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九型人格的自我说明书》 作者:李问渠。搜索书名开始观看吧~

-----精选段落-----

第5型思考者:“看清世界之后我再行动”

谨慎行事才会远离错误

思考者显著的性格特质就是低调、谨慎,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强,是思想派的代表,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考虑得很周到,力争不出任何纰漏。另外,由于他们在人群中相当敏感,特别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别人关注的目光有时会让他们觉得无所适从。他们不愿意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对他们而言,只有隐没在人群中时,才能找到自在安心的感觉。

正因为如上的性格特点,思考者大多数都很低调,有时候甚至会让你忽略他们的存在。他们不张扬,隐藏自己的能力,往往选取较低的标准、要求、观点和看法去面对和处理所发生的事件,这是对自己和别人低标准、低要求的反映。

其实,低调谨慎是一种生活态度,古人有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只有这样,才能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低调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永享成功的高明手段。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潜行匿迹,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在事业卑微时安贫乐道,也可以在声名显赫时不骄不狂。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能做到不引人注目,不争强好胜,谦虚、忍让、不强出头,名利观淡泊,虽然短期看不出什么,但时间长了,通常都会做成大事。

“厚积”才能够“薄发”。这个“厚积”的过程便是一个低调的积蓄力量的过程,隐没在人群中而不觉苦闷,反而能享受其中的恬静而充实自己并增加自身实力。在关键时刻,他们又能够“一鸣惊人”,这就是“薄发”。比如说,有着A型血的人是最能够审时度势的,正是由于他们的谨慎低调,所以他们才能抓住机遇成就事业,在成功后又能敏感地预测周围的环境、规避风险,因此,在危险的环境下,能做到功成身退的也以A型血人为多。

谨慎个性的典型代表就是湘军统帅曾国藩。曾国藩一生谨慎,时刻不忘修身养德。他克勤克俭,非常注意保护自己,特别是在位高权重之时,还能谨慎行事,最终避过很多权臣盛极而衰的悲惨结局,做到善始善终。

曾国藩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他经过长期的准备而厚积薄发的结果。在未起之前,曾国藩一直暗蓄力量,不轻易在人前显示自己的真实实力,能暂屈人下,伺机而动。为了能使自己平稳地走向成功且不被他人算计,曾国藩非常注意保存实力。为了能赢得上级的信任,他宁愿把自己的功劳让给别人;在众人之间周旋,即使是危急时刻也尽量不树立敌人。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众人的拥护,走向位高权重也就不足为奇了。

曾国藩在官位显赫之时,也保持了自己一贯的谨慎、凡事有所保留的行事风格。比如说,他在治家方面经常教育晚辈要谦恭、谨慎。

从这些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曾国藩为了能长久地巩固自己的势力,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上都保持着谨慎的作风。以一种平民的姿态来做位高权重的大官,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曾国藩为清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特别是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覆灭以后,曾氏兄弟的威望可谓如日中天,盛极一时。但是他仍然处处谨小慎微,最终急流勇退,告老还乡。他的结局非常完美。自古以来,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不少,但是像曾国藩这样能够审时度势的不多。这一切都得益于他谨慎的个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谨慎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行。曾国藩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一例,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也是一个很懂低调的人。红学家对她的评论是:罕言寡语,安分随时。人谓之“装愚守拙”。她的“装愚守拙”比林黛玉的“任性逞才”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容易赢得好感。这就是低调的好处之所在。

因此,思考者低调谨慎,追求一种低调平淡的生活,可以远离一些错误,但是也要懂得什么时候应该高调,如果一直处世低调,工作上很容易遇到麻烦,而且也不容易被人认同。我们所说的低调做人,并不是指什么事情都退在后面,自己的利益被别人剥夺强占也不发出任何声音,自己的人格被别人侮辱也不反抗,这不是低调,而是懦弱。低调做人,是不要太招摇,而是凡事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能力,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只有这样,才是真正低调而不乏味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思考者。

思考过多,行动力就会减弱

“比别人多花两倍时间思考的人,就可以拥有十倍于别人的收入……这已经是现在的新世界法则了。”世界管理学大师大前研一如此说。他自身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个法则的有效性。

大前研一29岁刚进麦肯锡时,是个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核能专业博士。为此,他进行了比别人努力几倍的“思考力训练”。每天利用上班路上这段时间,他给自己一个题目,然后思考如何解决。例如,他看到车厢里的某广告,就思考“如果这家广告公司的老总要我协助他们提高业绩,我该怎么做?”每天这样的训练,让他后来在面对大部分问题时,只需要3分钟,就可把解决的步骤过程全部组合起来。

就凭此“法术”,他工作两年即领导了30人的调研队伍,为日本企业社长级人物提供咨询,这一“荣誉”当时只有年届退休、经验丰富的“白发顾问”才能有资格获得。就凭此“法术”,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就写出了畅销全球的《企业参谋》。那时,大前研一的咨询价码已是一般顾问的10倍。

思考者最渴望的事情是“弄懂”,而对弄懂之后的执行却没有兴趣,他们往往希望自己成为分析者或策划者,形成思维成果后,让别人按照他的策划来执行。这一点在他们的生活中表现也非常明显,他们往往不愿意动手做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例如琐碎的,谁都可以做的一些日常事物,比如家务等。此类型人的自信来源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洞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高手,而重思想轻执行的态度也容易使他们的“运筹帷幄”难以“决胜千里”,也就使思考无法转化为行动从而产生实质性效果,这是局限。

然而,事实也证明,行动力在个人成功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从前,有一只真抓实干的黑猫,它每天都能捉10多只老鼠,让老鼠们吃尽了苦头。于是,老鼠们召开研讨会共商对付黑猫的办法。有的建议加紧研制毒药,有的说干脆一齐扑上去把黑猫咬死。最后,老奸巨猾的鼠王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想法:“老鼠杀猫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杀死它,就应设法躲避它。咱们推选出一名勇士,偷偷地在猫的脖子上挂个铃铛。这样一来,只要猫一动就会有响声,大家就可以事先躲起来。”老鼠们公认这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怎样执行呢?奖励高额奖金、颁发荣誉证书等办法一个又一个地提出来,但讨论来讨论去,老鼠们也没有找到一个敢于执行这一决策的勇士。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好的想法却不能执行,那只能是空想。同样,对于企业来说,管理者有了决策,但因脱离了实际无法执行,最终也无济于事。因此,在使员工执行决策之前,管理者首先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作出科学决策,保证计划切实可行。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妇孺皆知。和尚多了反而没水喝了,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几个和尚懒惰,而是涉及和尚在运水时的分工与合作问题。在企业管理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合理的分工、有效的合作、严格的监督与奖惩机制,就容易造成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执行效率低下。执行力并不只是简单的行动力,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要使执行力得到有效落实,不但要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形成创新求变的执行理念,还要做好团队的分工及协作工作。

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应该有一个追求完美的心态,并将其作为工作习惯。目前,很多企业虽然有远大的目标,但在具体实施时,由于缺乏对完美的执著追求,事事以为“差不多”便可,结果,由于执行的偏差,导致许多“差不多的计划”到最后一个环节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因此,要明确执行力的重要性,做好执行前的战略准备,把有力的执行力进行到底。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自家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块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最后什么事也没有做好。不难发现,其中的致命原因就是执行力很差。

也许,在现实生活中,会有跟故事中的农夫一样的人,没有定性,常常很难把一件重要的事完成,这就是缺乏“执行力”的表现。现在看来,如果把这个农庄比成一个企业,把农夫看作企业里的二号人物,那就是二号人物没有对如何解决企业里的种种问题事先做统筹安排,没有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先后顺序,即没有良好的流程规划,只顾手忙脚乱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作为战略决策者,农夫是缺乏执行力的,他的企业就必然没有竞争力;同时,作为执行者,他没有定力,没有为完成一个任务而坚定不移的决心,而是三心二意,最终一事无成。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战略的错误必然导致失败,战略的实施是靠执行力,这时执行力成为企业成败最关键的因素,因为只有执行力才是真正直接对结果产生作用的力量。

头脑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惊涛骇浪是不能画上等号的。只有具有强大的行动能力,才能用自己头脑中的学问去和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对抗。现实无情是现今社会人人皆知的事实,在无情的现实中搏击需要强大的行动力,而这种竞争力的核心就是强大的执行力。在日常工作中,不在于学了多少,更重要的是我们应用了多少。

一般来说,思考者太喜欢躲进理论的世界,而忽略了外在的世界,但理论的世界好像一个迷宫,越是深入便越难找到出路,结果发现自己与现实世界脱了节,根本不知从何处着手去实现理想。因此,思考者需要的解药是:当你继续做学问时,要不断问自己:你知道怎样才能通过行动令这个世界不同吗?然后就开始行动。

缺乏速度,总会错失一些良机

思考者的缺点就是过于思考一个问题或者事情,而不采取行动。要知道,过多地考虑事物或情况的出现,有可能会错失良机。思考者是不愿意冒风险的人,他们不敢笑,因为他们怕冒愚蠢的风险;他们不敢哭,因为怕冒别人耻笑的风险;他们不敢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怕冒被牵连的风险;他们不敢暴露感情,因为怕冒露出真实面目的风险;他们不敢爱,因为怕冒不被爱的风险;他们不敢希望,怕冒失望的风险;他们更不敢尝试,因为要冒失败的风险……一次,有人问农夫是不是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了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一个不冒任何风险的人,只有什么也不做,就像那个农夫一样,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他们回避受苦和悲伤,但他们不能学习、改变、感受、成长。他们被自己的态度所捆绑,是丧失了自由的奴隶。

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冒险,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危险就是不冒任何风险。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无数的机遇就蕴含在其中。每个人随时都能遇到许多成功的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去认识它、把握它了。

许多人在他们攀登顶峰的路途上往往习惯于等待与沉沦,因此错过了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虽然机会曾经就在眼前。

卡耐基有这样一段关于机会的话:“不要以为机会像是一个到家来的客人,她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她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的角落里,你如果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创造,也许永远得不到她。”

机遇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与时效性。人人都能预见到的不称其为“机遇”。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一个人不能总是消极等待,而应该学会奋起直追。

机遇从来不是偶然得来的,而是在一步一步地追求中全力以赴捕捉到的。要想获得机遇,你就必须主动伸出你的手去抓,你就得行动起来,为机遇的到来做准备。人生中许多机遇是自己创造的,如果一个人既会利用外界的机遇,又能自己创造机遇,那么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而且成功的程度也更高。

可以说,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与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是在不断承受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谁也不曾料想,IBM的犹豫竟然给甲骨文创造了最佳机会。后者闪电出手,一击中的,迅速达成并购Sun的协议。IBM应该惋惜,本该由自己改写的IT格局将转为由甲骨文去创造2009年4月20日,甲骨文和Sun发表联合声明,甲骨文以74亿美元收购Sun,收购报价为每股9.50美元,除去Sun的现金及债务,该交易的净值为56亿美元。相对于Sun在4月17日6.69美元的收盘价,甲骨文的报价溢价42%。

4月初,IBM公司曾暗中以80亿美元洽购Sun公司,随后将出价压低至70亿美元,随即遭到Sun公司董事长麦克尼利的抵制而暂无下文。此后,业界都认为即便IBM罢手不买,恰当的并购方也应该在惠普或戴尔公司产生,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甲骨文董事长兼CEO埃利森会半路杀出,并一锤定音。

对于即将展开的并购,当事双方都阐述了此次决定的重要性。Sun公司CEO施瓦茨在给员工的邮件中说,“此次收购将从根本上重新定义这个行业,通过建立一家拥有巨大影响及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公司,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埃利森也相信全球IT产业格局将呈现“全新面貌”,因为“一个一流的软件公司与一家高端计算机公司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现在看来,最应该后悔的应该是IBM公司。和IBM的出价相比,甲骨文只多掏了区区4亿美元。这笔钱对手握大把现金的IBM而言并非大数字。

这种结合令华尔街始料未及,也同样令甲骨文和Sun共同的竞争对手——微软公司大吃一惊。“我才知道这个事情,我需要想一想,我感到很诧异。”微软CEO鲍尔默在听到这一消息后,也惊愕不已。

业内人士认为,甲骨文和Sun的业务更为互补。甲骨文一直专注于企业软件市场,但在系统平台方面一直是仰人鼻息,大大限制了其发展潜力。而和Sun的联姻将改写这一现状:除了可以推出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更可以有效整合,降低技术成本,提高效率。华尔街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甲骨文和Sun没有太多的业务重叠,两者的结合基本上不会引起任何管理部门的担心。

甲骨文终于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一个新的IT巨头就此诞生。

举报/反馈

每日好书精选

15.3万获赞 10.7万粉丝
专研推荐经典出版好书,关注探索文学宝藏
百度小说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