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师杜可竹对漆盘进行髹漆彩绘。
荆州历史文化灿烂,遗产荟萃,有不可移动文物4077处,文物藏品20余万件(套),文物总量和等级居全国第一方阵。
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与空间的深厚积淀,每一项非遗都是活着的历史。如何让文物“开口说话”,让非遗文化传承接续?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荆州文保中心和荆楚非遗传承院一探究竟。
千年文物“活过来”
荆州博物馆里,色泽鲜艳的漆木器吸引游客驻足观赏。“这些大大小小的耳杯、漆盘、漆壶等,展出前都要先‘疗养’。”荆州文保中心博士赵阳介绍。
木漆器修复室里,修复师正在对一个直径50厘米的漆盘进行髹漆彩绘。“它已经‘疗养’5年了。”赵阳介绍,这个漆盘出自谢家桥墓,刚拿过来时彩绘变色,漆膜部分脱落,漆皮些许卷曲。前期经过清洗脱水、干燥矫形、胎骨修复、加固等处理,彩绘是最后一道工序,近期可以送回博物馆。
作为全国著名文物保护单位,荆州文保中心饱水漆木器、竹木简牍、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居全国乃至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内24个省市、90多家文博单位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目前已完成13万枚竹木简牍、6000余件木漆器、超500件纺织品保护修复。
悠悠古音穿越千年
3月23日,荆楚非遗传承院斫琴坊内,楚式斫琴师万翔双手抚弦,奏出沉稳有力的琴声。
楚地斫琴技艺起源于楚国,是楚文化的重要符号。
“起初,古琴长啥样,有多少种琴式,完全不知道。”万翔说,只能靠翻古籍、访民间,自己琢磨。
斫琴颇为讲究。“木料要选上好的梧桐木,音色才能保留古琴的原汁原味。”万翔介绍,选料、开模、造型、掏槽腹、髹漆、上弦、调音,制作一把楚琴需要两年时间。
20多年来,万翔结合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创新楚地斫琴技艺,复制制作千余张古琴,成为湖北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有5名斫琴弟子和380名古琴演奏弟子。
楚地斫琴技艺逐步闻名于全国,“荆州斫琴师”也成为省级劳务品牌。
非遗传承有了“荆州模式”
在葫芦上烙画、将贝壳雕刻成工艺品、用彩线刺绣出精美图案……荆楚非遗传承院是文旅部支持设立的唯一以漆艺为主题的国家传统工艺工作站,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为建站单位,涵盖楚式漆艺、斫琴、淡水贝雕等1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目前,18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和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签约入驻传承院,从事非遗保护、传承、教学和生产工作。去年,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在荆州成立。
传承院董事长许小兰介绍,荆州市在4所高校开设荆楚文化必修课,设立“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楚简制作技艺”“楚绣”“汉剧”等27门精品课程,吸引近5000名学生修习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推动荆楚非遗传承院提档升级,探索建立了“非遗+职教+公司”传承的“荆州模式”,将传承技艺市场化、职业化,每年提供新就业岗位近8700个,非遗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
目前,荆州已有11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5个项目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个项目被列入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荆楚非遗传承院的升级版——非遗工匠小镇在纪南文旅区动工,建成后将成为文化传承、非遗展示、传习研学之地。(记者 孟静 通讯员 陈义华 权丽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