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绵阳4月5日讯(记者 乔永祯 摄影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绵阳也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从文化融合角度出发,打造了新时代绵阳特色教育体系样板,让教育成为了绵阳的一张亮丽城市名片。
近日,“我们的家园”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了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和绵阳普明中学,感受各民族学生手足相亲、共同进步的校园氛围。
多民族学生同跳民族舞
北川七一职业中学:发展职业教育 共育民族团结之花
北川羌族自治县七一职业中学是一所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内有羌、藏、彝、回等13个少数民族师生1500余人,占比40%以上。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如何让同学们尽快融入学校大家庭?北川七一职中校长付红梅介绍,为了让不同民族的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能够更舒心,相处更融洽,学校成立了由各民族学生组成的民族联谊会,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互联,让他们实现自我约束、自主管理、主动学习、共同成长。“同时,我们还搭建了‘中华民族大舞台’,让各民族师生同唱民族歌、共跳民族舞,增强民族自信。
据悉,近年来七一职业中学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国际视野、民族情怀、大爱教育、多彩未来”的办学定位,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技能强国梦”为主题,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比如,‘三进’中的‘进课堂’,我们分期、分年级开设思政课程,教师从课程特点出发,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寓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实效力,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付红梅说道。
学生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的实训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水平的技能技术,因此职业教育成为了教育体系当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职业学校,北川七一职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法。
在汽车维修实训中心,机器轰鸣。“这个动作,要稍微轻一点。”校长助理、实训处主任方全双正在教授门板修复和车身焊接,学生们在一旁认真听讲。“目前汽修专业有200余名学生,为了紧跟产业发展方向,学校两年前就专门开设了新能源车教学课程。”方全双说。
“学校一直以来不断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为学生们营造浓厚的技能培训氛围。”付红梅说,学生们在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上获得了多项大奖,通过提升职业技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绵阳普明中学:以“文化同构”为核心 打造多民族学生共融的大家庭
民族教育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而绵阳普明中学多年来终帮扶培养甘孜、凉山、阿坝等地区的学生,聚焦他们的学习生活,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服务工作,针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老师也会重点关注并且提供个性化指导。
普明中学学生正在认真上课
“现在校生中有藏、羌、彝等11个少数民族,近500名学生。”四川省绵阳普明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曾祥均介绍,学校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发展青年身心 培养健全国民”办学理念,建立起“一核三维四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体系。
“在德育方面,学校开展德育自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方面,针对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老师们利用周末时间为其补课;生活管理方面,学校对离家较远的孩子进行特别的关爱,组织过集体生日等。” 曾祥均说。
曾祥均介绍,针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学校会重点关注并且提供个性化指导,同时学校还构建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对我们都非常好。”杨蕊的家在甘孜州康定市,由于路途遥远,每年只有寒暑假期才能回家。“高一刚来学校的时候很想家,趁教室没人的时候就会悄悄流泪,这时班主任就会过来给予关心和安慰,心里感觉很温暖。”
从普明中学毕业的少数民族学生为学校送去的锦旗
据了解,近年来普明中学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发展青年身心 培养健全国民”的办学理念,构建“五融合并举”动态链,民族教育工作成效显著。2015年获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0年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