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一副小眼镜,做出亿元大产业,并填补中部地区市场空白。3月22日,记者来到国内八大眼镜生产基地之一、中部地区唯一的视光产业园——宝丰县中部国际视光产业园,走企业、看车间、问工人,探寻鹰城眼镜产业的发展轨迹。
无中生有打造视光产业园,填补中部地区空白
视光产业园门口,便是宝视达眼镜城。记者走进其中,只见货架上摆满品类齐全、做工精美的眼镜。
宝视达集团初创于平顶山市,逐步发展为全国眼镜零售业知名品牌。近年来,随着眼镜的功能、材质等细分,国内市场越来越大,但基本集中在沿海城市,中部地区一直空白。
“我们与宝视达子公司合作,打造的中部国际视光产业园,集眼镜研发、生产制造、视光培训、营销策划、物流配送于一体,填补了中部地区眼镜产业的空缺。”宝丰县工信局负责人楚亚辉说。
2011年,中部国际视光产业园开工建设,总占地面积430亩,现有标准化厂房8栋、物流配送中心3栋、仓库3栋,入驻了镜架制造、镜片生产、物流配送、产品检测、原材料仓储等12家企业。
200多道制作工序,分布产业园角角落落
制作一副眼镜需要200多道工序。走进视光产业园内的平顶山新晔眼镜有限公司,只见工人们在流水线前专心加工镜框,锣切、冲压、电焊、打磨、清洗……一道道生产工序相衔接,年产镜架80万副,75%出口到欧美地区。
“我们2019年入驻园区,去年营收1600多万元。”该公司总经理庞文涛说,其隶属的香港新兴光学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高端眼镜制造企业,拥有30多项实用专利和10多项发明专利,为众多世界知名品牌代工。
相较于镜框,镜片生产的技术含量更高。方圆视科去年加工镜片12万片,17个人创造了1700万元的年收入。“我们专门定制近视镜、远视镜等功能镜片,生产过程中要通过车削、加硬、镀膜等工序和多层质检。”该公司运营主管王建伟指着流水线介绍,成品直接装上镜框,快递运送到销售门店。
眼镜制作完成后,就到了仓储、运输环节。记者在河南精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厂房看到,收货区通过质检、贴码等程序,为每批次眼镜、清洗液、凝胶等产品打上“电子身份证”;发货区则利用智能化系统,提示工作人员货物储存位置和日期,快速完成分拣、包装、发货。
“我们买全国、卖全国,通过整箱进货、零星发货,服务省内外500多家眼镜门店,存货平均两三个月周转一次。虽然只有40多人,但通过智能化改造,平均一分钟完成一个订单,与顺丰快递合作可实现‘隔夜到’。”河南精配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继巍说。
从科技研发到生产销售,再到仓储运输,宝丰大力开展以商招商,视光产业链条已基本成型,2022年生产镜架约400万副,装配镜片约5万片,总产值达2亿元。
为金属镜框穿“外衣”,不再去千里之外
从视光产业园出发,向北行驶20公里,便来到省重点项目——位于宝丰县的河南表面处理(电镀)产业园。产业园部分厂房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其余厂房正在加紧施工。
电镀是镜架生产的重要一环,即为金属镜架穿上“外衣”,提高物理性能和美观度。“目前镜架做好后,需要发往深圳进行电镀,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周期,制约着企业发展。”问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庞文涛说。
去年9月,河南表面处理(电镀)产业园开建,规划建设118条生产线,预计今年7月投产。楚亚辉介绍,该项目能满足全县视光产业当前和扩产后的电镀需求,预计能为镜架生产企业节约成本15%以上。
不仅如此,近年来,平顶山市尼龙产业和不锈钢产业蓬勃发展,成功被命名为“中国尼龙城”,并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不锈钢产业基地。此两项均是眼镜生产的重要原料,对接后将进一步促进视光产业发展。
宝丰县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县已出台支持视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党建为引领,成立服务专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招引国内外眼镜生产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全力打造覆盖中西部地区的视光产业园区。
举报/反馈

河南日报客户端

655万获赞 16万粉丝
河南主流新媒体 中原政经第一端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