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年了,她用抑郁症来要挟家长,我们给她到大医院心理科看医生找专家,给她抽血化验,心脑电图等几项检查,都是正常,只有女儿自己在电脑上做的主观测试题,显示不正常,测试结果是:重度抑郁症。”
最近在头条上看到一篇讲述了妈妈和抑郁女儿持续三年互相拉扯折磨的文章,文章的作者也是那位妈妈,她用文字描述了三年来对女儿的心态变化,从担忧自责、期望女儿改变好转,慢慢变成无法理解、和女儿出现争执对抗,到如今的伤痕累累、不想再管女儿。
妈妈的心态在一点点改变的同时,女儿也在往堕落的深渊不断下滑,而这篇文章令我触动的原因,在于它所描述的情景,是向我们求助的许多家长都曾经历过的情景,这位妈妈也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里话:我的孩子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身为家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分享一些我们在工作上的经历,帮助各位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且做出合适的面对。
青春期的心理问题,成因是复杂多样的,行为表现也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原因在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面临着客观存在的升学问题,学业上的压力会让孩子分不出精力去照顾心理,这就容易导致情绪积压,而当情绪爆发之后,学业反过来就成为孩子“攻击”的对象,他们会将表露出来的情绪暴躁、心悸失眠归因到学习上,暂时离开当前环境、让自己休息一下则是直接的解决方法。
但是当孩子开始休息放松,慢慢懈怠学业之后,有的孩子的状态就一路下滑,甚至慢慢厌学、开始沉迷手机和游戏,家长这时候会出现许多疑惑:他是不是没有出问题,只是想找个借口给自己偷懒呢?
不只是家长有这个疑惑,孩子其实也不太了解自己的情况,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出现了问题后,会上网查找资料,搞清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但上网查到的结果不会太准确,这是因为网上信息混乱且庞大,而孩子缺少相关知识,没有办法根据信息来确定自己的情况,他们在“自诊”的过程会伴随巴纳姆效应和自证预言现象,比如说一些只是抑郁状态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当问题出现之后,对结果产生影响的是孩子和家长对待问题的态度。
如果家长和孩子的意见一致,那么他们就能共同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家长不接纳孩子的情况,和孩子存在观念上的冲突,那么孩子的问题恶化严重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我们咨询过的小C便是如此,他因为玩手机导致成绩下滑,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害怕老师的严厉批评,这些因素让他不能继续学习了,而他的家里人认为他只是矫情、偷懒,觉得他个自己找了个完美的借口,通过抑郁症这个原因在家里玩。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如果要将孩子从困境中拉出来,需要做到两件事。
一是和孩子站在同一阵营。假如说你不希望孩子整天在家里玩手机,那么你要面对的是孩子“玩手机”这一行为,而不是孩子自身。尝试着将出现在他身上的问题和他自己分割开,不要说“你看看你整天就会玩手机,就只会偷懒”,这样的话语不仅给孩子贴上了懒散的标签,还把他和爱玩手机这一行为绑定了起来。
二是让孩子学会更好的解压方法。在当下的社会里,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太多了,他们能够选择的解压方式又太少了,当他们被压力击垮时,所能想到的第一个事情是逃避,逃避虽然有用,但是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有时候在舒适圈里面待久了,他们也会不太愿意离开,更好的解压方法,比如合理归因减少自己的愧疚感,克服并超越自卑感等等。
我们也知道,有时候实际的反馈总会和预期相差甚远,家长们可能付出了很多,但是孩子的情况却始终不见有改变,这种时候或许求助外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