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效应,也称为潘朵拉效应,在心理学中指一种“越禁止,越想要尝试”的逆反心理现象。
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取了天上的火种到人间,从此人类再也不怕黑暗与寒冷。这一行为触怒了宙斯,为惩罚人类和普罗米修斯,便令潘朵拉前往人间。潘朵拉受诸神的祝福,成为最完美的女人。离开前,宙斯送给了潘多拉一个盒子,并且嘱咐她一定不能打开。潘朵拉来到人间后,和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特斯成了婚。潘朵拉生活得很幸福了,但是她的好奇心想让她打开那个盒子。她的丈夫也意识到不能打开盒子,也嘱咐她不能打开。终于有一天,她还是没忍住好奇心打开了那个盒子,于是所有的病痛、战祸灾难、嫉妒等等都化作恐怖的幻象,飞向世界每个角落。
这就是古希腊神话潘多拉魔盒的一个版本。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越是被禁止,越想要尝试的经历。
比如,一位母亲会告诉孩子,不能做一些事情。但是孩子偏偏想要去做,还会从做这些禁止的事情中获得快乐。
或者,你看到两位朋友在讨论一些事情,你问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告诉你“你最好还是不要知道,不然对你不好”。其实一开始你只是随便问问,但是听到这样的话以后你会不会更想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为什么会有禁果效应
1、好奇心
人们天生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好奇心会让人们去探索新鲜的事物。有的时候,禁止的提醒反而会激发人的好奇心,人们会想知道如果自己做了这些禁止的事情会怎么样。但是,如果事情的结果能够被预判,那么禁果效应的效果就会大大减弱。比如,一位母亲告诉孩子不要碰烧热的锅,孩子在之前又被锅烫到的经验,那么即使是母亲禁止他做,他也不会想要去碰烧热的锅了。
2、稀缺性
禁止的事情让人觉得有一种稀缺性的感觉,因为稀缺所以被隐藏,被禁止。人们很怕会失去稀缺的事物,得到稀缺的东西也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心。如果有人告诉他,这件事情被禁止,那么就相当于是在展示一件稀缺的宝贝。即使去获得的过程中会有危险,人们也会主观上降低危险值,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会获得一种喜悦感。
3、逆反心理
有时候我们被禁止的事情吸引,未必是我们有多好奇,也未必是这件事有多么的稀缺,只是逆反心理在作祟。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吃过晚饭准备刚刚开始读书学习,这时母亲对他说“不要再磨蹭了,快点读书“。这时孩子反而更不想读书,可能直接去玩手机了。这类情况和好奇与稀缺就没有关系了,而是逆反心理。人类天生具备向往自由,想要自己做决定的倾向,而不是别人为你做决定。当一个人禁止你做一件事情时,就会有一种把某种选择强加给自己的感觉,就会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
当然也会有人反过来利用禁果效应,想要操控对方来完成一些事情,所以面对着对方强烈禁止,但又说不清道理的事情时,我们还是需要多思考一下,以防被人性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