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动作是手部小肌肉群的运动形式,指婴幼儿手和手指的运动以及手眼协调操作物体的能力。手部肌肉的发展有助于婴幼儿灵活地用手进行各种活动。那么如何训练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呢?

1.本能抓握能力训练(0~3个月)

锻炼用左右手握物的能力、丰富手部感受能力。

(1)抚摩手指:照护者握握婴儿的小手,捏捏他的小手指,从指尖到掌根依次按摩每个手指。也可以抚摸婴儿的掌心,等其抓握成人的手指,成人手指转动、抽拉等刺激婴儿的小手每日至少2~3次。

(2)握持练习:把不同质地的玩具(如布娃娃、摇铃、拨浪、毛球等)放在婴儿的手中让其抓握、每日数次,每次 30秒。

2.有意识的抓握能力训练(4~6个月)

促进手眼协调,发展双手肌肉运动能力。

(1)抓抓乐:婴儿仰卧,照护者将一条颜色鲜亮的纱巾放在婴儿正上方 25 厘米左右的位置,边晃动纱巾边鼓励婴儿用双手来抓纱巾。

(2)斗斗一飞:让婴儿背靠照护者坐在照护者怀里。照护者两手分别握着婴儿的双手用食指和拇指抓住婴儿的食指,让他的两个食指尖对拢点几下然后分开,两食指尖对点时说“斗斗斗”(每念一次,食指尖对点一下),分开时说“飞一一

3手指协调抓握能力训练(7~18 个月)

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捏取动作,提高手指活动的灵活性。(1)撕面条:照护者和婴幼儿相向好。首先,照护者将准备好的纸张撕开小口子,示范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握着纸张的两边,一手往前一手往后对捏撕纸。然后,照护者指导婴幼儿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握着纸张的两边,一手往前一手往后进行撕纸。最后,照护者逗引婴幼儿用拇指和食指去拿捏撕下的纸条和纸屑。

(2)拾拾放放:照护者和婴幼儿各提一只小筐,筐中各放一些玩具。照护者首先示范把筐里的彩色小玩具倒在桌上,然后再将小玩具一个一个地放回筐里。照护者协助婴幼儿将小玩具从小筐里倒出来,然后,再引导婴幼儿将小玩具一个一个拾起放进小筐里,左右手都进行练习。

4.双手协作能力训练(12~36个月)

锻炼手的灵活性以及双手的协调能力,增强注意力。

(1)穿木珠子:给幼儿准备几个洞眼较大的算盘珠子和一根较硬的细塑料绳,一端打上结。照护者首先向幼儿示范穿珠子的动作:一只手拿起一颗珠子,另一只手捏住塑料绳,对准珠子洞眼穿过,让绳子从珠子的另一头钻出来,然后再用拿绳子的那只手拇指、食指捏提穿过珠子洞眼的绳。接着,照护者引导幼儿左右手配合进行串珠。幼儿每穿好一颗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提高他的积极性。当幼儿会穿珠子后,再选择洞眼更小一些的串珠,较软一些的

绳提升双手协作难度。(2)绕毛线:照护者将一小团毛线的一端系在一个乳酸饮料瓶子中段,一只手握住瓶体的一端,另一只手抓住小毛线团,示范围着瓶子绕毛线。待幼儿学会,动作熟练后,引导其绕几圈后换个方向再接着绕,或也可以将瓶子换成纸团进行练习。

5.手腕部转动能力训练(12~ 36 个月)

训练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小肌肉朝不同方向用力的能力,锻炼双于协作能力和手的灵活性。

(1)拧瓶盖:首先照护者出示1个小瓶子,左手握住瓶体,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据住瓶盖、顺时针转动手腕,示范拧上瓶盖,再按逆时针转动手腕将瓶盖拧下。然后,引导幼儿学习转动手腕拧上瓶盖和拧下瓶盖。待幼儿学会后,可以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其练习操作。最后,可以让幼儿为瓶盖配对,激发其兴趣,练习手指拧开和拧进螺旋口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估量大小的能力。

(2)按图撕纸:照护者准备几张白纸,用彩色粗线条画上一些物体形状。接着,示范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对捏住纸张上物体形状的线条两边,转动手腕把这些形状撕下来。然后,指导幼儿进行撕纸。如果在开始时幼儿感觉有困难,可以手把手带动幼儿撕纸,最后照护者可以对撕下来的形状进行添画并描述,如一个大大的笑脸、一辆小汽车等,及时鼓励肯定幼儿提高其撕图形的兴趣。

6.手部控制能力训练(12~36 个月)

训练手指的小肌肉控制能力,增强手和手腕的灵活性。

(1)涂涂画画:照护者让幼儿手呈拳头状抓握笔杆涂鸦,或示范握笔姿势,并示范画垂直线,引导幼儿跟着从上到下画线。

(2)手指游戏:照护者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食指做点点的动作),两个手指剪剪剪(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剪的动作),三个手指捏捏捏(H食指、中指和拇指合在一起做捏的动作 ),四个手指弯弯弯(伸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一起做弯的动作),五个手指抓抓抓(伸出五个手指合拢做抓的动作)。五个兄弟爬上山叽里咕噜滚下来(双手在幼儿身上往肩膀上爬,然后在幼儿身上挠挠痒 )

举报/反馈

金职伟业培训

1586获赞 571粉丝
让千万妇、幼、老实现健康幸福生活
金职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