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青山披锦绣 万顷碧水润隆阳
——保山北庙水库管护有力成效显著
滇西边陲重镇保山市隆阳区北庙水库位于保山坝北端东河上游北庙村附近,是一座以城镇供水、防洪、农业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于1958年动工兴建,1962年投入运行,运行后经过了3次除险加固和扩建配套,完成了设计规模。承担着保山中心城市40万人饮用水任务,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云南省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保山坝人民的“饭甑子”,是“滇西粮仓”的重要保障,是保山中心城市人民的“母亲库”“生命库”“饮水瓶”,是保山中心城市发展的根基和支撑,也是隆阳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让她的“乳汁”源远流长,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隆阳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如何举全区之力管理好、实施好这项护库工程,考验着隆阳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省、市河长办及水利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隆阳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补短板、锻长板、筑底板,持续推进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组织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健全了“湖长组织推进、党委政府具体实施、部门协调指导”的工作机制,分年度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要点,层层压实了湖长责任;各级湖长累计开展巡湖1356人次,形成问题清单45个,已整改45个,整改率100%,立行立改解决问题87个;实时更新湖长公示牌及各类标识标牌657块,明确职责、管理目标、监督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围绕工程状况、安全管理、运行管护、管理保障和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形成按制度管理、规范操作的管理模式。
办公设施配备更加齐全——建有会议室、职工宿舍、食堂和仓库等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配有阅览室、篮球场、陈列室、乒乓球室、健身室等完善的文体配套设施;防汛物资仓库和防汛物料场各一处,畅通的防洪公路2条,配有备用发电机房,50千瓦柴油发电机2台,防汛车辆1辆,防汛船只2艘;配备预警系统、通讯器材和人工抢险工具等;建立了水情自动测报、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工程在线监管和自动化控制。
工程状况面貌全面提升——着力补强安全短板,提升工程状况。通过维修养护、信息化建设、更新改造等项目,完成了闸门及启闭机维修养护、防洪物料更新、信息化建设、大坝安全监测改造等一批工程建设,工程状况全面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流党建工作”“一流管理体系”“一流水利信息化”“一流生态水库”;推行管养分离,水库日常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分开,由社会有资质公司进行公平竞争承担维修养护任务,逐步建立了市场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维修养护体系,水库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资源地位更加凸显——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4万亩,多年来,由于城市扩建和产业结构调整,现实际灌溉面积6万余亩,农灌供水共计1.42亿立方米,为保山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滇西粮仓”的重要保障;下游为保山坝子,坝区内的保山城区是保山市市政府所在地,分布有市、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板桥、金鸡等10个乡镇(街道)、60余万人口、20.8万亩耕地,分布有保山机场、大保高速公路及320国道等重要设施,水库兴建后,拦蓄了坝址以上109平方千米内的集水,建库以来水库防洪效益累计现值超百亿元,至今,北庙水库稳定安全运行,确保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005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防汛中型水库之一;北庙水库作为保山中心城市的重要饮用水源地,保障城镇供水40万人,日供水量达10万立方米,年供水3000余万立方米,年均收取水源资源费500余万元,原水费300余万元,对保山中心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绿美建设更加夺目——北庙水库国土面积为702公顷,林地面积为356.3公顷,公益林面积2912亩,水域面积为335.07公顷,建设用地面积为39公顷,管理范围副坝森林覆盖率85.6%,按照绿美河湖创建标准,増植补绿1万余株,实现了宜绿化区域绿化率达100%。同时严格按照“抓管理、促养护”的目标,不断提高绿化管养水平。
安全管理更加注重——隆阳区高度重视水库防汛抗旱工作,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水库大坝安全和防汛责任人在云南省水利厅官网及《保山日报》上进行公示,并安装了责任人公示牌。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逐级签订了防汛责任状,层层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编制了《隆阳区北庙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隆阳区北庙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线上培训、安全生产教育演练以及防洪抢险队伍业务技能等培训,近年来没有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完成了工程管理范围划定,管理范围内实行常态化管理,做到巡查人员到位、时间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确保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工程安全正常运行。制定了《防汛物资管理制度》,调用规则明确,配备了专人管理。
运行维护更加科学——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项目、频次开展安全监测,内容齐全、记录规范,观测数据连续、可靠、整编分析及时,观测精度达到规范要求,观测成果真实、准确。每年初根据水库实际运行状况编制维修养护计划,维修养护记录完整、资料齐全完整,做到维修养护及时、到位、资金有保障。制定了《水库调度规程》《防洪调度制度》《年度供水计划》《兴利调度运用计划月修正表》《闸门及启闭设备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调度规程、计划和上级指令进行操作,防洪调度信息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记录总结。
管理保障更加明晰——北庙水库整合划入隆阳区中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中心,通过设置定编定岗形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实行人员工资由区财政全额负担,共制定涵盖管理保障30个制度、安全管理22个制度、运行管护19个制度、经费保障17个制度、信息化建设18个制度。明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岗位结构设置合理,运行管护机制健全,实现管养分离。为满足水库管理各项要求,组织了多次业务、岗位技能、专业技术等培训;档案管理做到了人员明确、责任明确,档案内容完整、资料无缺失。
信息化建设更加健全——建立水库运行智慧管理平台,包括运行监视、日常管理、统计分析、预报预警、调度管理、视频监控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在线监管和自动化控制。同时,监测设备与云南省水利厅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互联互通,实时上报监测数据,出现险情时,能及时预警预报。
水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库区绿化程度高,无水库流失现象;坝顶、坝坡(面)无变形、破损、裂缝、渗漏、碳化等问题;防浪墙、反滤体、导渗排水沟未存在开裂、破损、堵塞现象;外貌结构完好,进出口流畅,边坡安全稳定,大坝及副坝无安全隐患,雨水情测报、安全检测设施设置满足要求,防汛道路通畅、通信条件可靠、电力供应稳定,管理用房充足;实行封闭管理,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数据表明,北庙水库水质总体为良好,常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光荣楼”“水文化墙”等,是当之无愧的“国家水利风景区”。
职工获得感明显提升——从解决职工民生入手,先后建设职工食堂,改造人饮项目,通过库区环境综合整治、完善文化娱乐设施、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环境;职工收入呈逐年上升,职工获得感明显提升,职工积极性显著加强。
引领示范更加带动——2006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7年被水利部授予“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美丽湖泊”,2020年被评为“省级美丽河湖”,2022年被评定为“市级绿美河湖”“省级绿美河湖”“省一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2023年3月,顺利通过了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考核评定,成为云南省第1处国家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
宋炳福 王 伟
图片由保山市河长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