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安区不断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平台建设、公益服务建设等措施,全面打造科学、高效的大安“心防”体系,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强化布局为基础,筑牢为民服务“同心圆”
大安区委、区政府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纳入平安大安、健康大安、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法、卫生健康、健康教育等17个单位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整体联动推进,区教体局、区总工会、区检察院、区妇联、区残联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累计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专员302名,为社区群众、在校学生、单位职工、就诊患者等开展了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构建“党政领导、卫健政法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以人民群众需求为主导,搭建沟通“连心桥”
依托和平街道“金桂大妈”、龙井街道“龙井栋长”等居民自治团体建立纵横联动的有效运行机制。以“自治+志愿”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闲聊”、散步、串门等方式主动收集群众日常生活中路灯不亮、违章搭建、消防通道堵塞、邻里纠纷等问题,及时进行话聊疏导,目前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实现了群众矛盾发现在基层、控制在萌芽。在区总工会与自贡怡然精神病医院联合设置职工心理驿站,为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134个员工提供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评等心理健康服务,借助读书分享、技能培训、趣味运动会、交友联谊等形式,常态化减压,覆盖率达100%,服务达35万人次。
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为导向,建立微笑“护航团”
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为未成年人及家属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心理健康服务。出台实施了《加强被性侵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意见;着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执法局、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联合专项排查整治,确保校园周边环境无“三无食品”销售、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无恐怖、迷信、低俗、饰品和出版物销售、无娱乐场所等。
以重点人群心理健康为目标,开展服务“暖心包”
全区镇(街)、村(社区)均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关爱帮扶小组,严格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交换制度,将特病、残疾认证、低保、医保、“以奖代补”等相关惠民政策相结合,将贫困患者门诊和住院的就诊自付费用将控制在10%以内;依托区民政局重精患者社区康复创新试点项目,搭建全方面覆盖重精患者、患者家属、社区困境居民、普通居民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充分运用“智悦盐都”平台,巧借新冠疫苗接种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同步开展抑郁症、焦虑症、老年痴呆、居民心理健康素养等测评工作,已筛查22376名人员,从筛查中已收到心理健康预警线索2933人,对筛查出的心理健康预警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来源:大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