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当哥白尼发现这一结果时,他的内心就是从客观地态度提出的。客观态度可以大到地球也可以小到个人。
无论是日心说,还是个人的平常琐事都要从客观的态度出发才会更好地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01.职场客观态度的重要性
米琳大专结业后,前往南方某市求职,颠末一番努力,她和别的两个女孩被一家公司初步录用,尝试使用期为一个月,尝试使用合格,将被聘用。
在这一个月之内,米琳和那两个女孩都很努力,到了二十九天时,公司按照他们三人的营业能力,一项项给她们打分。
结果,米琳虽然也很卓越,但仍然比另两位女孩低一至二分。公司王经理托部下通知米琳:“明天你是最后一天上班,后天便可以结账走人。”
最后一天上班时,两位留用的女孩和其他的人都关心的劝米琳说:“反正公司明天会发给你一个月的尝试使用*,今天你就不必上班了。”
米琳笑道:“昨天的工作还有点没做完,我干完那点活,再走也不迟。”到了下午三点,米琳最后的工作做完了。又有人劝她提早放工,可她笑笑,不慌不忙地把自己工作过的桌椅拭擦患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而且和“同事”一同放工,她感觉自己很充实,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其它员工见她这样做,都非常感动。
第二天,米琳到公司的财务处结账,结完账,她正要离开,顶头遇见王经理。王经理对她说:“你不要走,从今天起,你到质量检验科去上班。”米琳一听,惊住了,她不信赖会有这种好事。
王经理微笑着说:“昨天下午我暗中观察了你好久,面对工作你有坚持的理念。正好我们公司的质量检验科缺一位质检员,我相信你到那里一定会干的很好。”
结论:从根本出发,米林并没有因为自己即将要离开公司而怨天尤人,并且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而获得了上司的另眼相看。有些时候我们的态度取决于一切,假如米林听从了同事的劝说,觉得最后一天干不干都无所谓,那么最后这个机会她是不会获取的。当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出于职场规则我是否干满一个月,公司都会给我全部的工资。可出于个人的客观态度,拿钱办事儿,是常理。如果只拥有侥幸心理,那么最后的结果定然不遂人愿。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即:踮起脚尖无法长久站立,迈着大步无法长远行走。做人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做事要不图眼前、坚持不懈。职场中,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水滴穿石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坚定自己的选择,直至获取成就。
02.家庭中客观态度的重要性
从古自今婆媳关系是最难相处的。有些时候你不愿让步,我也不愿饶人。就这样杠着,直到扩大你不愿意伺候我坐月子,我不愿伺候你终老。
人生中有很多我们要遇到的人,无论是过客还是亲人,那都是上天的注定安排你要遇到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这辈子欺压你的人,都是上辈子你欺压过的人,你这辈子是来还债的,所以不要觉得你自己委屈。”我婚后父亲一直教导我说:“在婆婆面前不要什么话都说,有时候说话前自己在心里先掂量掂量能不能说。”
我一直谨记着父亲的教导。可是就是我这大大咧咧的性子,说话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怎么会三思而后说呢。可能是上天眷顾,亦或者我与婆婆本就是一路人,我们之间的相处从未有那么多规矩。
曰:“都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同为别人的儿媳妇,为什么当婆婆的你受过地罪再让身为儿媳妇的我受一次呢?”
这是所有身为儿媳妇的通病,每个人出嫁前都是爹娘手中的宝贝,不可能嫁过去是受气去的。可当我们既然明白自己是爹娘手中的宝贝,自己的婆婆出嫁前为何不能是他们爹娘手中的宝贝呢?有时候换位思考可以避免掉许多的矛盾,
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觉得这句话适用所有的感情状态中,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当我们学会替别人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你还会觉得你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吗?结果是当然不会!一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你站在什么样的一个角度。
我们为自己考虑了,可争吵的矛盾是在于每个人只为对方口中的几个字眼或者因为语气不对就点燃了双方的导火线,从而导致双方矛盾爆发。
我的一个朋友经常与我倾诉她的婆婆有多不为她考虑。她说:“别人的婆婆都是想着法的为自己的儿子排忧解难,而她只顾得自己能不能为下一个儿子做贡献。当真是娶了媳妇就不管不顾了。”相反如果说她可以为自己的婆婆考虑一下。父母生儿育女就为孩子们付出一切,可是即便拉扯了一个儿子成家立业,那对待另一个儿子她也是同样要帮助他成家立业。不能说我帮了你就不帮另一个孩子了。只能说力所能及地给予你帮助。可是要想让婆婆不帮助她另一个儿子,反而全心全意地去帮助你一个人是完全不可能的。作为儿媳妇就要想想现在自己经历的难免不是婆婆当初经历的,你多一分体谅,就少一分难过。你为她想,她定会全力为你分忧。同样有些作为婆婆的人,不要认为您对您儿子好,媳妇就欠你的。你就是讨债,也要找对债权人。如果你希望媳妇孝顺您,关心您,也请您对媳妇好,将心比心。并不是您的要求,就必须要求别人满足您。
03.社会中客观态度的重要性
“扶不扶”这个词已经是我们所有人都害怕的观点。有些时候看到路边的老人会因为某些原因摔倒在路边,可是鉴于网络上的教训和某些人的刻意行为,从而造成那些好心人都避而远之。
某视频发布“男子帮扶老人反被讹诈20万元,跳河自尽自证清白。”
视频中讲述了某男子因为这天发了工资因此心情愉悦,可是就在回家的路上,他好心扶起一位老人。可是该男子却没想到这个倒地的老人是个欺软怕硬的无赖。本来已经走了很远,但是出于好心该男子还是掉头回来扶起了老人,可老人看到人群都在往自己这边聚拢时,便开始大声吵嚷说:“小伙子,你怎么骑车这么不小心,把我的骨头都撞散架了。”
该男子慌忙解释:“我没有撞她。”
可老人却不依不饶地说:“大伙都看到了,你得负责。”按理说老人摔倒后被别人扶起,应该知道感恩,可是老人这不依不饶的性子,堪比地痞流氓。可是随着人群越来越多,其中包括该男子的故人。可是故人又不明白从头到尾的情况,也不便如何相劝。
于是对该男子提议道:“不然你拉着老太太去医院看看吧。”该男子并没有多想,平常自己即便遇到乞丐也会施舍一些,所以便拉着老人去往医院检查。
经过检查,老人此次只有一些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可是老人却舔着脸,不知羞耻地喊着:“疼喊啊,痛啊。”非要做个全身检查才肯罢休。
此刻老人的儿女也都赶了过来,不分青红皂白,前因后果地就嚷嚷着要做全身检查。该男子几次想于家里人通话,可每次都被老人的儿女拦了下来。本来已经为老人垫付300块医药费的男子想着此事已经作罢,却没想老人嚷嚷着要做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老人确实有一段尾骨骨折,需要再交3000块钱。听到此话老人便嚷嚷着说:“你不想负责任是不是?”
同病房的人听到老人的话,都纷纷指责该男子。而老人的儿女表明该男子不出医药费是不会让他走的。无奈为了尽早脱身,该男子把今天发的工资3000元给留了下来。因此男人得以回到家中。
可第二天老人的儿女就打来电话说要男子带着老人去大医院检查。可是男子说自己并未撞过老人,此后也不会管此事。老人的儿女听后便说:“不检查可以,你要赔付20万元医疗费。”
直到现在,该男子才选择报警,经过警察走访当时的目击证人,发现没有人看到当时的过程。查询该地点的监控,恰巧监控也是坏的。警察查询该男子的摩托车,可摩托车上并么有撞人的痕迹。最后判定该男子撞人证据不足。
可是老人的骨折又不知原因。警察便查询老人在医院的报告。原来老人一直都有骨折的老毛病,这从头到尾都是老人自导自演,想要讹人罢了。可老人的儿女不不依不饶说是该男子的摩托车鸣笛把老人骨折的老毛病吓出来了,硬要他负责。可警察单独询问老人的时,老人却说没有听到摩托车鸣笛,一口咬定是该男子撞了自己。本来事件已经结束,可是老人的儿子却不依不饶,要求该男子赔偿二十万元医药费,否则每天都要上门骚扰。
该男子无奈嘴中呓语“既然赔不起钱,就一命偿一命,倒也干净。”
该事件结果是男子好心帮助老人,还给予垫付医药费,自己本本分分一辈子,却到最后反倒被老人的子女说成撞人心虚。最后该男子“一命偿一命”。
现实版的农夫与蛇,有些时候人心不端是最可耻的行为。
孔子曰“以德报怨”。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人言:“头顶三尺有shen灵,”
虽是一句信仰。可是一个心中若是连正直自己都无法做到,那么何谈人生理想。
我们不是圣人,不能够以德报怨。我们也不是恶人,做不来以怨报德。我们只是凡人,以德报德以怨抱怨。做人要讲是非,但不要太计较利害;做事要讲利害,但不要太害怕是非。对人,要往好处想,往长处看;对事,要往远处想,往大处看。
做人切记三不要: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二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三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
华罗庚说:“既要有直观洞察的想象能力,又要有步步不落空的钻研精冲。攀登悬崖的人都知道,一步落空便会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