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桥,俗称海子桥,是大运河北京段现存最早的古桥,距今已有近800 年的历史。元代,漕船沿通惠河一路北上,经过万宁桥进入积水潭,这里遂成为繁忙的码头。由此演绎出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故事。
海子桥边系客舟
“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这是元代著名诗人杨载的诗句,诗中所写的金沟河就是通惠河,海子桥就是万宁桥。
万宁桥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最初为木质结构,后改用石砌筑。元代《析津志》记载:“万宁桥在玄武池东,名澄清闸。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玄武池是积水潭的别称,海子桥是俗称,万宁桥是官称。据说,“万宁”取“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之意。万宁桥在地安门之北,地安门为明皇城的后门,因此又称后门桥。
万宁桥(全景视觉 供图)
积水潭作为元代大运河北端终点码头,南方来的漕船、货船都须在此靠岸停泊。万宁桥位于元大都城中心,桥上南北大街贯穿,桥下通惠河东西流过,水陆交汇,成为大都城的交通枢纽。漕运的兴盛推动积水潭地区成为元大都的商业中心区,米面市、木器市、珠子市、缎子市等大小集市沿积水潭北岸、东岸设立。万宁桥下的客运码头,也成为游人和货物的集散地,逐渐形成了以万宁桥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商贸场所。
民国学者张次溪《燕京访古录》记载:“后门外地安桥下,有石刻三字,曰北京城。”传说,北京的“京”字正好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当河水上涨时,如果把这三个字淹在水下,北京就有遭遇水灾的风险,故有“水淹北京城”之说,万宁桥在京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2000年,对万宁桥进行整治修缮、恢复旧貌,疏通桥下河道,但并没有在桥下找到“北京城”3 个字。
通常,桥梁会选择河道较窄的位置修建,一方面是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也存在技术方面的制约,缩小桥梁跨度,降低桥面高度。万宁桥就是这样的范例。
现存的万宁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全长34.6米,宽17米,桥洞高3.5米。今天万宁桥下的水深约为1米,水面至桥孔券顶的高度约2米。有人或许会有疑问,万宁桥下能通漕船吗?
其实,元代万宁桥下的空间大于今日,桥拱券高出两侧金刚墙1米,金刚墙高度5米,桥下总净空高度为6米。如果元代万宁桥下的水深为3米,那么水面至桥孔券顶的高度应为3米左右;如果水深不及3米,桥下净空还会更大。所以,通过船体不高的漕船完全不成问题,这从杨载诗句“海子桥边系客舟”中也能得到印证。
澄清闸设上中下
万宁桥旁设有水闸,用于控制积水潭的东出口。《元一统志》记载:“海子东澄清闸三。”澄清闸共有3座,分别是万宁桥(澄清上闸)、丙寅桥(澄清中闸)、望云桥(澄清下闸)。
石拱桥多为闸边桥,即闸体在拱桥桥体的一侧进行建造的桥,澄清上闸东侧的万宁桥就是这种“闸边桥”。元泰定三年(1326)八月,澄清上闸换闸工程开始。工匠们先把原木闸拆除,平整地基后,将凿好的石料在两岸砌起闸基。为使闸基经得起过船和流水的冲击,砌基时使用石灰和铁钉加固。鉴于澄清上闸的位置和功能极其重要,明清时期曾多次修治。
《析津志》记载:“丙寅桥,中闸。”按桥名含义,它应该在积水潭东南,澄清上闸下游。据考察,澄清中闸位于东不压桥胡同与地安门大街交叉处。2007年,东城区恢复东不压桥河道施工时,发掘出桥和闸的遗址,证实了澄清中闸的确切位置。
望云桥即澄清下闸,大约在北河胡同与水簸箕胡同北口交叉的石桥处。《析津志》所载“蓬莱坊西三”,即为澄清下闸,位于元皇城厚载红门(俗称后门)东侧。
《元史》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有一次,刑部主事、翰林学士赵孟頫骑马行至东御墙外,即澄清下闸所在地。因为道路狭窄,不慎跌入运河。宰相桑哥将此事禀告了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认为,摔了一个赵孟頫,也可能会摔其他大臣,遂下令把宫墙收缩回两丈有余,将道路拓宽。这段珍贵的记录,显示了元世祖忽必烈对赵孟頫等大臣细致入微的关心。
通惠河上共设有11处闸口共24闸,其中9处闸口设上、下2闸,另有澄清闸和平津闸均设3闸。有人可能会问,澄清闸和平津闸有什么特别之处,竟比其他闸口多出来1个闸呢?
以澄清闸为例。澄清上闸至澄清下闸,虽然只有短短1公里距离,垂直海拔却相差2米左右。上闸和中闸低于地面约2米,下闸低于地面六七米,主要目的还是提升水位。而且,上中下3闸,刚好位于通惠河拐弯处,漕船既要急转拐弯,又要逆流爬升。因此,这里必须设3闸控制水流,方能让漕船安全行驶。
万宁桥边洗象忙
“四蹄如柱鼻垂云,踏碎春泥乱水纹。㶉鶒(xīchì)䴔䴖(jiāojīng)好风景,一时惊散不成群。”这是元代诗人宋褧的《过海子观浴象》,诗作描写了海子洗象的壮观景象。洗象的海子,就是万宁桥边的积水潭。
北京地区驯养使用大象始于元代。元代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幅员辽阔、藩属众多。各藩属国和边疆地区争相进贡了不少奇珍异宝和当地特产,大象就是其中之一。
元世祖忽必烈非常喜欢大象,在位时竟把大象当作坐骑。无论是往返上都和大都,还是到京郊围猎,都要乘坐象辇,甚至制作象轿以供出行。所谓“象辇”,实际上是架在4只大象背上的硕大木轿,每象均有一名驭手,轿上插有旌旗和伞盖,里面衬着金丝坐垫,外包狮子皮。
有一次,忽必烈在围猎归途中,在伶人表演狮子舞迎驾时,惊了大象,幸亏侍从官贺胜及时挡住大象的去路,“后至者断靷纵象”,最终避免了一场灾祸。尽管发生了这种险情,但元代皇帝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外出方式。直到元泰定二年(1325),《元史》还有“造象辇”的记录。后来,不仅有贡象的制度,还有御用“象舆”的独特宫廷景观。
《析津志》记载,在万宁桥金水河北岸一带,有驯养大象的象房,“房甚高敞”。元代积水潭比今天大出许多,因大象好水,须经常在积水潭洗澡散热。每年六月初六,驯象员赶着成群的大象洗浴,成为大都城一大奇观,吸引百姓竞相观望。
时过境迁,由于进贡的大象越来越多,大都城里的池塘和草地又太少,满足不了大象的需求,便把象房迁到了昌平秦城村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淡忘了大象在这里留下的足迹。
如今,修缮后的万宁桥已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宁桥以东的通惠河东城区一段,碧波潺潺,顺流而下,再现了近800年“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这座北京大运河上标志性的古桥,在新时代的光阴流转中,正显露其美丽的容颜。
举报/反馈

北京市方志馆

1565获赞 5835粉丝
走进方志馆,了解北京城
北京市方志馆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