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杩槎,放水啰!”随着主祭官一声令下,杩槎开处,一江春水从此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都江堰畔欢声雷动。今日,以“上善若水·天府粮仓”为主题的2023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景区飞沙堰溢洪道盛大启幕,千余位观礼嘉宾身着汉服沉浸式参与放水大典,来自厄瓜多尔、泰国、马耳他的驻华大使,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公使以及波兰、智利、西班牙等17个国家30余位驻蓉驻渝总领事、领事官员及代表受邀体验水文化。
放水节在一场大型音舞情景剧中拉开帷幕,全剧分天府好水、堰灌百川、千古伟业三个篇章,生动讲述了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堋江建堰,造福川蜀百姓的如烟往事。祭祀大典环节,来自成都、德阳、绵阳、眉山、乐山、资阳、遂宁7市40县(市、区)的灌区代表满怀虔诚与感恩,纷纷呈上祭品,这些祭品都是当地得都江堰灌溉之利,所产之特色物品。
当灌区代表捧着金灿灿的稻谷、黄豆、玉米,水灵灵的白菜、萝卜、黄瓜、菠菜、莴笋、芹菜、番茄,甜蜜蜜的猕猴桃、水蜜桃、梨子、橘子、柚子等列队走进现场时,许多观众感动得眼里噙满了泪花。来自成都的观众告诉记者:“我是一个老成都,我一直以为都江堰只灌溉成都,今天才知道,原来有40个县至今都在享受2000多年前李冰带来的福祉。”
拉杩槎活动还特别邀请了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Carlos Larrea)、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Arthayudh Srisamoot)、马耳他驻华大使约翰·巴苏蒂尔(John Bustill)三位驻华大使以及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公使默罕穆德·西德(Muhammed Seid Yimer)等4名驻华使节,邹仁松、汤虎、王小琴、韩娇、王国平等都江堰6名新堰工参与,旨在希望新堰工传承李冰的大国工匠精神,投身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同时,期待通过国际友人的亲身体验,把都江堰的故事讲给世界。
“今天是中国传统清明佳节,观看放水大典后,我深刻感受到中国民众从古至今对自然的尊重,这一习俗能传承至今实在难能可贵。”身着汉服的厄瓜多尔驻华大使卡洛斯·拉雷亚感慨道,厄瓜多尔与中国一样,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希望未来双方在该领域可以继续深化交流,开展合作。
据了解,至2022年底,都江堰灌区涉及幅员面积达2.86万平方公里,承担着为灌区2500万人口提供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等其他综合用水的任务。灌区集聚了四川近1/3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四川1/3以上的国民经济总值,是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命脉,对四川粮食生产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作用。
放水节当天,由都江堰市文体旅局、都投集团下属文旅集团联合开展的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暨民俗巡游系列惠民活动也同步上演,开城门仪式重现秦朝守城军队护卫古城,举行队列仪式和迎宾仪式的历史氛围;身着汉服的巡游队伍带领游客在都江堰古城区及文庙拍照打卡;祭祀孔子活动、传统汉服宫灯制作和传统“六艺”体验让游客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离堆公园伏龙观广场上,都江堰光明团结小学、灌州小学、聚源小学、中兴学校、柳街中学、李冰中学六个艺术工作坊代表亮相清明放水节,展现具有天府文化特色的艺术教育成果。
新闻多一点:
现场直击“2023都江堰放水节”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直播观看人次达37万
春风十里,岷水浩荡。 2023都江堰放水节启幕当天,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将镜头聚焦放水大典,锦观新闻视频号、百家号、优酷、腾讯等多平台同步直播,观看人次达到37万,实现历史新突破。
上午10时20分,距离直播正式开始还有10分钟,“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视频号直播间里就已经有许多网友在线“蹲守”。在直播镜头下,随着悠扬的劳动号子响起,堰工们手握长锸,抡起锄头,挖河沙、背泥巴、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编竹笼、扎杩槎……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
近一个半小时的现场直播,给网友们带来了一次沉浸式的观感体验,为大家生动讲述了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堋江建堰,造福川蜀百姓的如烟往事。“幸福来之不易。”“感恩先贤。”“祝天府之国,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直播间里,网友们互动热烈,大家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和感动。
据了解,都江堰之所以长盛不衰、造福至今,就在于它坚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每到冬天枯水季节,为了清淤淘滩,人们便在渠首用特有的“杩槎竹笼截流法”筑成临时围堰,淘外江时拦水入内江,淘内江时拦水入外江。清明正逢农忙时节,成都平原急需用水春灌,便在渠首举行隆重的放水仪式,砍开拦河杩槎,引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灌溉成都平原,都江堰放水节也因此而得名,并于唐宋时期渐成规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周滎鸿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