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机会越少。目前,人—机—人的交流方式逐渐超过面对面的交流,出现了一种新型心理疾病:手机依赖。
01
手机依赖导致个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问题,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产生强烈焦虑或恐惧的反应以及相应的回避行为。
和社交焦虑程度低的个体相比,社交焦虑程度高的个体,患上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性更高。手机依赖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相关性。
依赖最初主要指对物质的依赖,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在我国的普及率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日益严重,研究者开始关注手机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目前,对于手机依赖的概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标准,不同方向的研究者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定义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称呼。
国内学者在对手机依赖进行研究时分为两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认为手机依赖是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另一观点认为手机依赖是病态化依赖,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成瘾。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手机依赖属于行为成瘾范畴。手机依赖将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随着手机依赖程度的加重,出现孤独和社交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02
由于携带方便、沟通即时和功能多样的特点,手机成为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手机依赖还可能与抑郁、幸福感、认知失败行为等存在关联,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手机依赖是个体过度渴望使用以手机为载体的各种活动的现象,并对其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造成损害。
手机依赖是对手机的强迫性使用,在这种强迫性使用状态下,个人无法控制对手机的使用,从而导致多种功能受损。手机依赖实质上是一种“行为成瘾”,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会危害正常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手机依赖是指个人不合理地使用或不受控制地使用智能手机。是手机用户为满足某种特定需求,无法控制自己使用手机,导致一系列行为和社会适应问题。
移动电话因其智能性和便利性的特点,在我国范围内得到了高度普及,智能手机拥有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手机的功能不再局限于通话、短信等基本功能。
手机游戏、社交、视频、支付和学习等软件极大地丰富了手机的内容,使智能手机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性,我们在看到手机便利生活的同时,也要对手机的负面作用提高警惕。手机依赖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甚至诱发焦虑、抑郁、自闭等消极情绪,导致各种身心问题的产生。
手机依赖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作用日益突出,而大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目前的手机依赖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引起大众足够的重视。
03
近年来,我国社交焦虑的发生趋于年轻化。社交焦虑会对大学生的人际互动产生负面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够更迅速地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帮助他们顺利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支持。
由于自卑和缺乏安全感,一些大学生不善社交或害怕社交,甚至出现恐惧和焦虑的情绪以及回避社交的行为。
社交焦虑会对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严重的社交焦虑者可能会患上心理疾病甚至选择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大学生社交焦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个体对手机的过度依赖,会使人际互动过程中缺乏真实性、诚意性和公平性,导致实际交往行为的疏离。社会置换假说认为个体长时间沉浸在手机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中,会减少传统的面对面互动,阻碍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人际交流互动机会的减少,会使他们的社会关系变得更疏远。已有研究表明,手机依赖能够预测社交焦虑,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些中介变量,手机依赖通过作用于中介变量进而影响个体的社交焦虑。
但是对于手机依赖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社交焦虑,其内在机制如何,国内外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心理弹性既是内在的保护因素,也是积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建立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被生活的压力所影响。长期过高的压力水平会导致个体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减少与他人人际互动的意愿,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手机依赖为自变量,社交焦虑作为结果变量,心理弹性和压力知觉为中介变量。
试图建立关于手机依赖、心理弹性、压力知觉和社交焦虑的中介模型,寻找社交焦虑干预的途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身体与心理和谐发展。
04
(1)使用满足理论
使用满足理论指出,当个体出现某种心理需求的时侯,会去寻找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媒介。手机的某些功能可以满足个体的某些心理需求,促使个体带有目的和动机地使用手机,导致手机依赖。
手机功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又会强化他们使用手机的行为。手机提供个体感兴趣的信息越多,越容易全身心沉浸于手机使用达到忘我的境界。目前手机能满足大学生娱乐、学习、情感的需求,使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越来越严重。
(2)错失恐惧理论
社交错失恐惧是个体害怕错失社交平台上的最新消息,想要随时了解最新动态,频繁检查手机所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慌情绪,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使这种恐惧心理放大。
手机作为一种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实时直达等强大功能的媒介,使每个人都处于无形的社交网络中。当人们短暂地脱离手机后,会有一种错过了全世界的感觉。
当用户将手机视为自己的延伸时,会更倾向于依附手机,形成“无手机恐惧症”。这里所描述的“无手机恐惧症”,又称为智能手机分离焦虑,是社交障碍或恐惧症的指标,指由于个人无法使用手机进行常规的虚拟通信所引起的不适和焦虑体验。
一个人越忧虑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就会更多地依赖手机,造成情绪波动、打乱生活节奏、破坏人际关系等消极的影响,使手机依赖成为恶性循环。
(3)综合模型理论
综合模型理论从“路径”的角度解释手机依赖的机制。第一是冲动路径,指个体手机依赖主要是由不良的自我控制以及不良情绪调节所驱动。
第二是关系维持路径,个体频繁使用手机是为了在情感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肯定,低自尊、高神经质的个体更有可能出现手机依赖问题。
第三是外向路径。个体外向且善于交际,更倾向于过度使用手机与他人交流联系、建立新关系。
第四种途径是网络成瘾路径,人们沉迷于诸如在线游戏之类的手机功能,导致手机的过度使用。
05
心理弹性又可称之为心理韧性、抗逆力等,属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学术界因对心理弹性的研究侧重点不同,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使心理弹性的概念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但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心理弹性的概念可大致分为三个取向:能力取向、过程取向和结果取向。
(1)能力取向认为心理弹性具有稳定性的特征,是个体应对负性事件的能力和品质,心理弹性是一种保护个体免受逆境和挫折影响的能力或特征;
(2)过程取向研究者探讨心理弹性和适应的作用机制,他们认为,心理弹性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在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负面事件和压力情况时,心理保护机制同时发生作用,使个体可以积极地适应不利环境的过程;
(3)结果取向认为心理弹性是适应的结果,是指个体在经历负性事件和压力情境后对环境的积极适应。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历经磨难或压力性事件后形成的良性适应的结果。个体在压力、挫折等逆境下的恢复能力越快,心理弹性越好。从以上不同取向的研究者对心理弹性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心理弹性的定义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个体面临挫折或压力等具有威胁性的情境和个体能较好地应对这些情境。
心理弹性是面对逆境的一种积极适应模式,虽然不能消除负性事件或压力情境,但是可以赋予个体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