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经几十年不懈探索,表演技艺精湛独特。他首演古装歌舞剧,排演时装戏,整理演出传统剧目,并且创作很多与剧情相适应的舞蹈,改变了传统的化妆方法,为剧目编创新腔,为乐队增加二胡,使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梅兰芳,本名澜,字畹华,又字浣华,号鹤鸣,乳名群儿。祖籍江苏泰州,世居京师。他在京的斋室名“缀玉轩”,为诗人李释勘所起,取博采众家之长为一体之意。在沪居室称“梅华诗屋”,取其姓名及字而名。1894年旧历九月二十四日,梅兰芳诞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今宣武区铁树斜街101号),后来迁至离此不远的百顺胡同。他的祖父梅巧玲,伯父梅雨田,父亲梅竹芬,直至他的后人梅葆玖、梅葆玥,剧艺四代相传,成为梨园佳话。
10岁时的梅兰芳
在晚清咸同年间,梅家在北京城便有了声名,虽然“所操者贱”,而确“享名独优”。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当时便以演活泼的青年女子出名。在《渡银河》戏里,演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杨太真,能使全场春意盎然。
中国戏曲自宋元以至梅巧玲之崛起,都是昆曲的天下。自元人杂剧至吴梅所搜罗的一百四十六种“清人杂剧”,骚人墨客们着实绞过脑汁。至于情节的动人与唱词的娴雅,昆曲可说是已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而其伴奏的乐器,则以笛子为主。但到了清末,昆曲式微了,代兴的是由南方北传的土戏—乱弹,也就是所谓的“黄腔”。据说:湖北黄陂、黄冈两县流行的“黄泥调”,便是后来的“二黄”,再杂糅了徽调、汉调便成为后来的“皮黄”。
梅巧玲原为昆旦,且能吹昆曲笛子三百套之多,但为时势所趋,他终于改业皮黄,成了京戏开山之一。不过那时梅巧玲所唱的京剧,不但词句是下里巴人,和昆曲不能比;主要伴奏乐器的胡琴,虽比笛子进步,所拉调门也十分简单。可是到了梅巧玲的儿子梅雨田手里,情形就不同了。以前胡琴调子的开板—过门,十分简单,梅雨田拉来,花样变多了,如二黄原板、西皮慢板、反二黄等等优美的过门,几乎都是梅雨田改良出来的,自然雨田就是“梅派胡琴”的祖师了。
辛亥革命以来,四大名旦的琴艺,几乎全是梅家一派,所以后来梅兰芳成为四大名旦之首,可说“天与人归”,他的祖父和伯父都替他做了准备工作,集三世之大成,加上一己的天赋,“玉貌珠喉”,成就了这位名伶,绝不是偶然的。
梅家之入京,当始于梅巧玲,梅巧玲本人以何方式而到北京,则已不可考了。至于他的祖籍何处,谈者各异其说。《梨园轶闻》的著者许九野说:梅胖子,名巧玲,字惠仙,扬州人。
梅兰芳祖父梅巧玲在《四郎探母》中饰演萧太后
此说并不可信,扬州是烟花胜地,历来名伶都喜欢说自己是扬州籍贯。五四运动时代,北京学人不知有何所本,硬说梅是安徽安庆人,和陈独秀、胡适是同乡,后来也不攻自破了。
满清时南方的伶人北上,是从乾隆下江南开始的。有资料说,清高宗弘历,也就是乾隆,下江南的主要目的是为征歌选色去的,所以回銮之后,曾不顾违背“祖宗家法”携回江南佳丽,并选了大批江南俊秀儿童,带回北京,预备训练作御用伶官,这些儿童也被列入“南府”。关于此事,晚清京剧剧作家罗瘿公在他的《菊部丛谭》内说:南府伶官多江苏人,盖南巡时供奉子弟,挈以还京,置之宫侧,号“南府子弟”,皆携眷居焉,其时江苏岁选年少貌美者进之。嘉庆后渐选安徽人,皆纳入南府。道光后,南府皆居太监,伶人乃不得携眷矣。
萝摩庵老人的《怀芳记》与齐如山君编的《梨园影事》均云梅家祖籍为江苏泰州,似较为可信。
梅巧玲是光绪八年(1882年)十月去世的,而死因是“骤病心痛死”。
梅巧玲有两个儿子,乳名叫大锁、二锁,大锁后改名雨田;二锁名竹芬。他二人子继父业,都是习旦角的。大锁年少时粉墨登场,曾被时人拟为红楼梦里的薛宝钗。这个大锁就是梅兰芳的伯父,后来因为倒嗓,不能再唱,而改行做琴师。
至于二锁则一直默默无闻,未及壮年便夭折了,但却养了个空前绝后的佳儿梅兰芳。
据说梅巧玲重侠好义,每不惜巨金去接济那些为他捧场的寒士和同行失业的伙伴。他虽然做了四喜班头,也往往入不敷出,死时余资也不多。
梅兰芳才四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十年之后,母亲又死了,他既无兄弟,又无姐妹,所以一小便孤苦伶仃,所以他说过:“世上的天伦之乐,有好些趣味我是从未领略过的。”
幸好还有个祖母,躬身抚养。
文章出处:《北京文史》2019年第3期《梅兰芳的戏里戏外》
作者:方继孝
举报/反馈

北京参事室文史馆

1220获赞 474粉丝
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官方账号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