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把爱界定为热情,亲密和承诺三个因素的结合。其实,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它无处不在。激情就是爱的情欲成分,有生理性愿望,还有一种是感情的迷恋;亲密,就是在爱的关系里,所能带来的温馨体验;承诺则是在双方建立亲密关系之后,彼此所具有的一种情感寄托与心理归属。而承诺,就是陪在彼此身边的一种责任担当。
真爱,要同时具备这三条条件,假定少了一条,就会使爱变味,无法获得圆满的归宿。
那段爱情如何来?人总认为爱情是虚无的,与某人相遇,玄而又玄,命运使然,电光火石一瞬间,一眼便断定是这个男人,谁也不知道好感是怎么来的,两个人见面前,早已经是命中注定了。
那真正选择接纳对方并愿意与他一起建立亲密关系的理由在哪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是否相信了他的存在,是否相信他能够为你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有以上三方面的原因。
1.我4岁就有这样的体验
人第一次性觉醒时的年纪,从三岁开始到四岁结束。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大多都有一个非常敏感而又脆弱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大部分人的生活环境仍然是纯美的,成年人在这段时间里,也往往以疼爱孩童为主。
在此期间,人与人之间遭遇的异性特质,都将保存在记忆深处,一直到青春期,性意识才又被唤醒,潜意识里会把回忆里的美精炼,交由想象力处理。
所以有一个夜晚上,孩子们在梦里遇见了自己心仪的爱。
在梦中确立恋人,会让人更丰满地描绘理想恋人,更是一种纯粹的感情存在。正因为如此,青春期的爱恋才格外纯洁,也格外懦弱。在青春期,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个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变化过程——从幼稚走向成熟。因为这段时间的爱情与幼年时期异性特质相对应,而在一些人看来,便有了他早年失去的爱。
但是值得关注,如果到了4岁这段时间孩童,遇到不正常性别刺激时,还会对他们成年后性认同,性取向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若孩子的性别意识受到伤害或扭曲,则会造成其一生中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这一效应常常根深蒂固而且很难逆转。
2.亲切熟悉的感觉
人作为生物,遵循着三条本能——对生的渴求本能、害怕死亡的本能、探知外在刺激的本能。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就是对生命本身的了解与尊重,即“熟悉感”。熟悉感就是基于“舒适地生”的这种境界,即,熟悉感本质上是会让人觉得很安全的。
这种亲密关系得以确立,一般称为日久生情。当两个人相爱了,彼此都觉得对方是一个值得信赖和依赖的存在,于是他们就开始慢慢地了解对方,并逐渐从对方身上发现一些自己不知道或不能察觉的东西。还是由于必须,或无意中,久居之后,两人就会彼此越关心,还会变的无法割舍彼此。
姑娘说“我认得你”,儿子说“我有义务这样做”。在双方都认为对方对自己很了解的情况下,双方都会觉得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与自己的想法有出入,于是就产生一种紧张、焦虑和不安。不能说是适合或者不适合,只知对方口气微妙不正常,会让对方警觉不安,这不安源自于对未知的感受之后的不知所措。
但当觉得失去彼此的时候,又产生了刻骨铭心的一场空,甚至想铤而走险,抓回自己的怀抱。这种现象在恋爱中很常见,也叫“恋恋欲”.恋恋欲本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有的说这就是爱,有的人觉得它还不够成熟,不知何时产生,我们找不出哪一个字把它们分开,不得不用“习惯于彼此在场”来解释。
直到某天栀子花掉进蓝色的百褶裙里,女孩告诉男孩“我似乎爱你”,男孩一脸懵“我们不是早就在一起了吗”?
3.搭配个人习惯模板
一般我们都能找到,男孩和女孩找配偶,经常选择有类似他们异性父母的人,或者是对立特质伙伴。这是因为父母之间的遗传差异可能是影响青少年择偶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以父母与子女结婚作为对照,心理学家发现,婚姻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一般呈现代际延续性。
例如,女孩子的爸爸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不在乎妈妈怎么想,办事专断。母亲的意见往往成为孩子内心的主导意识,甚至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参照点和目标,而不是作为一种被期待的力量存在。如果妈妈心里不满意,并且长时间的和她的爸爸作对。这种情况下,母亲就会以一种消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认为孩子是被孤立于家庭之外的个体。然后在孩子们的心里,然后将立足于女性的立场,常常幻想着身为妈妈的那一方,在对抗中取得胜利的一幕。
在此情景下,男方一般都是妥协认输的下场。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弱”女性,其性格往往比较软弱,对孩子也有很强的依赖性。那么,她是真实的存在,如果碰到往往会把自己置于劣势的情况、被动妥协之人,她就在一种熟悉的感觉里不知不觉接近了他,甚至恣意欺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母亲会被强大的强势男性所控制。相反,如果妈妈遇到强势父亲的时候,会选择服从,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爸爸必须在家庭中扮演支柱角色,当姑娘遇到强势男方,产生了依赖和好感。
建立习惯模板,就是大脑为自己节省能量的一种运用,一般不自觉。本例的女孩正在长大,通过观察家长相处方式,和模仿家长行为,她还养成了自己的一套行为习惯,和爱人在一起的时候,若对方模板和自己模板一致,然后在一起就会觉得很容易,相反就矛盾了,就得磨合。
但是,如果你消极地看待,假如家长留给孩子一个模板,那就是可悲了,那个孩子却往往继续忧伤。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好男人,就必须先把他身上的负面特质去掉。例如,事例里的那个姑娘,如果给父亲加上一个不负责任的条款、暴力占有欲,耍别人“渣男”性质,对生长于这种渣滓和被渣滓环境中的少女,常常陷入泥淖般的两性关系。
因为无论她和彼此相处关系多么反常在她看来,全是他们所熟知的情境,熟悉是“舒适安全”的意思,本身就是从前一辈传承下来的现成相处模式,安全是和可生存联系在一起的,现成模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应付过来。
正因为如此,有些男人和女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们所托非人,就算伤的再深,或者挨的再狠,又舍不得彼此,因为下意识的以为,即便受伤了却依然可以在这里舒适生存。
那么一个人会在最后爱上怎样的自己呢,事实上,正式走进这份感情之前,早已经是命中注定。在我们的印象中,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模糊。童年成长经历、家长相处模式、个体所养成的思维习惯,均为显着影响因素。
但是相对于动物来说,人之优越性,在知思、懂得自我完善,不断进步,当你认识到你潜意识里有多对关系模式,看见了真正的你,理清问题要害,我们还有机会整修不正确的思维模式,未尝不是件好事情。