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心理医生朋友的分享,引发了热议!
有位高三孩子妈妈咨询她:
儿子高三,得了抑郁症,现在吃了药却一直在睡觉,整天都很困,根本没办法学习。能不能先把药停了,先冲刺高考再吃?
每天发生的新闻太多太多,为什么这条就能引发激烈的讨论呢?
首先,青少年因抑郁症自杀的热点事件余温尚存。前有江西15岁少年胡鑫宇自缢身亡,近有粉色头发女孩郑灵华因网暴导致抑郁最终去世。说到“抑郁”两个字,未免会让人也变得有些抑郁起来。
然后,这位高三孩子家长“停药冲刺高考”的想法,让很多家长大为震惊。
有的家长质问:孩子命重要还是高考重要!也有家长支招:不用吃药,休学出门玩玩就好了!
抑郁症真的可以“要命”吗?
不用吃药出门玩玩就能痊愈吗?
接下来,咱们就把抑郁症的成因、治疗、后果以预防措施来个刨根问底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必定对孩子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先来科普: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得病后,会感到心境低落、情绪消沉,产生悲观厌世的心态,严重的会有自杀企图和行为。抑郁症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让人难以接受但必须接受的重点:抑郁症是会死人的。
抑郁症得不到及时治疗的后果有多严重呢?
在抑郁症的治疗方面,有药物治疗、电休克疗法、光疗法、运动疗法和心理疗法等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
重点: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生病了要吃药。
吃的是抗抑郁药,这种药物起效慢、治疗期长,但要坚持吃。因为,突然停药之后会有所谓戒断反应,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焦虑不安、睡眠质量下降等现象,严重的会导致病情复发,甚至是自残、自杀等行为。
重点:药不能停,随便停药后果很严重。
后果到底会有多严重?
看看网友描述自己朋友在停药之后的反应吧——
看到这里,我们就有点明白了。
高三孩子妈妈没有意识到,她”停药冲刺高考“的想法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
她和更多普通的家长没有区别,简单化地把一切都当成了孩子不听话、闹情绪、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在这种认知水平之下,”停药冲刺高考“的危险想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苛责这位妈妈。只是因为不知道私自停药之后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只是没能对抑郁症治疗过程形成正确的认识。
有哪些原因导致青少年得抑郁症呢?
通过咨询这位心理医生朋友得知,青少年患抑郁症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生物因素:其中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其次是神经内分泌等;
②心理因素:其中童年遭受不良刺激留下心理阴影影响较大,其次是性格特征:自卑、过度敏感、过度追求完美、多愁善感等;
③环境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影响较大,如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等;其次是学校因素,比如搬家转学、学习压力、遭遇挫折等;
④社会因素:网络及社交等,如遭受网爆等。
这四个因素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家庭环境。
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过:
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家庭的问题是夫妻关系
有位患抑郁症的女孩曾回忆说:
”从小爸妈总是吵架,而且每次吵架都不避讳我,妈妈说承受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爸爸说要不是有我早离了,我一度认为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消失了或许更好些“
可见,夫妻关系是影响孩子心理成长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导致青少年患抑郁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其次就是心理因素。
李玫瑾教授在书中提到:
成年人的问题都源自于未成年时期,孩子的问题源自父母
很多家长非常痛苦,问李玫瑾教授:
从小含辛茹苦、省吃俭用,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让他上最好的学校,报最贵的辅导班,可是到头来却抑郁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了?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问题的根源在于:太多父母把吃得饱、穿得暖、成绩好当成爱孩子的全部。忽略了甚至不懂如何心理抚养,导致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父母却丝毫不知。
李玫瑾教授四十年的时间,研究了上千个青少年案例,写下了《心理抚养》和《幽微的人性》两本书,揭示了0~18岁孩子每个年龄阶段心理成长的特点和表现,并且提供了专业的心理抚养方法和建议:
3岁前,亲自抚养是未来你能管得了孩子的资本;3岁时,家长要学会对孩子说“不”;4岁时,家长要教会孩子等待和自律;5岁时,家长要教孩子学会自我管理;6岁时,如何培养孩子强大的抗挫能力;以及面对青春期孩子父母要学会闭嘴,说话点到为止!
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这两本书已经帮助了上百万家庭和孩子。
《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意思是: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不要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抑郁了才悔不当初。
举报/反馈

家长必读

167万获赞 184.3万粉丝
家长爱读书,孩子更优秀
济宁悦读传媒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