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甜城
在内江市市中区翔龙山“摩崖造像”遗址内,静静地立着一座承载了内江两大历史名人笔墨才情的“大千诗碑”。
“一声牧歌何处来,万户千门此处开。识得此中真实义,不知那地有安排。”碑中诗为张大千先生早年重书,其作者是有“蜀中四大家之一”盛名的明代礼部尚书赵贞吉。诗文中的“真”与“实”,是这位先辈奉行“经世致用、就实黜虚”的毕生追求。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部南下劫掠,抵达北京城外,向明王朝要挟索贡。朝堂上众臣皆默,唯赵贞吉挺身而出,奉上具体战策,力排主和之议,避免了明王朝议和后可能导致的“岁遣重使,输以岁币”局面。
时移世易,隆庆四年(1570年),俺答孙把汉那吉部率众降明,众臣就“是战是和”问题争论不休,赵贞吉又力议主和,接受归降,促成“隆庆和议”,换来明朝与蒙古边境数十年的和平互市。
从“庚戌之变”主战到“隆庆和议”主和,赵贞吉能在纷乱时局里冷静审视国情时势,务实地做出利国利民的精准决断,成为他求“真”务“实”的直观写照。即便离开庙堂、归乡休养,他也坚持建学堂、治农水、修祠堂、讲学著书、惩贪治霸,用“真”与“实”惠及乡亲。
为此,当地纪委监委取其“惩贪治霸”故事,创作成廉洁川剧《赵贞吉惩贪》,以巡演方式教育当地党员干部——真察民情、务实重干。(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宇 整理)
举报/反馈

金台资讯

608万获赞 87.6万粉丝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网精选资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