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谭羽清
“我们在临床上最常看到的就是,患者抑郁发作时,会为躁狂发作时的草率行为‘买单’,所以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其实很高,大概能达到20%。”
双相情感障碍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相传很多名人都患有此病,例如梵高、玛丽莲梦露、丘吉尔、牛顿,它因此还被称为“天才病”。
3月30日是天才画家梵高的生日,也是第9个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看似带着“天才光环”的双相情感障碍,其实更像是一片患者难以摆脱的阴影。对此,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情绪及应激相关障碍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马小红教授,了解其背后的真相。
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灵魂像被冰与火缠绕
“它为什么叫双相?因为这类患者的情感表现有两种状态。一方面,患者会经历超常的兴奋状态,另一方面,患者也会经历超常的、难以恢复的低落状态。”马小红告诉记者,双相情感障碍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情绪表现不稳定,有高有低,但都超过了正常可控的情绪状态。
在兴奋状态时,患者往往会出现“三高”症状,即情绪高涨、语言很多、精力旺盛。有时候,他们甚至不怎么需要睡眠,连续几天晚上只用休息两三个小时。
在低落状态时,患者又会完全陷入抑郁,“在双相障碍里面,患者抑郁的发作跟抑郁障碍的发作,从症状学表现来说是没有差异的,表现为情绪很低落、话少、精力比较疲乏,患者还会觉得自己很没有价值,无助无望,甚至产生自残、自伤、自杀这样的行为。”
而这些“高”或“低”的状态一般会持续几周乃至几个月,其中兴奋状态维持的时间较短,通常为1~2周,而抑郁状态则长一些,在2周到1个月间。
困境
自查难、确诊难、治愈难
马小红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杀率很高,大概能达到20%。资料显示,近年公众较为关注的抑郁症的自杀率为10%~15%。但“双相”患者却一直面临着“自查难”“确诊难”“治愈难”等困境,它们就像阴影一样笼罩在每一个潜在或已经确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周围。
“双相情感障碍的自我诊断是绝对不可靠的,通常来说患者的症状越重的时候,自我的识别能力就越差。”马小红表示,在发病时期,患者的认知能力往往会受到影响,意识不到自己的疾病状态,尤其是在“躁狂”发作时,他们甚至会享受发病的兴奋状态,请求医生停止治疗。
当患者来到医院求助,也可能无法被准确诊断,“大部分时候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在临床上是非常容易被误诊、漏诊的,大部分人可能会被诊断为抑郁障碍,而后在治疗过程中才被发现有躁狂症状。”
在治疗方面,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状态、不同发病特点,医生往往需要反复地调整药物和治疗方案。这非常考验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一旦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大部分患者一生都需要借助药物控制它。“它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让患者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但停药后复发的概率最低都在70%左右,所以我们会反复交代,治疗的依从性一定要好,持续治疗,保持药物的坚持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被误解的重性精神疾病
罕见病?天才病?不需要治疗?
作为一种连医生都容易对其判断失误的疾病,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也存在着很多误解。
误解1:没听说过双相情感障碍,它是罕见病。
真相:双相情感障碍其实并不罕见,就精神科的疾病来说,它是很常见,我国成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6%。
误解2:历史上很多名人都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带着光环的“天才病”。
真相:首先,这些名人是否真的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还不好说,因为他们的时代还不能明确地诊断此病,现在我们认为他们是双相情感障碍人群仅是后期推断。其次,就算这些名人真的患有双相障碍,这也绝不能算“光环”,不论是梵高还是玛丽莲梦露,在起伏剧烈的情绪的控制下,他们都没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误解3:双相情感障碍会让人创造力增强,工作效率增高,可以不治疗。
真相:在医学上,双相情感障碍被定义为重性精神疾病。这意味着,相比其他精神疾病,它的症状表现、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发病率等都更高。而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躁狂发作期反应虽然会变快,但社会功能并不会增强,做事经常有始无终,工作效率并不一定会增高。而且在这一时期,患者很容易轻率地作出决定,甚至突破自己的道德底线,做出让自己在抑郁期或未发病期后悔不已的事,所以一定要治疗。
基因测序、AI监测……
技术发展或给患者带来新希望
目前,医学界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机制已有了一定发现,“比如,我们已经了解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跟正常人群在遗传、神经影像、神经生化等方面的一些差异。”
但是这些工作还停留在群体研究阶段,无法落实到个体患者上。现在相关的治疗药物靶向性还不够好,在脑部特定区域分布的精准度不够高,以至于疗效无法达到预期的优质效果。
不过马小红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脑部的研究会越发精细,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理机制终有一天会被完全了解,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和手段也会应运而生,“双相情感障碍是一个多基因疾病,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确定到底有多少基因卷入它的发病机制里面,但是我也相信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我们应该很快能取得一些进展。”
此外,马小红还认为,未来,AI技术结合便携式电子设备或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因为当便携式设备结合了AI技术,能通过分析如眨眼频率、面部肌肉运动等体征,快速感知佩戴者的情绪变化,判断其是否陷入了长时间的兴奋或抑郁,并收集这些数据供医生参考。这将不仅有助于早期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还能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在治疗时接受的方案和药物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