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陆续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近日,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宣传专题已在中国科协官网、科协网上会史馆、科技工作者之家网站正式上线(网页地址:https://zt.scimall.org.cn/2022/0526/index.html)。聚焦各地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情况,我们将为大家陆续推送全国学会、地方科协推荐候选人的风采事迹。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力量,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范国滨,1958年4月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委委员,国家高技术重大任务专家组组长,高能激光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绵阳市科协主席。

有这样一个人,以振兴我国高技术为已任,怀揣梦想,深入一线,一生为国,在高技术研究的道路上,一直矢志不渝地追求着;在振兴国防的道路上,一直无怨无悔地奋斗着……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国滨。

图/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范国滨长期从事高能激光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是中国该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之一。40多年来,他多次承担国家高技术主题和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及组织管理工作,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获国家授权11项发明专利,组织建立57项国军标和行业标准。

他曾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新技术“重大贡献个人奖及金质奖章”、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周光召技术创新奖、国家高技术“863”计划先进个人和突出贡献奖,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首批“杰出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引领和推动我国国防高技术的发展。

范国滨投身国防建设,40多年来坚持不懈从事高能激光技术研究。他在高能激光技术攻关、系统工程化和装备研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重大成就,大力推动中国激光技术可持续发展和能力建设,推进高能激光技术实际应用的进程,组织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和工程技术难题,领导完成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研制并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为我国高能激光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世界先进水平,走出具有中国特色国防高技术建设发展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范国滨创新管理理念,提出多学科、多环节、多实施主体等多目标集成优化的工程管理理念和方法,为中国高能激光技术与工程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他开拓并优化“863 计划框架下的工程管理模式”,在实验设计与接口技术、高空平流层气球吊篮载靶特性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先后担任“863”某主题总体论证专家组秘书、成员、专家组副组长、组长。

图/绵阳广播电视台


负责承担的某试验样机是一项规模大、难度大、集成度高、涉及学科广泛的科学工程。如何从实验室的实验装置走向外场系统,系统如何设计等,在当时毫无研制经验和借鉴的条件下,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既有科学问题也有工程技术问题。

作为国家高技术“863” 计划某工程中心主任和系统技术总负责人,范国滨系统思考,提出了系统研制的总体设想和思路,执笔完成了总体技术方案设计、指标体系分解和系统设计及工程方案设计,并通过了国家级评审。在工程设计中,他通过系统结构特性分析、系统内外部振源分布及振动影响等研究,首次创造性提出的“双层独立支撑隔振致稳”的机动平合结构的设计思想和六自由度外场对接调节结构思想,成功解决了大型复杂系统在野外环境高精度安装对接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系统的外场稳定工作。所有这些设计思想在后续装备研制中得到应用。

在试验过程中,范国滨表现出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与胸怀大局的将帅风范,得到参试单位的高度赞誉和一致认同。他以“全国一盘棋”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协调数十家参试单位的关系,统筹兼顾,凝聚各方力量,调动一切因素,使兄弟单位精诚团结、通力协作、圆满完成了工程研制、集成联调与达标验收,实现了我国该领域系统从无到有的跨越。

该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于2000年通过国家验收,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带动了我国该工程研制领域一系列核心技术和重要的支撑配套技术的进步,是我国高技术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为更高性能高新装备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于在高技术研究上的突出贡献,2001年2月,范国滨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先进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与时任领域首席科学家杜祥琬院士一起受邀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获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

图/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几年前,国家某试验基地。北风呼啸, 呵气成冰。某重大外场试验在此进入最后的决战时刻。总控室内,该系统总设计师、技术总负责人范国滨试验前决策了参数装定,此时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上的图像。随着现场指挥员不失时机的一声口令 “发射”。“一、二、三……”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计着秒数,紧张地等待奇迹的到来。数秒后,显示屏上显示出领域图像。“成功了!”范国滨率先喊了出来。喜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大家万分激动地跑出试验大厅,欢笑着、蹦跳着、相抱着,为胜利而欢腾,为这份向党和国家交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完美答卷而欢庆!

回想起当初的研制过程和在试验场奋战的场景,范国滨不禁感慨万千:

该系统是我国第一套基于特殊需求而研制的。从项目立项、工程研制到最后的技术验证试验只有短短的两年半时间,压力前所未有,且有巨大的战术挑战。

范国滨作为系统总设计师,充分发扬“全国一盘棋,优势互补”的“863”团结协作精神,抓住系统研制关键环节,会同其他兄弟单位、专家围绕如何选取工程化途径等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发扬群策群力,展开多次研究讨论。

在关键技术问题的提出、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全局性问题及技术方向的把握上,充分体现出范国滨作为系统总设计师的作用。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试验,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验证了该高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该领域发展历程中具有新的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

40多年来,范国滨承担的都是高技术领域具有开拓性的国家重大项目,涉及学科多,参试单位广,工作条件差,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往往遇到种种意想不到的困境。每每在最困难之际,范国滨以刚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乐观的态度,为大家注入强心:激发团队战胜困难的信心,点燃队员探询未知的热情。同时,他总能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敏捷的思维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显示出优秀的承担和组织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正是有像范国滨这样的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弄潮儿”,我国高技术研究取得了喜人成果。

图/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


作为国防科研的中坚力量,范国滨为解决国家低空安防这一世界难题,成功研发低空卫士系统,标志着激光技术应用于国家安防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维护国家领空安全做出卓越贡献。“低空卫士”系列激光拦截系统,提出并实现分体组合式激光系统的新构型,突破了高效高品质激光合成技术、快速拆装式光学组装技术、耦合光路一键校准和跟踪转台分体设计等一系列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光机电热接口的快速链接,有效解决了城市密集区、高层建筑屋顶等各类复杂区域部署的难题,提升了对具有随机扰动目标的轨迹预测能力,实现了对低慢小目标的稳定跟踪,建立了真假目标的时空相关性判据,有效降低目标自动提取的虚警率,为国家低空安全保驾护航。

同时,作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师和电子与信息技术学科主任,从高技术的学科规划、发展思路和具体立项、技术路线确立到纳入发展体系,范国滨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非常注重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队伍的培养。不管是整洁明亮的科研室里,还是环境恶劣的外场试验中,范国滨总会悄然来到科技人员身边,亲切地向科技人员询问进展情况,与大家一起分析数据,探讨技术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在承担繁重科研任务的同时,他作为博士生导师,亲力亲为,先后指导培养了10余名博士、硕士。今天,他们已走上科学研究工作岗位,在国防科研战线上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绵阳市科协主席,范国滨立足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多年来深入一线,为地方企业“把脉问诊”,通过“保姆式”服务,就企业科研难题深入对接、悉心指导,成功帮助绵阳市多家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他牵头建立西南科技大学院士工作站,助力绵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相关配套项目在绵阳落地。

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以育人为己任。范国滨极其重视人才培养,突出人才为本的理念,积极参加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多年来,他为西南科技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南山中学、北川中学等学校数万名师生做学术报告,激励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争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四十多年来,范国滨勇担时代使命,精钻科学技术;立大志于一事,做大事于一生;心系国家发展,关爱下一代成长。用行动诠释家国情怀,以实效绽放生命芳华。
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人才中心

举报/反馈

中国科协之声

16.6万获赞 111.9万粉丝
中国科协官方公众平台。传播科协声音,凝聚价值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