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寒晖(1902-1946,河北定县人),人们大多想起的是他的成名曲《松花江上》,还有少部分人知道他的《军民大生产》,再深入一点就谈不上来了,甚至绝大多数人以为张寒晖只是一个音乐家。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和张寒晖的英年早逝有关,也与现有文章研究宣传的局限性有关。这对张寒晖来说是不公正的。张寒晖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从17岁参加五四运动开始,先后从事戏剧、文学、音乐、报刊编辑等工作,既会编剧、谱曲、演戏、导演,又会教书、造纸、组织生产,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坚定革命者。鉴于现有文章介绍张寒晖时多止步于他教学的凤翔县竞存学校,到延安后的生平仅寥寥数笔,本文搜集相关资料,集中介绍张寒晖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地区近五年的革命活动,以弥补张寒晖研究宣传的薄弱,也向这位人民艺术家致以崇高敬意。
初到照金、马栏,指导剧团,采制中药,创办纸厂
1941年7月中旬,国民党特务包围、搜查了张寒晖工作和生活了近三年的竞存中学,逮捕了部分进步师生。在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为了保护张寒晖,中共陕西省委安排交通员于8月将他和女学生刘芳接进陕甘宁边区。
8月下旬,张寒晖到达照金。照金是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山区根据地,陕西省委机关当时在这里。照金有个综合性文艺团体西北剧团,既唱秦腔、眉户,也演歌舞、话剧。张寒晖刚到这里,省委就安排他到剧团去辅导和教歌。张寒晖不顾身体虚弱,奋发工作起来,一边教唱抗日歌曲,讲授表演和编导知识,一边学习秦腔、眉户和当地民间音乐,很快就与剧团建立了亲密关系。
◆张寒晖
11月,陕西省委机关迁至旬邑县马栏镇,张寒晖一并前往。这里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也是关中分区地委所在地,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工作和战斗过。张寒晖自觉服从党组织的分配,被安排在省委搞经济工作。
经济工作并不是张寒晖的强项,但革命需要使他努力为之奋斗。他经常深入关中农场,和农业专家一起研究农业生产问题。他看到,由于敌人的围攻和经济封锁,这里药品奇缺,又传染着伤寒、疟疾、疥疮等疾病,给革命队伍带来很多困难。为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张寒晖背着筐上山挖药材,和省委卫生所的医生一起研究治疗发烧、疟疾和湿疹的中药方。他带人先后从山上采回几十种、大约几百斤药材,经过初步加工后,在一间旧窑洞里搭起架子,分门别类放置好。不久,这个窑洞就成了一个收藏丰富的药材库。
当时,关中分区纸张十分缺乏,省委决定派张寒晖到黑牛窝创建纸厂。此前在凤翔,张寒晖曾向当地纸工师傅认真学习过如何造纸,并利用当地丰富的麦草反复试验,研造出又白又好的新型麦草纸,既增加了纸工收入,又支援了西安的进步文化事业,乡亲们亲切地把这种纸叫作“寒晖纸”。受领新任务后,张寒晖采用凤翔造纸的经验,办起了关中纸厂。但是,马栏当地不产麦子,原料是个问题。经过研究,他发现当地漫山遍野的马莲草可以代替麦草,也是极其丰富的原料。于是,张寒晖带领纸厂的同志们去割马莲草,还发动马栏的机关、团体群众一齐收割马莲草交售给纸厂。不久,关中纸厂生产出大批“马莲纸”,缓解了边区的纸张困难。
到延安,大抓边区文协生产运动
张寒晖在关中分区负责经济工作,前后有半年多时间。期间,边区文协几次给陕西省委来电来文,请调张寒晖到延安工作。张寒晖欣然接受组织上的安排,于1942年春离开关中分区。这时他被组织批准,已和刘芳结婚,他俩兴奋地步行奔向延安。
早在张寒晖来之前,他的歌曲《松花江上》《去当兵》等已经在延安的革命青年和八路军中传唱开了。边区文协以巨大的热情欢迎他,文协负责人、著名诗人柯仲平紧紧拉着他的手说:“早就听说你这位大众文艺的实干家了!我要了半年才把你要到手。”文协安排他住在延安城南新市场对面的文化山上,并让他担任文协的秘书长和总支组织委员,后来又兼任了文协大众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边区文协的全称是“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成立于1937年11月,是中共西北局领导下的文化工作部门,除了设有戏剧、美术等委员会以外,还领导着民众戏团、边区艺术干部学校、西北文艺工作团(简称“西工团”)等文艺单位。文协同志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为创造民族的、大众的文化而努力奋斗着。
1942年前后,正是陕甘宁边区经济十分困难、中共中央提出大生产运动的时候。张寒晖看到文协机关干部和群众的生活非常艰苦,就主动争取领导文协开荒生产的任务。柯仲平拒绝了他的请求:“‘敲锣卖糖,各管一行’,你是戏剧、音乐方面的专家。当然,还能搞工业,搞造纸。但是我们请你来,是希望你把群众的戏剧和音乐活动领导、开展起来的!”张寒晖说:“现在延安已集中了大批音乐专家,正在鲁艺和边区音协发挥着重要作用。眼下生产运动最需要人,还是让我去搞生产吧!”当时,文协的生产搞得不好,确实需要一个得力干部来领导此事。看着张寒晖真诚的要求,柯仲平最终同意了他的主动请战。于是,张寒晖兼任了文协生产委员会主任,信心十足地带领大家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2年冬,张寒晖带领文协20多个十六七岁的后生到延安以东十余里的李家渠开荒,准备为文协办一个蔬菜、副食基地。当时,地冻三尺,山野冰封,他们住进农民遗弃的破窑洞里,挂个草帘挡风防狼。白天,他带头开荒、打井;晚上,他组织大家学文化、学算术。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他们在这里种出了西红柿、黄瓜、辣椒、豆角等,为改善文协群众的生活迈出了第一步。张寒晖种的一个南瓜重40多斤,还被挑去参加了边区农展会。1943年冬,张寒晖又带着文协同志在南泥湾附近的中庄勘测农场场址,建立了文协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大家的艰苦努力下,文协全体成员圆满完成了各自的生产任务,收获的粮食除了上交,还有不少剩余。
在张寒晖等人领导下,经过大家的努力,文协的生产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他们开了三处杂货商店,办了一个杀房(杀猪卖肉)、一个磨房(加工粮食),还利用在中庄农场生产时搞到的蛇皮,做成二胡、三弦等乐器售卖。有了收入,同志们的生活很快得到了改善。
指导艺术创作,正确对待整风
张寒晖在担任文协秘书长的近两年时间里,由于繁重的行政事务和生产运动,他自己的创作活动基本停止了,但他一直热心支持和组织文协的同志们搞创作。
张寒晖到延安仅一个月,中共中央于1942年5月召开了著名的文艺座谈会,张寒晖和柯仲平、马健翎等代表文协参加了座谈会。会上,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即为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服务。他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的过程。”
◆张寒晖(右一)和同事合照。
张寒晖把毛泽东的讲话当作行动指针和理论依据,对自己所走的大众化道路更加有信心了。他依照讲话精神,经常深入文协所属各单位、团体中去,深入农民群众中去,和他们谈论眉户的曲调,琢磨秦腔的板眼。他曾反复指出:秦腔的发声方法不够科学,特别是花脸的唱法,应该作适当的改进。
有一次,张寒晖专门对西工团作了题为《学习民间音乐问题》的讲座。他说:“学习民间艺术,要会钻。要能钻进去,还要能够顶出来。钻进去,就是要热爱它,用功学,彻底掌握它的规律。顶出来,就是不要受传统艺术的束缚,自由灵活地运用它的规律来为人民服务。所以,学习民间艺术的正确方法,就是六个字:钻进去,顶出来。”同志们亲切地称之为“六字诀”。他还比喻:“钻进民族音乐的土壤之中,如果顶不出新苗来,就会腐烂在那块土地里。”这些话讲明了学习民族遗产和推陈出新的辨证道理,是张寒晖多年学习民间艺术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正当张寒晖带领着文协同志全力投入生产运动和艺术创作时,延安整风运动转入了“审干”阶段。康生于1943年7月搞起所谓“抢救运动”,大搞逼供信,把从大后方和沦陷区来的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打成“失足者”,扣上各种反革命帽子,实行残酷斗争。一时,陕甘宁边区“特务”如麻,人人自危。
在“抢救运动”中,竞存中学党支部被说成是“假红旗”,张寒晖成了挨整的对象。早前西安事变后,张寒晖受地下党指示,还参加过东北军,挂过中校军衔,更被打入“特务”之列。连他那首成名曲《松花江上》,也被说成是“散布悲观情绪,瓦解革命群众斗志”。他被召回文协接受审查,晚上还有人监视他的行动。
张寒晖有着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但缺乏党内斗争锻炼,面对挨整的现实,他一度想不通。但是,作为一个正直、无私的共产党员,他不相信身边那么多同志是“反革命”,更不承认自己是“特务”。他认定,自己跟着共产党走决不会错,事情迟早会弄清楚的。因此,他服从组织决定,遵守党的纪律,忠实撰写传记材料,把在白区的斗争经过详尽地向党组织进行了汇报。
不久,毛泽东等人发现了审干扩大化的严重错误,及时作了纠正,还亲自出面承担责任,并为受冤屈的同志进行甄别平反。从“抢救运动”中解脱后,张寒晖和文协同志很快又开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和艺术创作。1944年初,张寒晖还为西工团导演了《走私》《赵家店》《本地货》等剧目。
到陇东,吸收民间音乐创作《军民大生产》
1944年7月,为了准备即将召开的边区文教会议,筹委会组织了五个工作组分头下乡,开展调查研究和宣传工作,张寒晖去了甘肃省华池县城壕村,在那里开展识字运动。此前,文协西工团曾到陇东演出几个月,在那里收集了上百首民歌。张寒晖被这些富有泥土气息和高原风味的曲调所打动,下决心要去陇东走走。
到城壕村第二天,张寒晖就扛着锄头帮变工队锄地,他那熟练的农活,立即取得了村民的信任。休息时,张寒晖席地而坐,和变工队队员聊家常,然后结合大家的姓名、庄稼的名称、干活的名称等,教他们识字。城壕村人识字热情很高,不但男人们都来学,连婆姨们也都抱着娃娃来上识字班了。于是,工作组又在附近几个村办起了扫盲夜校。在1944年秋天的边区文教大会上,城壕村被评为模范文教单位,张寒晖被评为模范文教工作者。
在陇东工作的日子里,张寒晖还有一个大收获,他学会了许多陇东民歌。房东婆姨是一位很好的民歌手,平时推碾、和面、烧火、纳鞋底的时候,她都哼着动听的民歌。张寒晖又找民间艺人谈话,请他们唱曲子,工作组记谱。就这样,他学到了《推炒面》《东凉》《走宁夏》《卖悄悄》等调子和歌词。
1945年春,张寒晖改任边区文协戏剧委员会委员。不久,他再次来到关中分区,协助和指导关中八一剧团。关中八一剧团的前身之一是西北剧团,张寒晖刚进边区时曾与剧团上下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听说他过来了,大家纷纷前来看望。当时,剧团到处去演戏,张寒晖就跟着剧团东奔西走,了解民情,体验生活,汲取营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
五六月间,张寒晖随剧团到陇东作慰劳军民巡回演出。一天,在半路休息时,他将演员们召集到一块,教唱他创作的新歌,这就是《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是他根据《推炒面》的调子填的新词,并且改变了原曲的速度、节奏和装饰音用法,使整首歌充满生气勃勃的生活气息,充分反映了边区军民贯彻党中央号召、生产抗战的热潮,大家一听就非常喜爱,一学就会。
张寒晖的创作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填词,除改造《推炒面》曲速、节奏外,他还从陇东夯歌中吸取营养,使《军民大生产》具有了豪放、刚健、雄壮的风格。填词时,他大胆创新,使用了“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吱咛咛咛吱咛咛咛”等富有劳动特色和节奏感的衬词,渲染出一派热烈气氛和军民欢腾的景象,使歌曲更为活泼、生动。这是张寒晖贯彻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生活,和工农兵结合后,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宝贵成果。
不久,在南下爷台山慰问演出时,《军民大生产》被关中八一剧团采用领唱、齐唱、轮唱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期间,《军民大生产》的歌词经历了三段变五段、又变十段的过程。起初,张寒晖仿照《推炒面》只填了三段歌词。由于强烈的演出效果,大家对它的表演形式进行了艺术加工,演员们化装成农民、八路军等不同人物,又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使之成为一个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但是,三段歌词显得太短了,大家要求张寒晖再增写几段,他就补写了两段,加入了八路军练兵备战、边生产边战斗的唱段,特别是在第五段歌词中增加了队列口号,使歌唱显得更加威武、雄壮,阵势热烈感人。爷台山慰问演出时,歌词又增加到十段,所以叫《边区十唱》。
张寒晖离开关中分区后,《军民大生产》一直被剧团演唱着。他们带着这个节目,从关中演到陕北,演到山西,一直演到新中国成立,成为人人爱唱、众口皆碑的新民歌。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领导编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把这首歌编在第四场《抗日的烽火》中,并且指出:《军民大生产》“是当时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把我们饿死的情况下,边区军民响应毛主席号召,展开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战胜一切困难,支持抗战,而产生的时代强音。”这是对《军民大生产》崇高而恰当的评价。正因为它反映了时代的声音,展现了抗日军民的精神风貌,所以成为永恒的红色经典歌曲。
回归主业,创作秧歌剧配合民主选举和自卫反击
张寒晖学的是戏剧,最擅长的也是戏剧,改任文协戏剧委员会委员后,他有时间和条件创作新的戏剧来服务革命事业。
1944年秋,陕甘宁边区普遍开展了选举,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大事,也是几千年来普通群众第一次行使民主权利。为协助政府搞好这项工作,帮助对选举很生疏的群众提高认识,张寒晖搜集素材后,编写了独幕秧歌剧《从心里看人》。这部剧讲的是父亲、母亲和妹妹一起劝导有糊涂认识的哥哥,选举时不能光从表面上看人,而要从心里看人,选好心耿直、办事公道的老乡长连任。创作时,张寒晖采用了大量民间音乐,特别是唱段《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说出了边区老百姓的心声。这部剧解决了选举中的大问题,对延安的选举工作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张寒晖歌曲集。
1945年春,张寒晖来到关中八一剧团。这时,关中分区五个县的选举工作还在进行。由于关中分区毗邻白区,比较动荡,选举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出身好、能力强的群众不愿出面当干部,一怕工作得罪人,二怕形势变了遭灾殃。张寒晖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把《从心里看人》进行了修改。这一次,是父亲、母亲和妹妹一起劝导有能力的哥哥,不要怕这怕那,要接受大家的推选当村长,为大家服务。巡回演出后,也推动了关中分区的选举工作。
1945年7月,胡宗南部两个师突然向关中分区淳化县的爷台山发起进攻。当地军民进行自卫反击,粉碎了他们的军事挑衅。关中八一剧团奉命去前线慰问演出,张寒晖创作了秧歌剧《拥军》。这是一出表现边区人民支援前线的小歌舞,同样用了很多眉户调,很受战士喜欢。
爷台山慰问演出后不久,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党中央将大批干部召回延安,准备分配到各地工作。张寒晖于10月离开关中分区,回边区文协继续工作,又创作了大型秧歌剧《打开脑筋》(又名《争取俘虏》),来配合我自卫战争。遗憾的是,由于形势紧张,这部剧未能演出。
文化山上葬寒晖,红色经典永流传
1945年底,中共中央发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派出大批干部和部队挺进东北。张寒晖也非常想去,他对妻子刘芳说:“要解放东北了,我们一起去东北工作吧!我创作了《松花江上》,别人都以为我是东北人,可我至今没见过松花江。现在有希望了,我要去看看。解放东北更需要人啊!”但是,由于身体原因,这个愿望未能实现。
由于长期艰苦的工作以及生活失调,张寒晖身体十分虚弱,同志们劝他注意休息和治疗,他总是说“不要紧,不要紧”。为革命,能多做一点事,他就要拼命多做一点;为个人,可以少麻烦公家一分,他就要尽量减少这一分。只是天气寒冷后,他会坐在窑洞外晒会儿太阳,饶有兴趣地讲述家乡的事情,什么中山国、定州塔、定州贡院,什么定县烧鸡,还说定县老乡都是直心肠、热心肠,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
1946年初,张寒晖身体状况恶化。3月初患重感冒后,他自己没当回事,别人也没料到会发生意外。突然,他的病情转为肺水肿,并开始昏迷。同志们立即将他送到医院抢救,却因缺少药物,张寒晖于3月11日晚逝世,年仅44岁。
张寒晖病逝的消息传出后,文协同志和延安文艺界都十分悲痛,惋惜文化战线又失去了一位勇敢顽强的战士。3月13日上午,举行张寒晖葬礼,200余人参加送别。当那凄厉、悲伤的唢呐声响起,送葬的人们无不掉下眼泪。
张寒晖被安葬在宝塔山南边的文化山山坡上,他生前在这里开过荒,亲手种出了西瓜和玉米。入葬前,200多人齐声唱起了《松花江上》。墓前,竖立着一米多高的红砂石墓碑,上面刻着:“人民艺术家、《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之墓”。朴实无华的石碑,象征着张寒晖艰苦朴素、勤恳奋斗的一生。柯仲平声泪俱下地朗诵了他写的悼诗:“文化山头葬寒晖,一把土来一把泪!你在这里开过荒,这里把你来安葬!……松花江,延河水,永远陪你唱人民的歌!”往日老柯那炸雷般的声音,今天变得像呜咽的流水,让人听着心碎。
3月24日,张寒晖追悼大会在边区参议会礼堂隆重举行,共700余人参加。由于没有遗照,追悼会上悬挂的张寒晖像,是文协同志照着他的遗容画的。当晚,还举行了“纪念寒晖同志晚会”,西工团、民众剧团演唱了张寒晖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和戏剧。所有演员和听众都感到:张寒晖仍然活在他的作品中,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
为了纪念张寒晖,边区文协准备编辑出版他的歌曲集。可最大的困难在于收集不到乐谱,因为他的作品大多没有发表过,仅有的发表过的几首,也大都没署名。他的歌曲写出之后,就教给群众演唱了,他本人也没想过要出版歌曲集。怎么办呢?只有把活在人民生活中的歌曲再用乐谱记录下来。于是,文协的同志们,在延安的竞存中学的师生们,还有刘芳,互相提醒,互为补充,边唱边记,终于整理出了一些歌曲。
根据大家整理的曲谱,文协编辑出版了《张寒晖同志遗作歌曲集》,前言中写道:“他不是音乐的专门从事者,他所创作的很多歌曲,大部分是为当时当地某一个时代或某一件事情的需要而唱出,因此,他很少去发表它,多半是挂在人民的口中,印在人民的记忆里!在他的歌里,我们听到的是千千万万人民的哀诉、欢笑、愤激和呼号,在风格上带有浓厚的民歌风和乡土味。”这些话,指出了张寒晖歌曲创作的意义所在和艺术特色。
是的,张寒晖自从投身革命,就成了坚定的革命者、忠诚的共产党员。起初,他以戏剧为武器,奋起抗争。但受客观条件所限,歌曲逐渐成为他最便利的革命工具。他以戏剧创作跨入音乐创作,谱写了一批具有时代性、艺术性的歌曲,抒发了对国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作曲家,他的很多歌曲也没有发表过,但是,他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回应了革命事业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他虽然早早走了,他的歌曲却在中国人民心中永存。他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及陕甘宁边区军民轰轰烈烈的革命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篇章,他既是艺术殿堂的大师,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松花江上》催人泪,《军民大生产》鼓人心;人民歌手长眠处,黄土而今犹带香。无论何时何地,每当耳畔响起这两首熟悉的旋律,人们都会想到歌曲作者、人民艺术家——张寒晖。
来源:党史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