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心理地位是对自身和他人的基本信念,在运作过程中,会影响到个体与周围人的关系。
初中生心理地位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心理地位可以显著预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在婚姻关系中,处在不同心理地位象限的夫妻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处在“我好你好”象限的夫妻婚姻质量,相较于处在其他心理地位象限夫妻的婚姻质量要高很多。
除此之外,亲密关系满意度会受到认知方面的影响,而心理地位是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的基本信念。
处在大学阶段的学生,关系中较为重要的亲密关系会受到心理地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心理地位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提高学生的心理地位,从而改善亲密关系满意度。
心理地位干预研究目前国内已有研究者对心理地位进行干预,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对心理地位进行干预。
在活动中增强个体对自我的了解,发现自我的价值观,觉察自我对人际关系的期望;在合作类游戏中看到他人的优点,增加对他人的信任。
通过与校方共同制定方案,对个案进行辅导的方式,对心理地位进行干预,采用的方式包括:趣味运动会、家长会、优点轰炸、运动、养小动物等。
基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实施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在对两位研究者的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时发现,采用的团体活动涉及到很多人际互动环节。
通过个体在人际互动中感受到的积极情绪和想法,进而对心理地位进行改善,这与本研究的思路不符。
心理地位是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需要探究的是认知的改变是否对亲密关系产生影响,而不是通过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积极体验来影响心理地位。
人际沟通分析不仅是一种人格理论,而且是一种针对成长和改变的系统疗法。在人际沟通分析理论中。
治疗师主要结合精神分析和完型疗法对个体进行治疗和干预,针对个体的早年经验,脚本形成,自我状态模式等探究个体的脚本。
精神分析和完型疗法的治疗技术需要带领者有长期完善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对带领者的要求较高,不建议研究生担任团体带领者。
认知行为疗法相较于两者,有较固定和完善的团体活动流程,活动的开展依赖于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对家庭作业的讨论,模式化的干预流程有利于带领者学习掌握并实践。
除此之外,心理地位是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的信念,心理地位较低的个体对自身和他人有更多的消极信念和不合理信念。
通过认知行为团体干预,可以帮助成员觉察到在亲密关系中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不合理信念和想法,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可能是基于自身的,也可能是基于伴侣的,即“我不好”或“你不好”。
觉察会带来改变,当个体通过确认自动想法,修改假设,寻找支持/反对证据,判断认知偏差,这一系列活动觉察到自己对自身和伴侣有着不合理的信念后,会在亲密关系中做出相应的改变。
综上,选择认知行为团体理论作为本研究干预的理论支持。认知行为疗法基本理论。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被普遍使用。
CBT在结构化程度、治疗周期、解决问题方面和见效情况上有较大的优势,是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是对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整合,注重不合理信念的改善和替换,从而改变不良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总体是通过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理性情绪疗法和贝克认知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关注于个人的想法、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个体的想法、情感和行为之间有紧密的关联,称为ABC理论。
其中:A指一种刺激事件,事件既可以包括已经发生的事件,也可以包括还未发生但预期会发生的事件,以及在个人大脑中形成的事件。
B表达一种态度和信念,一种思想,一种对外在或内在事物的含义。
C表示一种结局,包括情绪和行为。
ABC理论认为事件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个人对A的观点与解读,例如,如果观点与解释是理性的,正面的,就会有正面的结果C,反之就会有负面的结果C。
所以,理性情绪治疗侧重于对个人不合理的认知进行改进,帮助找到其中不合理的信念,使个人形成理性的认识,进而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
贝克认知疗法是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力和应用范围较广的短期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不合理的认知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与行为反应。人类存在三种认知方式:核心信念、潜在规则和自动想法,不良的情感和行为都与不合理的认识方式相关。
贝克认知治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想要减轻不良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必须从纠正不合理的认知开始。
认知行为团体辅导的特点。以认知行为理论为依据的团体辅导关注信念本身,引导个体觉察不合理信念,进而改善情绪和行为反应。
认知行为作为团体治疗模式有较多注意事项。首先,在大部分的认知行为群体中,群体背景组成是非常特殊和具体的。
小组是一个封闭的组织,一般不能随便进入或退出。这主要是由于认知行为的技巧是一整套的,并且需要不断地传授和学习。
小组会面次数对延续性有一定的影响。多数小组每周约一次,每次1-2个小时,只有在间隔时间较短的频率下开展小组活动,认知行为团体才有效果。
当一群拥有类似特性的人集合在一起的时候,成员们很大概率上是首次与另一个有着类似特性的人相遇。
在团队之初,个人经常会对别人表示惊讶,因为他们会发现,有一个与自己有着相同特质的人,加入了同一个群体。当团队成员描述他们的迷茫和情况时,这种一般化的感觉会被加强。
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帮助成员更好地运用认知行为策略。当群体集中在特定的认知行为策略上。
比如苏格拉底式的问题,以及寻求支持证据/反对证据的时候,群体就会产生效果,这种情况下,群体成员的利他行为会逐渐增加。
举例来说,在收集证据的时候,带领者经常会以一位成员为例来展示苏格拉底式提问的过程。
带领者提出的问题可以帮助成员找到支持或反对自身观点的证据,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参与问题的提问,从而形成一个利他的情境。
在循环往复的问题中,小组成员可以彼此帮助,获取新的知识,或以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和想法。
当一个成员的事例被仔细地讨论后,他将会从多个方面受益,而那些提供有帮助问题的人也会觉得自己对别人有价值。
带领者常常会发现,针对一个想法最好的问题是来自团队中的其他成员。
最后,在认知行为小组中,完成家庭作业非常重要,带领者要引导成员了解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益处。
成员完成家庭作业,会将在一次团体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并且可以激励其他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
干预研究面对的群体是处在亲密关系中的大学生,当他们的心理地位较低时,预期会在亲密关系中出现交往问题。
团体中可能会出现基于亲密关系的人际、事件解决和归因等问题,以及自身对自我和伴侣的不合理信念。
因此,采用认知行为团体理论作为团体干预理论基础。由于女性在恋爱关系中的情绪觉察更敏锐。
在交往中遇到冲突与矛盾时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悲伤、生气、指责等,这会使女生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消极感受,从而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较低。
学历不是影响心理地位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的因素,不同的知识水平并不能对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以及个体感受到的亲密关系满意程度产生明显影响。
在积极的自我意识下,个人会更容易感受到主观幸福感,会更容易进入亲密关系,建立亲密关系。
而当个体对自己有着消极的信念时,会认为自己是差劲的,是不值得被爱的,在这种信念下,不利于建立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