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瓷都景德镇,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1900-1995)口中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工业城市”,一口口窑炉薪火不断,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用他们的智慧、勤劳、创新撑起陶瓷文化,丰富着开放包容的现代城市精神内涵。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德镇雕塑研究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景德镇雕塑瓷厂厂长刘远长就是其中之一。
半个世纪前,阴差阳错之下,一个青年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现在,已是古稀老人的他仍执着于创新。
一个甲子的陶瓷之路,他是如何走下来的?
文丨崔赫翾 瞭望智库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立志登上国际舞台
1903年,江西巡抚柯逢时向清廷上书开办景德镇瓷器公司,提议“振兴工艺,而保利权”,以官方为主,官商合股,并奏调湖北候补道孙廷林委办瓷厂事务。1910年经清廷学部照准,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中国陶业学堂。这所陶业学堂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几度搬迁和更名。1958年6月,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原校基础上成立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8年9月23日,江西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展示奥运瓷雕作品《圆梦》。图|IC photo
新中国成立之初,景德镇陶瓷产业恢复生产、快速提升:1950年,景德镇第一家国有瓷厂——建国瓷业公司成立;1953年,24户具有一定规模的制瓷企业经过整合形成十大国营瓷厂。
十大瓷厂分别生产日用瓷、艺术瓷、卫生瓷等,这些产品不仅成为政府国宴瓷,更是国家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改革开放后,出口范围渐渐从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英国、丹麦、瑞典、挪威等25个国家,拓展到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景德镇又一次成为中国瓷业中心。
彼时,众多瓷厂集聚在昌江东岸,远处眺望,烟囱林立,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
1959年,刘远长阴差阳错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他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
高考前,刘远长在路上遇见了音乐老师,老师告知他,有两个学校提前来招生了,一个是景德镇陶瓷学院,一个是江西师范学院。“你那么喜欢美术,就去考一下吧,考不上也没关系,还可以参加统考。”老师劝道。
刘远长心想,多一个机会挺好,自己常在校刊和黑板报上绘画、写标语,于是就报考了陶瓷学院。当时,陶院是世界唯一陶瓷高等学府,有苏、捷、波、越等外籍师生。“他们的宣传材料上写着‘世界上唯一一所陶瓷学院’。我当时有点好高骛远,本身俄语也学得不错,还真想着借此机会以后登上国际舞台呢。”
刘远长顺利考取陶瓷学院,被分进了雕塑系。“我心里想的是成为国画家、油画家之类的,对雕塑一无所知,何况雕塑还要跟泥巴打交道,实在有点不情不愿。但老师告诉我,素描基础好的学生才能进雕塑系,这下又安慰了我。从此我就踏踏实实地学起了雕塑。”
2
工艺与艺术无高下
当时,景德镇陶瓷学院结合了西方理论和中国民间工艺两种教学体系:一是教国外的契斯佳科夫的素描,罗丹、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西方艺术理论;一是教怎么做陶瓷,老师是景德镇的民间老艺人们。
匠人是不是艺术家?有不少学员抱有疑问。罗丹、米开朗基罗似乎更时髦。
大学4年,刘元长画的是维纳斯、读的是罗丹雕塑论,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了解并不深入,直到他在景德镇建国瓷厂实习,被颜色釉和造型艺术吸引。然而,毕业时,建国瓷厂没有名额,刘元长被分配到十大瓷厂之一的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工作。
雕塑瓷厂组建于1956年,建成后开始出口创汇。当时主打产品为观音、罗汉、福禄寿等主题的传统雕塑,主要销往东南亚;八马、狮子、游水鸭等品种则远销欧洲,出口126个国家和地区。
当时,作为景德镇国营陶瓷雕塑的领头人,该厂引领了景德镇陶瓷雕塑的风格趋向,诞生了大批高成就的陶瓷雕塑大师。刘远长说:“国家领导人来景德镇一定要看雕塑瓷厂,雕塑瓷厂是很有贡献的厂、具有历史意义的厂、国家领导人很关心的厂。”
刘远长一到工厂便被老工匠的手艺折服了。老工匠们一天可以做一个天官形象的雕塑,五分钟可以做一个观音手。
与曾山东、何水根、蔡锦标这些技艺高超的民间雕塑艺人组成了创作队伍,让刘远长补上了“中国传统雕塑”这一课,刘远长既是学生又是徒弟,经过十年的工艺实践,逐渐磨炼出各种工艺技法,将中西方雕塑艺术融会贯通。
时过境迁,刘远长理解了工艺的不凡、陶瓷的伟大,他说:“陶瓷工艺是火的艺术、配方技法、思想观念的组合,产生美学艺术。现在有些年轻人也跟我当时一样,只想搞当代艺术,一朝成为罗丹、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他们不知道,这些大师也是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学起的,毕加索也学中国、非洲的艺术,他们也看齐白石的画,看中国敦煌的艺术。我认为工艺与艺术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基石与大厦的关系。”
3
创作高峰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风不仅促进了我国传统制瓷的出口贸易,也为引进新思想、新文化创造了精神活力和物质支撑。现代艺术思潮涌入,推动着我国艺术形式的转换,刘远长创作灵感迸发。
1981年,一直想有所突破的刘远长决定把传统艺术和现代观念结合起来,创作一个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我想到了创作一个罗汉。既然是创作,就不能雷同于历史上的人们心目中固有的形象,要有所创新。”这件作品看似简单,当初创作它却费尽了脑筋,几易其稿。
作品既要反映传统特性,又要有现代生活气息;形态要诙谐夸张,但又不能过分;作品含义要深刻。这尊充满了人情味的《哈哈罗汉》被创作出来,并在海内外市场热销了20多年。刘远长曾把它带到香港和葡萄牙的展会上,一亮相即被众人争抢。
不仅如此,《哈哈罗汉》被大批仿制,据刘远长保守估计,仿制量在1000万个左右。他说:“几年前,我的一位徒弟就在新加坡卖掉了5000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采访我时说,这个产品养活了1000个工人,一点也不夸张。”
为了丰富创作源泉,刘远长遍览祖国古代雕塑遗迹,雁北云冈石窟、晋祠泥塑,中原龙门石窟、唐三彩圣地,西北霍去病墓前石刻、西安秦兵马俑和江南各庙宇佛寺木雕泥塑,都留有他的足迹。
《飞天天女散花》便取材于经典的敦煌壁画,刘远长曾如此自述:“我爱敦煌艺术,更爱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女,她们的姿态活泼,形象生动,她们是佛教艺术中称为香音之神,能奏乐、善飞舞,满身香馥。她们身披彩带,体态轻盈,把鲜花散向人……”
经过不断琢磨,刘远长最终想到采用一个斜着的大“S”形构图,让人物形象看起来体态轻盈、冉冉上升,达到“飞”的感觉。在工艺上,敦煌女神的服饰与云彩施淡绿釉,上身和脸相色面加彩,再点以宝石金珠,彩中有素,素中有彩,总体淡雅,局部华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
刘远长说:“这件作品按道理应该更复杂一点,我将三种雕法结合起来,想做得精细一点,使形体有飞的感觉。要体现飞,主要就是几根飘带,简练的线条,就把雕塑动感表现出来。又有动感,又比较旋,又能站得住,这个取舍是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和反复的修改,最后才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这里运用了雕塑的综合手段和生产的实践经验。”
这一时间,各大电视台高密度播放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全国掀起“水浒热”。1982年春节后,雕塑瓷厂的领导和技艺人员坐在一起,商量如何传承和创新景德镇陶瓷雕塑。大家交流想法,萌发了来一次“水浒文化”与陶瓷文化碰撞的念头。
刘远长主持这项大型组雕设计制作工程。由于108将来自各个阶层,神态、面部表情、体形都不一样,当时只有一些平面图画资料,而瓷雕必须是立体的,要表现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世界。此外,由于制品高度都达到50厘米,属于雕塑大件范围,不能用一般的泥巴,必须要淘洗专用的大件泥巴,这样才不至于坯胎发裂。难度不言而喻。
经过近5个月的奋战,先后经过20多道工序,近百名技艺人员和生产工人参与其中,分别利用了圆雕、捏雕、镂雕和浮雕等多种雕塑工艺,用重工粉彩进行彩绘。刘远长独立创作了李逵、周通等5个梁山好汉。
最终,景德镇瓷雕史上伟大工程《水浒108将》大型群雕问世。李逵的莽撞、林冲的隐忍、鲁智深的暴躁、吴用的沉稳、扈三娘的俊俏,无一不栩栩如生。
这组瓷雕影响极大,创经济效益百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瓷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
走马上任,力挽狂澜
效益其实是个意外收获。早在1978年,雕塑瓷厂将寿星、宝莲灯等几件雕塑赠送给香港某企业,对方回赠了两部丰田面包车、8台彩电、4部收录机。大家这才意识到:雕塑这么值钱!
2021年4月14日,江西景德镇雕塑瓷厂,陶瓷艺人推着瓷器工艺品准备回炉。图|视觉中国
不仅是雕塑瓷厂,1995年以前,十大老瓷厂的总产值曾经达到4亿元以上,当时,景德镇的人口占全江西省的3%,上缴的税收却占全省的20%,成为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
上世纪80年代,雕塑瓷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一方面,现代陶瓷工业已经变成了资金密集型、装备密集型的产业,产品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建筑陶瓷和卫浴产品成为主流,区位优势变得很重要。在沿海区位优势比较大的产瓷区的挤压之下,景德镇陶瓷工业艰难生存。
另一方面,景德镇兴起陶瓷作坊潮。从学校到工厂再到家庭,全市冒出了一百多家从事陶瓷雕塑生产的作坊,这些作坊的主理人基本都是雕塑瓷厂的技术骨干。
此外,当时雕塑瓷厂1400人的编制里,有600多人不事生产,使企业背负沉重的包袱,最困难时,不得不靠变卖库存瓷器维持运转。
1990年,刘远长任雕塑瓷厂厂长,明确了“打破铁饭碗、砸烂铁交椅,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国营、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改革思路。
“初期是划小核算单位、租赁承包。我认为当时划小不够,承包的力度不够,各部门内的关系还是处理不好。我任厂长后,就继续划小,成立了很多研究所,美研一所、美研二所、特艺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研究所的人员都是有技术的、有创作能力的,这样整个氛围就比较活跃了,然后就是开拓经营,使企业由经营生产型改为开拓经营生产型,以创新、开发为主。”
这时,雕塑瓷厂的职工有了必须承担的经济指标,交任务有奖励。
还有技术上的升级。刘远长从泰国引进了梭式窑,首次在景德镇使用液化气代替煤块进行烧制,能耗比煤窑降低了一半,装载量提高又没有污染,质量也特别好,热工工艺出现了革命性的飞跃。
梭式窑为打造一个环境优美的雕塑瓷厂打下了基础。初尝甜头的刘远长接连又引进了3座梭式窑。
1991年,雕塑瓷厂建成了具有明清特色的作坊群建筑“明清园”,成为瓷都景德镇的一大景观,吸引了大批客商和观光旅游者,带来了丰厚收入。
1997年,刘远长继续深化改革,将“责任承包”的单位切割得更小。当时,他将原有的厂房按照每月每平方米10元的价格出租,承租人缴纳租金后依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制作陶瓷工艺品。刘远长自己带着五六个人白手起家,在摸索中前进。
刘远长说:“企业改制的过程非常艰难,伤筋动骨,矛盾突出,这种滋味,今天想来都不堪回首。因为当时的企业状态已经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改是没有出路的。我们顶住压力,利用已有的土地、厂房、历史、技术等各种资源重组发展,总算是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并适合自己的道路。”
5
千年瓷的传承与创新
刘远长说,一件好的工艺美术作品,有4个价值。
第一,艺术价值,黄金有价艺无价,作品可以有完美的构思立意与表现方法。
第二,工艺价值,就陶瓷艺术而言,包括了制作工艺、配方工艺、热工工艺等。尤其是这把火怎么烧,火是突变的艺术,这把火可以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也可以让你前功尽弃,这就是泥与火的艺术。
第三,历史价值,随着时代的久远,艺术品的价值会提升。另外还有供求价值,物以稀为贵。工艺美术可以做成独一无二的单件,也可以做成十件、百件、千件。但工艺美术不是孤芳自赏,需要进入家庭,让更多人来享受它,社会文化会因此而繁荣。
第四,人们往往忽略,陶瓷艺术是永久的艺术。一幅油画的保存对温度、湿度很有要求,但陶瓷哪怕埋入地下几十年,都没有问题。
在刘远长看来,陶瓷业是一个了不起的行业。芯片、无线电甚至是人造卫星都离不开陶瓷。泥巴加火,有千变万化的用途,传承就十分重要。如果乱做、粗做、抄袭、模仿,那就是浪费材料,陶瓷行业就没有前途;不断创新、变化、提升,行业就欣欣向荣。
景德镇是千年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瓷”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与根脉,这里不仅有延续不断的工艺传统,更有层出不穷的当代创新。曾经的厂房、老窑炉、老烟囱,依然耸立,但结构已经改造,功能和业态已经重塑;曾经机器轰鸣的原料车间、繁忙的成型车间、炉火熊熊的烧炼车间,还有昔日灯火通明的彩绘车间、瓷声悦耳的选瓷包装车间等,或已变身为陶艺培训机构、陶瓷DIY超市、创作基地、美术馆和工业遗产博物馆……
如今,在这座交通依然不是很便利的中部内陆城市,每年活跃的“景漂”在3万人以上,其中还包括5000多位“洋景漂”。
对未来从事陶瓷雕塑的青年人,刘远长说:“要多读书,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热爱生活、深入生活。要热爱人民、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多表现一些健康、积极向上的题材,要满腔热情,搞创作不能没有激情。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我发现我们做手艺的看书看得少,包括我自己。手艺做得多,书看得少,因为做着手艺,哪有时间看书?但也一定要看。很多东西是内心思想的一个反映。深入生活有多种多样,这样我们的路才可以走得更宽。”
举报/反馈

新华社客户端

1482万获赞 222.4万粉丝
新华社权威发布,在此看国社新媒体资讯。
新华社客户端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