怯就是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舒服或者抑制状态,是个体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反应,是包括从轻微的社交笨拙到完全的社交焦虑和恐惧在内一个完整的状态体系。
不仅揭示羞怯出现的情境是社交情境,还指出了羞怯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反应,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情绪等方面,相对而言比较全面。
羞怯个体最明显的特点是在面对不熟悉的社交情境时会因为害怕被他人评价而感到莫名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另外他还认为羞怯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气质特点。
羞怯是个体面对不熟悉的社会交往情境时,表现出的趋避冲突以及感知到被他人评价时的紧张和焦虑。
虽然学者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但是综合他们的界定,也会发现一些共通之处:首先,羞怯是人们在社交情境中出现的紧张、尴尬、焦虑、不自在等主观经验。
其次,羞怯者会出现沉默、压抑自己或社交逃避等行为表现;最后他们指出,只有在特定的人际交往情境中,羞怯者才会产生这些主观经验和行为表现。
因此,学者们把羞怯界定为个体在陌生的社交情境中出现的一种紧张、尴尬、焦虑的主观感受,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抑制或逃避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