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亿万家庭的和睦幸福。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因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冲突甚至是极端事件屡有发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贾宁 摄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日前联合发布的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专题报告显示,在对全国范围内超过3万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约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属于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属于轻度抑郁风险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以免进一步加重而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2022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也提到,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最近,胡鑫宇事件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强烈关注。

如何提前识别和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如何开展家校协同、如何加强专职心理教师培训、如何规范心理咨询行业……围绕这些问题,不少政协委员和专家进行深入调研,给予高度关注,努力为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言献策。

重视心理干预,避免再酿苦果

研究发现,青少年成长阶段的心理创伤往往成几何级增加,叠加青少年抗挫折能力弱等因素,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轻则丧失信心、焦虑、厌学,重则抑郁、引发亲子矛盾甚至自残、自杀。

“我最近经办的几起案件中,就有涉及青少年自杀、自残的,非常让人心痛。而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同安区检察院未检检察官游凤娘,在工作中经常能接触到遭受不法侵害的青少年。她发现,家庭遭遇变故、受到校园或社会不良人员欺凌、被迫成为留守儿童时,孩子的心理最易遭受创伤。如果没有乐观的心性、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及时支持,很容易对人生、未来失去希望,继而产生自杀、自残等念头。

游凤娘说起自己接触过的一名未成年人小美(化名)。小美曾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自从父母开始争吵闹离婚后,她就成了“被忽视”的孩子。此后,缺乏父母关心、居无定所的小美开始逃课,并交往了一些社会不良青年,直到在一次聚会中被性侵。遭受侵害的小美不敢告诉家人,独自忍受的她只能用小刀割手腕、烟头烫身体等方式来缓解心中的痛苦。

“在接手了小美的案件并了解了她的心理情况后,我马上联系了我们检察院‘同心未爱’未检工作团队对小美的情况开展综合评估,并启动了‘未成年人心理疏导’特殊保护机制。”游凤娘介绍,团队与小美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小美及其父母签署心理咨询协议,针对小美被性侵后出现厌学、自残、暴力倾向等诸多后遗症,与心理老师协商如何进行后续心理疏导,制定个性化心理救助方案,尽力帮助小美重建生活和学习秩序。同时,团队还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联合对小美的父母开展为期一年的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小美父母的责任意识和亲子沟通能力。目前,小美的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其自残、暴力倾向也得到有效控制。

在游凤娘看来,青少年自残、自杀的心理变化都有一个较长过程,在真正付诸行动前通常会有一系列征兆,但由于家长和校方不够重视或缺乏相关的经验常识,等发现时已经酿成苦果。比如,学校对于一些逃课孩子,往往劝说几次无果后,就放弃管教,觉得只要其不影响学校教学即可;而家长在面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时,有些无视不管,有些则不愿送孩子去专业医疗机构治疗,认为会给孩子贴上“精神有问题”的标签,导致问题加重。

“由此可见,家校协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仍然任重道远。”游凤娘说,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已满一周年,但从对厦门家长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仍有超六成的家长对该项法律毫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其存在。通过普法来加强家长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视,仍然非常有必要。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虽然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青少年的必修课,但在课程中有关自杀预防的内容却避讳不谈或涉及甚少,也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教育和启蒙。游凤娘建议,建立由政府主导,整合未保办、妇联、教育、民政、司法等部门资源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组成的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真正做到有爱心、有耐心、有决心。

传统文化浸润,塑造健康人格

青少年心理问题如今早已不是什么陌生话题,但面对数千万受到心理问题困扰的青少年,除了对其中已经产生较严重心理问题的进行治疗和疏导外,如何创新方式方法,更有效地帮助那些存在潜在或轻度心理问题的孩子,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就建议,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张其成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心理健康一剂良药,可以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心理学资源,开发一套有效帮助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支撑的人格塑造系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修心方法教育青少年,使他们形成健全人格,成为有信仰、有信念的接班人。

传统文化浸润,塑造健康人格。同是全国政协委员的田静和张其成的想法不谋而合,而作为云南省建水县紫陶技能传习中心的理事长,田静已经开始了有益尝试。她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件《关于中小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落地落实的提案》,而之所以关注这一问题,则与她的儿子有关。

“我儿子今年11岁,自小就浸润在家族非遗工坊里,与陶土相伴成长,性格质朴活泼。但是有一天放学回来,他却一脸不高兴。我询问之后才知道,是他一位要好的朋友患上了焦虑症,需要到医院治疗。”田静说,她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就会有焦虑症?是偶发性的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也促使她开始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追根溯源。

通过广泛查阅资料,联系中小学校、康复机构走访调研后,田静发现,中小学生属于“心理脆弱”人群,抗压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加之面临学业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增加、人际交往复杂等客观难题,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虽然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出台了多份相关的政策文件,但多地中小学心理专业力量仍然薄弱,一些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还很滞后。”田静说,有的老师甚至会把学生的心理问题视为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认为有消极情绪就是意志不坚强,不乐观向上。对此,田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也必须与时俱进地提升。同时,要加强与校外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合作。

“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家庭和社会也要共同参与。在这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尝试。”田静介绍,她的紫陶非遗工坊一直都向课后放学的孩子开放,让他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美好的同时,提升专注力,汲取正向智慧,提升抗压能力。因为做手工无法讨巧,要慢下来、要专注,这本身就是一个释放、解压、治愈的过程,会让孩子们暂时抛开一切烦恼,还能获得成就感。“有些孩子走进小院时,还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而垂头丧气,但当一两个小时后,他们就会因为自己亲手制作出一件陶器而洋溢出自信和喜悦的表情,眼里也重新焕发光芒。”

不仅如此,田静还创设了亲人、亲乡土、亲自然的生命自然公益课——“小小传承人·孝亲计划”,邀请一些有心理问题或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孩子来参加。“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乡土也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非遗就是一剂心药,可以去抚慰人心。”田静说,“小小传承人”项目已经积累了5年左右的数据,希望能够探索如何用非遗美育的课程和方式来为孩子们做一些正向、有益的心理干预。

新老问题交织,挑战不容小觑

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9年,国家多个部门就联合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如今,3年时间已过,各地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如何?又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呢?

“以我了解的北京市的情况来看,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在推进。中小学校以及大学,基本都按要求配备了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另外,专业心理机构和学校的衔接也正在建立。3年疫情期间,学校通过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持续推进心理辅导工作,保证了学生在居家学习期间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许建农说,行动方案涉及的时间基本涵盖了新冠疫情这几年,而这一特殊时期也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许建农介绍,以共青团中央设立的青少年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热线电话“12355”的心理咨询情况来看,2022年全年咨询中,心理障碍案例较为突出。其中抑郁症、自杀自残等危机干预案件、个人成长、家庭教育、网瘾咨询数量较2021年有显著上升。同时,网络咨询平台同一用户多次提问情况也较为突出。另外,与2021年相比,2022年咨询量激增,近10个月的咨询量已经是2021年全年的2倍多。许建农认为,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线上教学时长的增加,容易导致网络成瘾;长时间居家也易造成沟通缺乏,以及引起亲子矛盾。这些都是在下一步青少年心理辅导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新时期出现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新问题,许建农认为,首先要强化家庭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化知识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增加对家长的培训;其次要大力扶持心理行业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学校和家庭提供更多支持;第三要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学校的沟通协调机制,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转诊。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会主委、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刘艳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的两件提案,也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有关。

刘艳说,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或混合式学习时间较长,同伴间传统的交往与合作难以持续,社会性被阻断;学生户外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教学难以常态,体质下降;难以适应线上学习方式,学习压力和负担增加;亲子间对学习习惯、学业质量、电子产品管理等方面意见不一致,冲突加重

针对“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健康遇到的老问题和新问题,刘艳建议,要健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精、做细课程育人、指导育人和协同育人;回归基础、回归常态,多措并举,五育融合,以良好学习生态铸就学生更健康的心理、更健全的人生。

原文刊登于2023年4月10日《人民政协报》第5版民生周刊

记者:奚冬琪 司晋丽 照宁

举报/反馈

国之瑰宝

1501万获赞 14.6万粉丝
寻非遗之精粹,承千年之文化。每集探幽访古,觅匠人之匠心。以镜头为笔触,绘华夏之瑰宝。感匠人之精神,品工艺之精妙。
人民政协报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