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箫紫圜

编辑|阿巴阿巴

心理学应当是为全人类服务

积极心理学之所以能够从诞生起就得到广泛的关注,就是因为其肯定了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情感和正向能量,物质与文化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使人生活的更加幸福,这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特质。

人是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决定、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积极心理学倡导用乐观积极的角度去解释困难,以预防抑郁心理的产生,从而更好地适应压力和变化的环境。

积极心理学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研究包括三个内容,首先是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是探讨人的主观幸福感。

建构对于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其次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如爱的能力、激励潜能、乐观与希望、勇敢、具有创造力、积极的人际关系、追求幸福等。

最后是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的情绪体验与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都是内外因作用的成果,强调个人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是心理学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转变,也是在社会快速发展下普通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呼唤,以积极的方式唤醒人体内能量的爆发,唤醒个体积极和爱的力量,从而使个体收获积极的结果和积极的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为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特质奠定了基础,也为形成积极的组织系统构建了平台。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作为两个对立面,使个体在面对现实时所产生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的。积极心理学在研究积极情绪时发现,积极情绪不仅可以提高人知-行的个人资源,并且能够帮助个体减少消极情绪和减轻抑郁。

美国密歇根大学弗瑞德克森教授,于1998年提出积极情绪“拓展-构建”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那些看起来离散的积极情绪其实能够增强人瞬时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并且这些积极情绪能够对指导思想和行为的心理资源产生长远的影响。

积极情绪带来的好处

换句话说,积极情绪会拓展个体当下看待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应对事件的行动,使人在看待问题时更加全面,眼界更为开阔,思维更加活跃,行动能力更强,并且构建起更为长远的积极心态。

在生活中,对积极情绪的运用常见于医院的病房里,医生常常鼓励患病的病人要充满希望,即使是比较重症的疾病,也鼓励患者要怀着活下去的信念。

从医学研究结果来看,那些信念坚定、充满希望的患者确实会比悲观的患者要康复的更快更好,甚至还有抗癌成功的例子。

其实这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事情,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会促使身体分泌出一种免疫抗体,提高身体免疫活动15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路径研究能力,心理的变化会使身体产生变化,患者就会康复的更快。

就像在对AIDS病人所做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心理更乐观、对生活更有信心、更愿意接受治疗的病人,发病症状出现的时间更晚,寿命也相对更长。

比较典型的积极情绪,比如满意、主观幸福感等,使个体在当下的环境中会有适度的兴奋,身心都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看待事物更多的是看到美好的一方面,对未来会产生憧憬并规划好目标,这些积极情绪也会成为个体行动的内驱力。

在积极情绪的研究中,最多的研究内容是关于主观幸福感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

也就是说,人们内化了社会标准,并且肯定自己的生活质量,感受到积极情感在心理状态中处于优势地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

从传统研究来看,心理健康研究都是以问题为导向,将重点放在“病态”与“不健康”。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是健康心理学的深刻变革,反映了从ill-being向well-being的取向转换,更多的从积极层面去探讨心理健康的问题。

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人们通常将幸福感与金钱或者收入挂钩,但是研究发现金钱和幸福感之间并不是一直都呈正相关的关系。对于人们幸福感下降的原因研究。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有学者提出可能并不是因为金钱本身而引起的幸福感下降,而是由比较心理、自我炫耀等心理动机引起的,这些研究结论为研究者评估人的心理状况和国民幸福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内在因素、外在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也可以说是个体内化外在活动的结果,人格作为一种外在的社会活动,在生理机制的作用下内化成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

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个体能够激发外在能力和潜在能力,并且在将这些能力都变成习惯时,便形成了一种人格特质。塞利格曼在对小狗进行的躲避电击试验中,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观点,在试验中表现为小狗多次遭遇电击之后会放弃躲避,等待电击。

他猜想此理论也可以适用于人身上,那些悲观抑郁的人或许正是因为多次面对问题和挫折感到无助,所以放弃希望甚至失去求生意识,形成“习得性无助”。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塞利格曼做了多次试验,例如让不同的小孩子去走根本不可能走出的迷宫等,试验结果表明,“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身上同样适用,小孩子会因为一直无法走出迷宫而干脆放弃尝试。

后来塞利格曼又进行一系列试验,提出了“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即人在面对一段时间内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时,容易就此放弃,产生习得性无助。

“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这是一种暂时的挫折,对未来依然抱有希望,乐观地面对挫折,并且大多归因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会认为失败是必然的,对生活失去信心,归因于自身的因素,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失败并且将持续失败。

塞利格曼将他的这些试验结果与积极心理学结合,提出了积极人格理论,认为个体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可以通过激发和强化,当这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便形成了,而在此后的生活中,积极的人格特质又会为个体带来内驱动力。

目前来说,被广泛认可并运用的是塞利格曼归纳出的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六大美德,以及24种主要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好奇心、好学、兴趣、创造力、勤奋、勇敢、诚恳、英勇、正直、慈祥、慷慨、友爱、公正和公平、团队精神、忠诚、审慎、谦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感激、希望、乐观、风趣、热情、激情。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受后天环境影响而不是先天基因遗传。积极的组织系统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方针政策等;第二是中观层面,主要是所处的社区环境以及工作单位等;第三是微观层面,是指个人的周围生活圈,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各种家庭关系等。

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不仅仅是内在身体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外部环境干预的过程,人的潜力不是无缘无故被激发和挖掘的,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遇到特定的事物时才会被激发。

而这种潜力一旦被发掘,就会提高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发展成为积极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个体生理机制的变化和积极人格的形成。

因此,积极力量的重视和唤醒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发展个体的积极行为、打造积极的外部环境来促进个体美好品质的发掘,进而稳定发展成积极的人格。

举报/反馈

沐棋教育

56获赞 9258粉丝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